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投融資論文 >

交叉上市與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01 13:13

  本文關鍵詞:交叉上市與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 出處:《會計之友》2014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交叉上市 盈余管理 投資者保護


【摘要】:文章以2009年至2011年間在內地和香港同時上市(A+H)的公司為選取對象,并在行業(yè)相同、資產規(guī)模相近的條件下,按1:1的比例選取非交叉上市配對標本,基于投資者保護程度的視角研究交叉上市與企業(yè)盈余管理程度間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交叉上市能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為,但現(xiàn)階段效果還不顯著,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盈余管理程度呈顯著正相關,并且隨著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增加,交叉上市對盈余管理的制約作用加強。
[Abstract]:The article from 2009 to 2011 on the mainland and Hongkong listed company (A+H) for the selected object, and in the same industry, asset siz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1:1 from non cross listed paired samples, the relationship of investor protection degree based on cross listing and corporate earnings management degree based on the findings.: cross listing can inhibit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but the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 of the first shareholder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first shareholder, cross listing strengthen constraints on earnings management.

【作者單位】: 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
【分類號】:F832.51;F275;F22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一)交叉上市交叉上市是指同一家公司在兩個或者多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行為,其通常指境內外交叉上市,即同一家公司在兩個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證券市場上市。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資本的全球流動已成為一種趨勢,而交叉上市也就活躍起來,A+H股交叉上市是我國公司交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魏明海;盈利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J];財會通訊;2000年11期

2 魏明海;盈利管理基本理論問題及其研究[J];湖北財稅;2000年20期

3 陸建橋;中國虧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1999年09期

4 黃梅;;IPO公司盈余管理動因的理論解釋[J];會計之友;2012年21期

5 賀武;劉平;;資產減值準備對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2年07期

6 范小杰;;盈余管理實證研究的計量方法分析與建議[J];商;2012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包世澤;考慮委托代理沖突的公司治理與盈余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席彥群;劉紹平;;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幾點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鄧小洋,張琪;盈余管理動機實證研究的發(fā)現(xiàn)及政策意義[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孫愛軍,陳小悅;關于會計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論中國股市的利潤驅動特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4 田培源;崔學剛;李欣憶;;盈余管理與稅費負擔——基于會計差錯更正數(shù)據(jù)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李常青,管連云;股權結構與盈余管理關系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4年19期

6 王俊秋;大股東:控制權收益與盈余管理[J];商業(yè)研究;2005年16期

7 高永琦;冉茂盛;;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會計與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6年04期

8 鄢波;杜軍;杜勇;干勝道;;虧損股價影響因素研究:回顧與展望[J];商業(yè)研究;2009年01期

9 石恒貴;;內部審計外包與審計獨立性[J];商業(yè)研究;2011年08期

10 于東智;盈余管理與會計準則的制訂[J];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忠松;;堅持科學發(fā)展的人力因素和保障體系[A];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社會科學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宋力;張玉春;;股權分置改革后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變化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張國清;;現(xiàn)金流量表信息含量的實證分析——來自滬、深兩市的經驗證據(jù)[A];企業(yè)財務報告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曲曉輝;肖虹;丁蕓潔;;上市公司利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進行盈余管理嗎?——基于與IFRS趨同后歐盟及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比較[A];當代會計評論(第2卷第2期)[C];2010年

5 顏敏;王平心;張永國;;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組合選擇現(xiàn)狀研究——基于2001年滬深股市的經驗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6 謝海洋;王秀芬;;1999、2001年債務重組準則盈余管理對比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7 周鐵;羅燕雯;荊嫻;;應計利潤計量偏差及對識別盈余管理的影響——基于計量信息相關性分析和中國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經驗驗證[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8 郭云;;新會計準則對企業(yè)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9 宋玉;李卓;;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計盈余穩(wěn)健性的檢驗——基于滬深AB股的經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10 甘道武;劉波;;國際四大為我國提供了高質量的審計服務嗎?——基于我國審計市場審計質量差異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紅平;網(wǎng)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趙宇凌;中國A股市場應計錯誤定價的經驗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張曉東;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人為操控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翟勝寶;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韓海文;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實證研究:影響因素與經濟后果[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杜瑞;機構投資者持股特征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7 董文辰;公司治理結構、盈余質量及其價值相關性[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8 高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投資支出的關系研究——融資約束視角[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林大龐;股權激勵的公司治理效應:基于盈余管理與公司業(yè)績視角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陳曉敏;財務重述公司盈余質量特征及其經濟后果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巖;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盈余管理相關性的實證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胡艷華;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與股權結構的關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明;我國農業(y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孫晶;管理者過度自信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黃好杰;管理者風險偏好變化與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鄭歡;薪酬契約、董事會特征與盈余管理[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火琛;新會計準則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8 羅芳蘭;管理層激勵對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王春;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賴麗華;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問題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維安,王新漢,王威;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非經營性收益的分析[J];財經研究;2004年11期

2 張雁翎,彭浩然;盈利預測誤差的契約性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財經研究;2004年11期

3 劉星,徐騰;我國上市公司配股的盈余管理[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8期

4 張春霖;存在道德風險的委托代理關系:理論分析及其應用中的問題[J];經濟研究;1995年08期

5 陳小悅,肖星,過曉艷;配股權與上市公司利潤操縱[J];經濟研究;2000年01期

6 謝德仁;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會計規(guī)則制定權合約安排[J];經濟研究;2000年05期

7 張維迎;產權安排與企業(yè)內部的權力斗爭[J];經濟研究;2000年06期

8 白重恩,劉俏,陸洲,宋敏,張俊喜;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5年02期

9 王亞平;吳聯(lián)生;白云霞;;中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頻率與幅度[J];經濟研究;2005年12期

10 劉小玄;轉軌經濟中的企業(yè)主權模式[J];經濟研究;1997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小敏;新資產減值準則對會計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冉茂盛;黃敬昌;;首次公開發(fā)行、盈余管理與發(fā)審委審核[J];證券市場導報;2011年03期

2 吳聯(lián)生;王亞平;;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計模型與經驗證據(jù):一個綜述[J];經濟研究;2007年08期

3 史敏娜;;控股股東與盈余管理問題研究綜述[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7年10期

4 劉臨玲;程雁玲;;中小投資者保護與盈余管理相關性研究文獻綜述[J];華商;2007年17期

5 張燁;;交叉上市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8年08期

6 何丹;張力上;陳衛(wèi);;交叉上市、投資者保護與企業(yè)價值[J];財經科學;2010年03期

7 余宇瑩;傅方興;劉啟亮;;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基于投資者保護視角[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李孟寅;;市場化進程、股權制衡與盈余管理[J];生產力研究;2011年01期

9 翁健英;;大股東資金占用、業(yè)績困境與盈余管理[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楊曉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對中小股東利益的影響及建議[J];中國經貿導刊;2010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省路;;公司治理結構視角下的投資者保護[A];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李曉新;;投資者保護制度的理論分析與立法建議[A];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張勇;;法律還是社會規(guī)范:關于投資者保護的一個比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杜瑩芬;;盈余管理的國際比較——企業(yè)盈余管理的制度性分析[A];管理學發(fā)展及其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朱增進;;從徽商精神看公司治理和投資者保護[A];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尚兆燕;;投資者保護、法律監(jiān)管與審計質量改善——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郎金煥;許盈盈;;法律缺失與替代性投資者保護機制——以配額制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劉啟亮;李增泉;姚易偉;;投資者保護、金字塔結構與控制權私利——以格林柯爾為例[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9 張宏亮;崔學剛;;投資者關系、公司價值與投資者保護——基于金牌董秘評比結果的實證研究[A];首屆內部控制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蔣慶峰;;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A];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妍;投資者保護期盼八面來風[N];金融時報;2006年

2 ;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籌備掛牌開業(yè)[N];財會信報;2005年

3 鄭 勸;周小川指出投資者保護關系資本市場全局[N];經濟日報;2002年

4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供稿;投資者保護 任重而道遠[N];中國證券報;2006年

5 吳家明;麥道夫案受害者有望獲賠50萬美元[N];證券時報;2009年

6 商報記者 苗燕;2005投資者保護破冰之年[N];北京現(xiàn)代商報;2005年

7 證券時報記者 鄭曉波;券商客戶資金監(jiān)控系統(tǒng)正在建設[N];證券時報;2009年

8 證券時報記者 孫玉;建議成立投保中心代賠訴訟制度[N];證券時報;2010年

9 劉丹冰;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中的投資者保護[N];光明日報;2002年

10 陸文山 王升義;加緊我國證券投資者保護立法[N];上海證券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倪澤強;投資者保護與我國資本市場發(fā)展的省際差異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艾林;中國商業(yè)銀行盈余管理行為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3 鄒穎;中國公司交叉上市的資本成本效應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

4 陳政;大股東控制權私利與盈余管理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5 李錦霖;信息披露的投資者保護效應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6 張若欽;資本社會化及其相關制度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7 錢曉晨;論我國證券公司破產的法律規(guī)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8 孫燕東;基于投資者保護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9 陳丹;我國商業(yè)銀行盈余管理與績效評價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10 許祥殊;證券法制演進比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雪玲;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的投資者保護功能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潔;上市公司企業(yè)文化與投資者保護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趙敏;我國證券公司破產程序的投資者保護[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孫s,

本文編號:136464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36464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a3a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