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宏觀經濟論文 >

中國產能過剩的測度及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1 05:47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嚴峻。中國政府意識到,產能過剩問題已經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大問題,并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旨在化解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和措施。但是,產能大有越化解越過剩的勢頭。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希望通過實證研究,來揭示當前中國產能過剩的現狀及問題,提出治理產能過剩的對策建議。首先,本文選取了中國29個省份2001年至2016年的省級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以協(xié)整方法測度了各個省份歷年產能利用率;其次,根據測度結果,本文分析了當前中國各個省份產能利用情況的現狀及特點;最后,本文對產能過剩的幾個成因進行了實證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提出了治理過剩產能的對策建議。研究發(fā)現,中國產能過剩情況不容樂觀,產能利用率自2011年以來出現普遍下降趨勢,近些年來則更為嚴重,預計未來幾年產能過剩仍是困擾經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重大問題之一。從省份層面來看,產能過剩較為嚴重的省份集中在東北和中西部等資源型和重工業(yè)型省份,而江浙滬等東部沿海發(fā)達省份則不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這表明,產能過剩還具有明顯的地區(qū)差異。根據產能過剩成因的實證檢驗來看,產能利用率與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成反比,與當地工業(yè)經濟比重、經濟增長速度和市場化水平成正比。這表明,工業(yè)經濟比重較高的省份,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更容易經受產能過剩的陣痛。同時,去除過剩產能需要擺正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在化解過剩產能的對策方面,本文認為,一方面,要堅持短期治理與長期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短期內以政府行政指令嚴格控制新增投資,淘汰落后產能為主,長期內則應通過培育發(fā)展健全的市場機制,來代替政府行政指令,依據市場原則自動淘汰過剩產能。另一方面,考慮到財政分稅制和以GDP為核心的政績考核體系政府干預經濟的扭曲作用,我們建議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政績評價體系,從根源上杜絕體制性產能過剩的發(fā)生。
【學位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F124;F224
【部分圖文】:

時序圖,時序圖,產能過剩,協(xié)整方法


2.3 產能過剩的現狀及特點2.3.1 產能過剩的現狀在前文中,我們通過協(xié)整方法估算出 2001-2016 年全國 29 省份產能利用率數據,詳見表 2-5。為了更為直觀地看到產能利用率的變化趨勢及特點,我們借助 stata 軟件,作出了各省產能利用率(CU)時序圖,見圖 2-1、圖 2-2。

時序圖,時序圖,產能過剩,紅色


沒有顯示出產能過剩的跡象。圖 2-2 2001-2016 年各省產能利用率重疊時序圖在圖 2-2 中,我們將各省產能利用率時序變化的折線圖進行了疊加處理,并借助 stata 軟件作了一條年份為 2011 年的紅色垂線,以便對全國范圍內的產能過剩有個全局的認識。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2007 年產能利用率開始出現下降苗頭,在 2019 年下降到谷底。隨后,產能利用率開始上升,直至 2011 年(紅色12本文認為,當產能利用率出現在紅色水平線以上時,并不意味著一定不存在產能過剩。其一,經濟產能過剩的門檻與工業(yè)產能過剩門檻應該有所差異;其二,產能是否過剩,不能只看一個產能利用率指標,應綜合分析經濟狀況

時序圖,實際增長率,省份,時序圖


圖 2-3 2001-2016 年中國 29 省份 GDP 實際增長率時序圖對此的一個可能解釋是,2007 年出現的產能利用率普遍性下降,實際上場發(fā)出的一個信號,預示著經濟環(huán)境即將惡化。當 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到來時,整個市場對于經濟前景的預期普遍比較悲觀,市場總需求不振,產格下降,廠商出現虧損、停止生產甚至破產倒閉,從而產能利用率在 2009跌到谷底。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中國政府為防止經濟硬著陸,隨后采取了包括“億計劃”在內的一系列大規(guī)模經濟刺激政策,使得市場總需求短期內迅速上升業(yè)產品重新有了銷路,積壓的庫存下降,面臨的市場環(huán)境再度變好,從而產用率逐漸提高,在 2011 年達到波峰13。當政府刺激經濟的政策不再持續(xù)時,開始恢復理性,隨著總需求的下降,產能利用率便開始一路下行,中國也自度開啟了治理產能過剩的漫長之路。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俊杰;;中國轉型時期產業(yè)政策與產能過!谥圃鞓I(yè)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2015年08期

2 何蕾;;中國工業(yè)行業(yè)產能利用率測度研究——基于面板協(xié)整的方法[J];產業(yè)經濟研究;2015年02期

3 王文甫;明娟;岳超云;;企業(yè)規(guī)模、地方政府干預與產能過剩[J];管理世界;2014年10期

4 史貞;;產能過剩治理的國際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體制改革;2014年04期

5 鐘春平;潘黎;;“產能過剩”的誤區(qū)——產能利用率及產能過剩的進展、爭議及現實判斷[J];經濟學動態(tài);2014年03期

6 沈坤榮;欽曉雙;孫成浩;;中國產能過剩的成因與測度[J];產業(yè)經濟評論;2012年04期

7 王立國;鞠蕾;;地方政府干預、企業(yè)過度投資與產能過剩:26個行業(yè)樣本[J];改革;2012年12期

8 王立國;高越青;;基于技術進步視角的產能過剩問題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2年02期

9 韓國高;高鐵梅;王立國;齊鷹飛;王曉姝;;中國制造業(yè)產能過剩的測度、波動及成因研究[J];經濟研究;2011年12期

10 周勁;付保宗;;產能過剩的內涵、評價體系及在我國工業(yè)領域的表現特征[J];經濟學動態(tài);2011年10期



本文編號:283616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3616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94c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