代際知識轉移的關鍵影響因素識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4 14:56
【目的/意義】代際知識轉移是防止組織知識流失、保持組織知識持續(xù)性、提升組織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識別代際知識轉移過程中的關鍵影響因素,在豐富知識轉移理論同時,為組織實踐提供了借鑒!痉椒/過程】本文在傳承理論、知識轉移理論基礎上從知識分享方特征、知識接收方特征、知識特征、轉移渠道、轉移情境等五個方面挖掘代際間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并用模糊集理論-DEMATE方法對關鍵影響因素進行識別,構建代際知識轉移作用機理模型。【結果/結論】確定影響代際知識轉移的6大關鍵因素,驗證了分享方知識轉移意愿、表達能力、接收方代際學習意愿、吸收能力、轉移雙方的知識距離以及代際關系是影響代際知識轉移的關鍵。
【文章來源】:情報科學. 2020,38(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代際知識轉移過程模型
C1、C2、C3、C4、C5、C6、C7、C8、C12原因度大于0,屬于原因因素,說明這些因素在代際知識轉移過程中能夠對其他因素產(chǎn)生影響。按照影響度排名第1位的知識分享方年齡C1是特殊的影響因素,因為年齡能夠對其他因素具有較大影響,而自身不受其他因素影響。類似的還有知識接收方的年齡C4。知識接收方吸收能力C6、轉移的隱性知識C8同樣對于其他因素有比較強的影響作用,而自身受其他因素影響程度較低。另外,年長員工的表達能力C3、知識距離C12、代際學習意愿C5、知識轉移意愿C2具有較高的影響度與被影響度排名,說明這些因素與其他因素之間作用關系較為密切。C9、C10、C11、C13的原因度計算結果小于0,屬于結果因素,說明這些因素被動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線上線下轉移渠道C9、C10受到影響程度最大;類似的因素還有代際關系C13、組織文化C12。同時考慮影響度和被影響度的排名,C10、C11、排名相對靠后,表明這些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較為松散。
在代際知識轉移過程中,被識別出的關鍵影響因素包含知識分享方特征、知識接收方特征、轉移情境等三方面因素。其中,知識接收方影響因素作用最強,驗證了知識接收方的代際學習意愿、吸收能力在代際知識轉移中的核心作用。知識分享方影響因素作用強度其次,驗證了知識分享方的轉移意愿、表達能力是代際知識轉移發(fā)生的前提,知識的創(chuàng)造和應用離不開年長員工的知識分享作為基礎。最后,轉移情境影響因素中的知識距離、代際關系因素作用較為顯著,體現(xiàn)了代際知識轉移是雙方主體互動、協(xié)同的關聯(lián)過程,彼此間先前知識的相似程度、代際關系的緊密程度在知識分享階段、知識吸收階段起到了顯著調節(jié)作用。已識別的關鍵影響因素相互間作用機理如圖3所示。6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商務網(wǎng)絡信息生態(tài)鏈價值流動的關鍵影響因素識別研究[J]. 任亮,張海濤,劉雅姝,李題印. 情報學報. 2019(09)
[2]基于DEMATEL的知識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交互質量影響因素識別與分析[J]. 許鵬程,畢強,丁夢曉,李潔. 情報資料工作. 2018(04)
[3]代際和同輩知識轉移對年輕員工創(chuàng)新行為的影響研究[J]. 汪長玉,左美云. 管理學報. 2018(06)
[4]“印記感”、形象期望及人生發(fā)展階段對員工代際知識轉移意愿的影響[J]. 汪長玉,左美云. 管理評論. 2018(04)
[5]年長員工代際知識轉移意愿研究:人生意義與人生發(fā)展階段的影響[J]. 汪長玉,左美云. 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 2017(09)
[6]從傳承理論視角看年長員工代際知識轉移意愿[J]. 汪長玉,左美云. 科研管理. 2017(08)
[7]家族企業(yè)企業(yè)家隱性知識的代際傳承——基于跨代創(chuàng)業(yè)視角的多案例研究[J]. 孫秀峰,宋泉昆,馮浩天. 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 2017(01)
[8]在線評論有用性關鍵影響因素識別研究[J]. 劉憲立,趙昆. 現(xiàn)代情報. 2017(01)
[9]從“名醫(yī)工作室”建設及代際轉移談中醫(yī)團隊學習機制[J]. 徐穎,申俊龍,高山,魏魯霞.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6(04)
[10]企業(yè)家隱性知識、交接班意愿與家族企業(yè)代際傳承[J]. 余向前,張正堂,張一力. 管理世界. 2013(11)
博士論文
[1]基于模糊集理論的灰色預測模型及其應用[D]. 李守軍.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8
[2]產(chǎn)學研合作主體差異性、關系強度對知識轉移的調節(jié)效應研究[D]. 李梓涵昕.華南理工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84361
【文章來源】:情報科學. 2020,38(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代際知識轉移過程模型
C1、C2、C3、C4、C5、C6、C7、C8、C12原因度大于0,屬于原因因素,說明這些因素在代際知識轉移過程中能夠對其他因素產(chǎn)生影響。按照影響度排名第1位的知識分享方年齡C1是特殊的影響因素,因為年齡能夠對其他因素具有較大影響,而自身不受其他因素影響。類似的還有知識接收方的年齡C4。知識接收方吸收能力C6、轉移的隱性知識C8同樣對于其他因素有比較強的影響作用,而自身受其他因素影響程度較低。另外,年長員工的表達能力C3、知識距離C12、代際學習意愿C5、知識轉移意愿C2具有較高的影響度與被影響度排名,說明這些因素與其他因素之間作用關系較為密切。C9、C10、C11、C13的原因度計算結果小于0,屬于結果因素,說明這些因素被動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線上線下轉移渠道C9、C10受到影響程度最大;類似的因素還有代際關系C13、組織文化C12。同時考慮影響度和被影響度的排名,C10、C11、排名相對靠后,表明這些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較為松散。
在代際知識轉移過程中,被識別出的關鍵影響因素包含知識分享方特征、知識接收方特征、轉移情境等三方面因素。其中,知識接收方影響因素作用最強,驗證了知識接收方的代際學習意愿、吸收能力在代際知識轉移中的核心作用。知識分享方影響因素作用強度其次,驗證了知識分享方的轉移意愿、表達能力是代際知識轉移發(fā)生的前提,知識的創(chuàng)造和應用離不開年長員工的知識分享作為基礎。最后,轉移情境影響因素中的知識距離、代際關系因素作用較為顯著,體現(xiàn)了代際知識轉移是雙方主體互動、協(xié)同的關聯(lián)過程,彼此間先前知識的相似程度、代際關系的緊密程度在知識分享階段、知識吸收階段起到了顯著調節(jié)作用。已識別的關鍵影響因素相互間作用機理如圖3所示。6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商務網(wǎng)絡信息生態(tài)鏈價值流動的關鍵影響因素識別研究[J]. 任亮,張海濤,劉雅姝,李題印. 情報學報. 2019(09)
[2]基于DEMATEL的知識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交互質量影響因素識別與分析[J]. 許鵬程,畢強,丁夢曉,李潔. 情報資料工作. 2018(04)
[3]代際和同輩知識轉移對年輕員工創(chuàng)新行為的影響研究[J]. 汪長玉,左美云. 管理學報. 2018(06)
[4]“印記感”、形象期望及人生發(fā)展階段對員工代際知識轉移意愿的影響[J]. 汪長玉,左美云. 管理評論. 2018(04)
[5]年長員工代際知識轉移意愿研究:人生意義與人生發(fā)展階段的影響[J]. 汪長玉,左美云. 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 2017(09)
[6]從傳承理論視角看年長員工代際知識轉移意愿[J]. 汪長玉,左美云. 科研管理. 2017(08)
[7]家族企業(yè)企業(yè)家隱性知識的代際傳承——基于跨代創(chuàng)業(yè)視角的多案例研究[J]. 孫秀峰,宋泉昆,馮浩天. 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 2017(01)
[8]在線評論有用性關鍵影響因素識別研究[J]. 劉憲立,趙昆. 現(xiàn)代情報. 2017(01)
[9]從“名醫(yī)工作室”建設及代際轉移談中醫(yī)團隊學習機制[J]. 徐穎,申俊龍,高山,魏魯霞.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6(04)
[10]企業(yè)家隱性知識、交接班意愿與家族企業(yè)代際傳承[J]. 余向前,張正堂,張一力. 管理世界. 2013(11)
博士論文
[1]基于模糊集理論的灰色預測模型及其應用[D]. 李守軍.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8
[2]產(chǎn)學研合作主體差異性、關系強度對知識轉移的調節(jié)效應研究[D]. 李梓涵昕.華南理工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843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mjj/32843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