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9 21:58
資源配置問題是經濟學中的重要問題。信貸資源作為最重要的金融資源,其優(yōu)化配置問題一直得到研究者們的關注。我國以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市場,使得銀行信貸資源配置對我國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金融危機以后我國經濟整體經濟發(fā)展轉型困難,產能落后問題、僵尸企業(yè)、銀行資產荒等問題不斷顯現,經濟復蘇緩慢,形勢嚴峻,信貸資源得不到高效配置,如何有效進行信貸資源配置問題迫在眉睫。相比成熟市場經濟的國家,發(fā)展中國家政府干預更為頻繁。從我國的經濟發(fā)展來看,地方政府的作用一直備受關注。在中國,地方政府往往掌握著大量資源,以此實現對地方經濟的干預,比如地方政府通過對信貸資源的干預促進本地區(qū)GDP增長、穩(wěn)定轄區(qū)內就業(yè)等以實現自身的經濟、政治等目的。所以地方政府對信貸資源配置的作用不可忽視,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能夠為優(yōu)化信貸配置帶來啟示意義;诖,本文通過理論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理論分析部分,首先本文進行了國內外文獻梳理和相關理論基礎概述;其次,從地方政府干預信貸資源配置的制度背景、途徑以及分析我國信貸資源配置整體現狀并探尋其中的地方政府因素后,對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影響進行理論分析同時提出研究假設。在我國分稅制改革背景下,基于“財稅激勵”和“晉升激勵”,地方政府會通過對國有銀行和城市商業(yè)銀行的控制來干預信貸配置,還會通過對企業(yè),尤其是國有企業(yè)的隱性擔保及地方保護主義形式影響信貸配置,從而影響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地方政府雖為了彌補市場失靈、維持經濟發(fā)展干預銀行信貸決策,但也容易扭曲信貸配置的市場化機制。本文在實證研究方面,從企業(yè)獲得信貸的視角,借鑒Wugler的敏感性分析模型,使用2003-2016年我國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研究地方政府干預對我國信貸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并且從信貸數量和價格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實證結果發(fā)現:(1)我國信貸資源配置存在低效情況;(2)我國地方政府會通過信貸價格渠道干預銀行的信貸資源配置,不當的干預擴大了不同企業(yè)之間信貸條件的差異,惡化信貸資源錯配的情況,降低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并且,相比民營企業(yè),國有企業(yè)受政府的隱性擔保,銀行不關心國有企業(yè)經營好壞,其信貸價格對企業(yè)效益變化不敏感,國有企業(yè)中的信貸配置效率更低;(3)國有企業(yè)能以較低的信貸價格獲得更多數量的信貸資源,體現了“信貸歧視”現象,當公司效益提高時,相比同等條件下的民營企業(yè),受政府支持的國有企業(yè)能得到更多的貸款,從而損害了信貸資源的配置效率。最后,在給出全文結論的基礎上,對如何優(yōu)化我國當前信貸資源配置以及政府不當干預的問題,從政府、市場和企業(yè)角度提出了三個方面的政策建議:(1)推進地方政府職能轉變,改革政府官員政績考核體制;(2)促進金融體系改革發(fā)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3)健全企業(yè)信用體系建設,優(yōu)化信息共享渠道管理。本文創(chuàng)新點主要有:第一,結合我國制度背景分析地方政府行為與信貸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更具現實意義。第二,現有研究大多只從信貸數量角度研究信貸配置情況,本文在實證部分結合信貸價格和數量更全面地研究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第三,多數文獻從省域視角宏觀分析問題,本文實證研究的是地方政府干預與企業(yè)獲得的信貸之間的關系,并且從區(qū)域和所有制的多角度分析,提供了新穎的研究視角。
【學位單位】:浙江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F832.4;D630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研究目標
1.3 研究內容和方法
1.4 創(chuàng)新點和不足
2 文獻綜述與相關理論基礎
2.1 國內外文獻綜述
2.2 信貸資源配置效率理論
2.3 地方政府干預理論
3 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現狀與理論分析
3.1 地方政府干預信貸資源配置的制度背景與途徑
3.2 信貸資源配置整體現狀與地方政府因素分析
3.3 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研究假設
4 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實證設計
4.1 模型設定
4.2 數據說明
4.3 變量定義
5 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實證分析
5.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5.2 分組統(tǒng)計分析
5.3 回歸結果分析
5.4 穩(wěn)健性檢驗
6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6.1 研究結論
6.2 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77017
【學位單位】:浙江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F832.4;D630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研究目標
1.3 研究內容和方法
1.4 創(chuàng)新點和不足
2 文獻綜述與相關理論基礎
2.1 國內外文獻綜述
2.2 信貸資源配置效率理論
2.3 地方政府干預理論
3 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現狀與理論分析
3.1 地方政府干預信貸資源配置的制度背景與途徑
3.2 信貸資源配置整體現狀與地方政府因素分析
3.3 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研究假設
4 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實證設計
4.1 模型設定
4.2 數據說明
4.3 變量定義
5 地方政府干預對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實證分析
5.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5.2 分組統(tǒng)計分析
5.3 回歸結果分析
5.4 穩(wěn)健性檢驗
6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6.1 研究結論
6.2 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楠;王濤;李江華;;中國地區(qū)農業(yè)信貸效率測算及收斂性分析[J];經濟統(tǒng)計學(季刊);2015年02期
2 賈飛;張玲;劉澄;;所有制、信貸資金配置與信貸差異合理性[J];當代經濟科學;2015年05期
3 毛新述;周小偉;;政治關聯與公開債務融資[J];會計研究;2015年06期
4 王玨;駱力前;郭琦;;地方政府干預是否損害信貸配置效率?[J];金融研究;2015年04期
5 呂進中;;征信信息共享與信貸資源配置效率[J];上海金融;2015年01期
6 鄒彩芬;楊孫蕾;謝瓊;;政府干預、信貸規(guī)模,創(chuàng)新抑或并購[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7 劉飛;;中國商業(yè)銀行信貸配置效率——基于省域和行業(yè)數據的研究[J];金融論壇;2014年06期
8 張英杰;;我國商業(yè)銀行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分析[J];現代商業(yè);2014年08期
9 惠寧;程思齊;周宇;;自然資源、政府干預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2002—2011年中國西北五省區(qū)面板數據[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10 姚耀軍;彭璐;;地方政府干預銀行業(yè):內在邏輯與經驗證據[J];金融評論;2013年04期
本文編號:28770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28770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