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滬深300成分股的動量反轉選股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3 07:49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中國已成為財富增長最快的國家,當今中國越來越多的財富擁有者在資本積累之后對資產保值增值以及風險管理的需求愈發(fā)迫切。而量化投資利用計算機編程選出股票,速度快效率高,并且能夠最大限度的克服人性的主觀情緒及認知對于選股帶來的影響,普通投資者投資能力較差,對他們而言,運用量化投資的方式進行投資是很好選擇。動量反轉策略是量化選股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動量反轉選股策略為基礎,選取我國滬深300指數成分股2005年6月10日—2018年12月31日的收盤價數據為樣本,目的在于研究我國滬深300市場的動量效應與反轉效應,并為中小投資者提供適用于滬深300市場的動量反轉選股策略。首先,在總結國內外學者關于量化選股和動量反轉策略研究的基礎上,對現有的動量反轉選股策略進行改進,應用到我國滬深300股票市場上,使該策略能夠更好的符合我國國情且適合被中小投資者所應用。其次,將構建的動量反轉選股策略運用于滬深300成分股中,檢測了我國滬深300市場上的動量效應與反轉效應,發(fā)現我國滬深300市場在較短周期內存在動量效應,而在中長周期中動量效應不強,但是我國股市的反轉效應較強。根據檢驗結果...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上證指數走勢圖
圖 4.2 動量策略的平均周收益率圖 4.2 描述了動量策略平均周收益率隨形成期的變化情況。由圖可知當形周時不管持有期多長都可獲得收益,結合表 4.1 不同持有期組合的交易成 50%以上,并且累計收益率都較高,只有(2,4)組合累計收益為負,說明期上漲后買入可以取得可觀收益且風險較小。當形成期為 4 周時,買入
圖 4.3 反轉策略的平均周收益率綜合以上分析,在滬深 300 成分股的反轉效應檢驗中,我國股市反轉,反轉策略收益很高,交易勝率也較高,在檢驗過程中,選取了(4,短線投資策略,(48,24)和(12,36)組合分別作為中、長線投資策略用于2016—2018年的滬深300市場上,檢測這些動量策略在樣本外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在中國股票市場的實證檢驗[J]. 李志冰,楊光藝,馮永昌,景亮. 金融研究. 2017(06)
[2]引入盈余動量和營收動量的增強型價格反轉策略分析[J]. 齊玉錄,王志強. 投資研究. 2015(03)
[3]中國A股動量交易策略效應實證研究[J]. 楊斌,劉小波,史文璟. 投資研究. 2015(01)
[4]短期動量效應與收益反轉效應研究——基于中國中小板市場數據實證分析[J]. 馮科,鄭琛.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13(02)
[5]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動量交易的關系——基于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實證研究[J]. 劉佳琪. 當代經濟. 2012(20)
[6]中國A股市場動量效應和反轉效應:實證研究及其理論解釋[J]. 譚小芬,林雨菲. 金融評論. 2012(01)
[7]“次貸危機”下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股票指數的慣性效應與反轉效應——以美國、日本、歐洲、香港為例[J]. 賈穎,楊天化. 金融研究. 2011(08)
[8]PCA-GA-SVM模型的構建及應用研究——滬深300指數預測精度實證分析[J]. 徐國祥,楊振建.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1(02)
[9]基于價值投資的PCA-SVM股票選擇模型研究[J]. 李云飛,龔冬生,惠曉峰. 西安工程大學學報. 2009(03)
[10]滬深300樣本股動量效應實證研究[J]. 王平平,肖智蘭. 統計與決策. 2008(18)
博士論文
[1]中國股票市場的慣性效應、反向效應與信息反應模式[D]. 劉煜輝.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碩士論文
[1]多因子選股模型在中國股票市場的實證分析[D]. 王昭棟.山東大學 2014
[2]我國股市動量效應和反轉效應規(guī)律探究[D]. 薛昊昕.廈門大學 2014
[3]因子選股模型在中國市場的實證研究[D]. 劉毅.復旦大學 2012
[4]中國股市的動量與反轉效應[D]. 王璞.上海交通大學 2011
[5]基于多分類支持向量機的選股模型研究[D]. 陳軍華.華中科技大學 2010
[6]技術指標投資策略的優(yōu)化及其在量化交易中的應用[D]. 張登明.華中科技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32198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上證指數走勢圖
圖 4.2 動量策略的平均周收益率圖 4.2 描述了動量策略平均周收益率隨形成期的變化情況。由圖可知當形周時不管持有期多長都可獲得收益,結合表 4.1 不同持有期組合的交易成 50%以上,并且累計收益率都較高,只有(2,4)組合累計收益為負,說明期上漲后買入可以取得可觀收益且風險較小。當形成期為 4 周時,買入
圖 4.3 反轉策略的平均周收益率綜合以上分析,在滬深 300 成分股的反轉效應檢驗中,我國股市反轉,反轉策略收益很高,交易勝率也較高,在檢驗過程中,選取了(4,短線投資策略,(48,24)和(12,36)組合分別作為中、長線投資策略用于2016—2018年的滬深300市場上,檢測這些動量策略在樣本外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在中國股票市場的實證檢驗[J]. 李志冰,楊光藝,馮永昌,景亮. 金融研究. 2017(06)
[2]引入盈余動量和營收動量的增強型價格反轉策略分析[J]. 齊玉錄,王志強. 投資研究. 2015(03)
[3]中國A股動量交易策略效應實證研究[J]. 楊斌,劉小波,史文璟. 投資研究. 2015(01)
[4]短期動量效應與收益反轉效應研究——基于中國中小板市場數據實證分析[J]. 馮科,鄭琛.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13(02)
[5]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動量交易的關系——基于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實證研究[J]. 劉佳琪. 當代經濟. 2012(20)
[6]中國A股市場動量效應和反轉效應:實證研究及其理論解釋[J]. 譚小芬,林雨菲. 金融評論. 2012(01)
[7]“次貸危機”下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股票指數的慣性效應與反轉效應——以美國、日本、歐洲、香港為例[J]. 賈穎,楊天化. 金融研究. 2011(08)
[8]PCA-GA-SVM模型的構建及應用研究——滬深300指數預測精度實證分析[J]. 徐國祥,楊振建.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1(02)
[9]基于價值投資的PCA-SVM股票選擇模型研究[J]. 李云飛,龔冬生,惠曉峰. 西安工程大學學報. 2009(03)
[10]滬深300樣本股動量效應實證研究[J]. 王平平,肖智蘭. 統計與決策. 2008(18)
博士論文
[1]中國股票市場的慣性效應、反向效應與信息反應模式[D]. 劉煜輝.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碩士論文
[1]多因子選股模型在中國股票市場的實證分析[D]. 王昭棟.山東大學 2014
[2]我國股市動量效應和反轉效應規(guī)律探究[D]. 薛昊昕.廈門大學 2014
[3]因子選股模型在中國市場的實證研究[D]. 劉毅.復旦大學 2012
[4]中國股市的動量與反轉效應[D]. 王璞.上海交通大學 2011
[5]基于多分類支持向量機的選股模型研究[D]. 陳軍華.華中科技大學 2010
[6]技術指標投資策略的優(yōu)化及其在量化交易中的應用[D]. 張登明.華中科技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321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3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