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塞勒的行為金融學思想述評
發(fā)布時間:2021-03-11 01:38
2017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授予了美國金融學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作為行為金融學的理論先驅(qū),塞勒教授揭示了作為經(jīng)濟行為和決策主體的投資者并非完全理性。同時,市場并非有效,金融市場中始終存在無法用標準金融學所解釋的異象。金融投資過程首先是一個心理過程,這個心理過程特征決定了投資者的行為選擇和市場結(jié)果。塞勒教授的研究主要圍繞行為金融學的兩大主題:非理性經(jīng)濟人和非有效市場。利用塞勒教授的行為金融思想和理論來分析我國股票市場的特點并制定出科學的投資和監(jiān)管策略,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
【文章來源】:江淮論壇.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從標準金融學到行為金融學
(一)理性經(jīng)濟人與非理性經(jīng)濟人
(二)有效市場與非有效市場
二、非理性經(jīng)濟人:投資者的認知和決策偏差
(一)心理賬戶
(二)稟賦效應(yīng)
(三)損失厭惡
(四)過度樂觀與過度自信
三、非有效市場:市場中的反,F(xiàn)象
(一)長期均值回歸
(二)股票錯誤定價
(三)股權(quán)溢價之謎
(四)封閉式基金的折價交易
(五)簡單分散化
四、行為金融學的新實踐:助推與選擇設(shè)計
五、在我國的實踐
本文編號:3075637
【文章來源】:江淮論壇.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從標準金融學到行為金融學
(一)理性經(jīng)濟人與非理性經(jīng)濟人
(二)有效市場與非有效市場
二、非理性經(jīng)濟人:投資者的認知和決策偏差
(一)心理賬戶
(二)稟賦效應(yīng)
(三)損失厭惡
(四)過度樂觀與過度自信
三、非有效市場:市場中的反,F(xiàn)象
(一)長期均值回歸
(二)股票錯誤定價
(三)股權(quán)溢價之謎
(四)封閉式基金的折價交易
(五)簡單分散化
四、行為金融學的新實踐:助推與選擇設(shè)計
五、在我國的實踐
本文編號:30756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7563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