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不良資產的評估分析與處置方案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3-05-07 18:33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們要維護不發(fā)生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臨界點,積極防范并且化解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同時將國有企業(yè)改革進一步深化、推動側供給改革。目前我國恰逢“三期疊加”與側供給改革的重要時期,經濟發(fā)展速度放緩,銀行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率持續(xù)攀升,商業(yè)銀行不良資產率與不良資產余額均處于升高的態(tài)勢,特別是國有鋼鐵制造業(yè)在商業(yè)銀行不良資產中占比數(shù)額較大,導致商業(yè)銀行與政府在處置這部分不良資產時承擔大部分風險。為此研究如何有效評估與處置銀行對鋼鐵企業(yè)不良資產尤為重要。本文以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的不良資產事件為例,按照事件時間發(fā)展線,以2014年12月31日評估基準日的財務數(shù)據(jù)展開研究。首先從中鋼集團、中國銀行與政府部門三方逐一剖析造成該項大額不良資產的形成原因;其次,從中國銀行的角度分別運用模擬清算法與信用評價法,對中鋼集團的逾期負債進行現(xiàn)有價值評估;再次,將兩種評估方法的運用過程與評估結果進行對比,以信用評價法所得的評估結果為最終結果,得出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的逾期負債回收率極低且信用等級較低結論;最后,對以中國銀行為代表的債權人進行中鋼集團的可轉債方案設計,由于該筆不良資產數(shù)額巨大且涉及金融機構眾多,又適逢...
【文章頁數(shù)】:10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目標及創(chuàng)新
1.4 國內外研究綜述
1.4.1 不良資產文獻綜述
1.4.2 不良資產評估方法文獻綜述
1.4.3 不良資產處置綜述
1.5 研究內容
1.6 研究方法與技術線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術線路圖
2 基礎理論
2.1 不良資產理論分析
2.1.1 不良資產的界定
2.1.2 不良資產的分類
2.2 不良資產評估基礎理論
2.2.1 不良資產評估必要性
2.2.2 銀行不良資產評估方法
2.3 不良資產處置方法
2.4 本文所研究的不良資產處置方法
3 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過度負債原因分析
3.1 中鋼集團原因
3.1.1 中鋼集團介紹
3.1.2 中鋼集團原因分析
3.2 中國銀行原因
3.2.1 中國銀行介紹
3.2.2 中國銀行原因分析
3.3 政府原因
3.4 客觀原因
4 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不良資產評估案例分析
4.1 評估方法選擇
4.2 假設清算法評估
4.2.1 評估基準日
4.2.2 評估過程
4.3 信用評價法評估
4.3.1 評估基準日
4.3.2 評估過程
4.4 評估結果
4.4.1 假設清算法結果
4.4.2 信用評價法結果
4.5 兩種模型對比分析
4.5.1 過程對比
4.5.2 結果對比
5 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不良資產處置方案設計
5.1 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
5.1.1 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概述
5.1.2 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原因分析
5.1.3 本文方案設計目的
5.2 模型引入
5.2.1 模型選擇
5.2.2 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引入
5.3 債轉股方案設計
5.3.1 中鋼集團可債轉股情況預測
5.3.2 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可轉換債券轉股方案設計
5.4 新舊債轉股對比
5.5 市場化債轉股后續(xù)情況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成果
本文編號:3811110
【文章頁數(shù)】:10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目標及創(chuàng)新
1.4 國內外研究綜述
1.4.1 不良資產文獻綜述
1.4.2 不良資產評估方法文獻綜述
1.4.3 不良資產處置綜述
1.5 研究內容
1.6 研究方法與技術線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術線路圖
2 基礎理論
2.1 不良資產理論分析
2.1.1 不良資產的界定
2.1.2 不良資產的分類
2.2 不良資產評估基礎理論
2.2.1 不良資產評估必要性
2.2.2 銀行不良資產評估方法
2.3 不良資產處置方法
2.4 本文所研究的不良資產處置方法
3 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過度負債原因分析
3.1 中鋼集團原因
3.1.1 中鋼集團介紹
3.1.2 中鋼集團原因分析
3.2 中國銀行原因
3.2.1 中國銀行介紹
3.2.2 中國銀行原因分析
3.3 政府原因
3.4 客觀原因
4 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不良資產評估案例分析
4.1 評估方法選擇
4.2 假設清算法評估
4.2.1 評估基準日
4.2.2 評估過程
4.3 信用評價法評估
4.3.1 評估基準日
4.3.2 評估過程
4.4 評估結果
4.4.1 假設清算法結果
4.4.2 信用評價法結果
4.5 兩種模型對比分析
4.5.1 過程對比
4.5.2 結果對比
5 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不良資產處置方案設計
5.1 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
5.1.1 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概述
5.1.2 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原因分析
5.1.3 本文方案設計目的
5.2 模型引入
5.2.1 模型選擇
5.2.2 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引入
5.3 債轉股方案設計
5.3.1 中鋼集團可債轉股情況預測
5.3.2 中國銀行對中鋼集團可轉換債券轉股方案設計
5.4 新舊債轉股對比
5.5 市場化債轉股后續(xù)情況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成果
本文編號:38111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qihuoqq/381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