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魚灣商務區(qū)綜合管廊融資模式選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4 17:26
本文關鍵詞:梭魚灣商務區(qū)綜合管廊融資模式選擇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多年以來,各地政府部門都在探討、研究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的新模式,綜合管廊是認可度最高的方式之一,但它的發(fā)展和推廣仍然在學界同政府管理決策層之間的爭議中艱難前行。產(chǎn)生這種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綜合管廊的建設及后期運行管理和維護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單純依靠地方政府財政投資的建設模式,勢必難以保證市政綜合管廊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鑒于所面臨的此種情況,研究如何擴大項目融資渠道勢在必行。目前,有很多項目融資模式在我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被成功運用,例如BOT、TOT和PPP等應用都非常廣泛,但是每種融資模式的適用都有一定范圍,并且優(yōu)缺點也各不相同,需要結合項目的特點,以及項目所在地金融環(huán)境政策來甄別選擇。為了提高大連梭魚灣商務區(qū)市政綜合管廊項目融資的成功率,本文在立足于對項目融資基本理論綜合論述的基礎上,通過從不同的角度詳細分析、歸納對比現(xiàn)有可應用的融資模式,增加市政綜合管廊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保證市政綜合管廊這一先進的城市地下空間管理方法能夠可持續(xù)發(fā)展。本人就職于城市建設管理部門,曾參與大連梭魚灣商務區(qū)市政綜合管廊工程前期項目立項工作,針對市政綜合管廊建設資金來源、項目后期運營管理及所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查閱了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和案例資料,認為通過運用多種項目融資模式對推廣市政綜合管廊的發(fā)展是切實可行的。本文以綜合管廊管理部門的運作實踐為參考而展開研究。參考國外綜合管廊的項目融資運行模式,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對其可行性進行充分分析,希望能為城市管理部門決策是否建設綜合管廊時提供理論依據(jù),并以此來推動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以及管線綜合敷設工作的快速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綜合管廊 融資模式 可持續(xù)發(fā)展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99.24;F832.4;TU990.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0-11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0-11
-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1
- 1.3 研究內(nèi)容及研究意義11-13
- 1.3.1 研究內(nèi)容11-12
- 1.3.2 研究意義12-13
- 1.4 研究方法13-14
- 2 項目融資相關理論14-22
- 2.1 項目融資的特點14-15
- 2.1.1 項目導向14
- 2.1.2 有限追索14
- 2.1.3 風險共擔14
- 2.1.4 信用結構多樣14-15
- 2.1.5 非公司負債性融資15
- 2.1.6 融資成本高15
- 2.2 幾種常用的模式15-22
- 2.2.1 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15-17
- 2.2.2 TOT模式(Transfer -Operate-Transfer)17-18
- 2.2.3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18-21
- 2.2.4 BOT、TOT、PPP三種融資模式的比較21-22
- 3 綜合管廊項目融資遇到的問題22-25
- 3.1 相關各方認識不全面22-23
- 3.1.1 政府部門22
- 3.1.2 市政管線單位22-23
- 3.1.3 銀行等金融機構23
- 3.2 項目建設投資大23-24
- 3.3 項目建設投資模式單一24
- 3.4 收費定價政策不確定24-25
- 4 融資模式選擇分析25-34
- 4.1 綜合管廊收費機制分析25-31
- 4.1.1 綜合管廊運營收費各方之間的博弈25-26
- 4.1.2 博弈模型的建立26-27
- 4.1.3 博弈模型求解27-29
- 4.1.4 博弈結果的分析29-31
- 4.2 綜合管廊項目融資風險分析31-32
- 4.3 綜合管廊項目融資模式的選擇32-34
- 5 梭魚灣商務區(qū)綜合管廊融資模式應用34-43
- 5.1 項目概述34-35
- 5.2 綜合管廊PPP模式的運作方案35-37
- 5.2.1 項目融資35-36
- 5.2.2 項目建設36
- 5.2.3 項目運營36-37
- 5.2.4 項目移交37
- 5.3 PPP模式的主要內(nèi)容37-40
- 5.3.1 特許經(jīng)營協(xié)議37-38
- 5.3.2 租賃協(xié)議38
- 5.3.3 收費定價機制38-39
- 5.3.4 收費補償機制39
- 5.3.5 配套法規(guī)體系39-40
- 5.4 PPP模式風險管理40-41
- 5.4.1 風險識別40
- 5.4.2 風險分擔40-41
- 5.4.3 風險和收益的平衡機制41
- 5.5 PPP模式應用前景41-43
- 5.5.1 基礎教育領域42
- 5.5.2 生醫(yī)療領域42
- 5.5.3 交通基礎設施領域42-43
- 結論43-44
- 參考文獻44-45
- 致謝45-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峰;;政府投融資平臺運作研究[J];建筑經(jīng)濟;2007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潘妤;基礎設施的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梭魚灣商務區(qū)綜合管廊融資模式選擇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14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914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