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避設施決策中公眾參與的作用機理與行為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05 06:09
【摘要】:鄰避設施是一種具有負外部性的公共設施,如垃圾處理站、核電設施等,由于其收益為全社會所共享,負外部性的成本卻主要由附近居民所承擔,從而引起當?shù)毓姷娜后w反對或沖突。在后現(xiàn)代化社會的大背景下,隨著公眾環(huán)境意識、權利意識的不斷提升,鄰避設施決策已成為世界各國在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中的普遍困境與難題。公眾參與作為一種自下而上的決策方式,成為破解鄰避設施決策難題的重要路徑之一。對于正處于快速城市化進程的中國而言,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公眾參與機制,以實現(xiàn)鄰避設施決策過程中公平與效率的均衡。 通過文獻綜述、案例分析等方式,在識別鄰避設施的內涵、分類和特征以及鄰避沖突的形成原因和治理路徑的基礎上,構建了鄰避設施決策中公眾參與的行為框架,涵蓋了公眾參與的思想、社會和制度基礎,利益相關者的識別及其訴求分析,以及決策模式和公眾參與模式的互動與融合。在所構建行為框架的基礎上,從過程層面和結果層面歸納了鄰避設施決策中公眾參與的績效,包括提升決策質量、獲得利益相關者支持、強化管理機構責任感、解決爭議、獲得心理收益、強化民主、社會學習和積累社會資本等,并進行了實證分析。然后,從主體、客體和環(huán)境三個維度識別了公眾參與的關鍵成功因素,應用德爾菲法對其進行了調整,并通過因子分析將關鍵成功因素分為“決策模式”、“社會環(huán)境”、“參與過程”和“參與主體”四個因子;谏鲜鲅芯窟^程,構建了鄰避設施決策中公眾參與的結構方程模型,從關鍵成功因素與公眾參與績效的關系方面揭示了鄰避設施決策中公眾參與的作用機理。 根據(jù)所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可以發(fā)現(xiàn)“參與主體”對于“公眾參與績效”影響最大,基于理性視角提出了公眾個體參與行為的期望效用函數(shù),在此基礎上,借鑒赫希曼的“退出-呼吁”理論,分析了其中的無差別曲線、感應曲線以及忠誠、成本等因素的影響。由于概念模型中未對積極參與和消極參與進行有效區(qū)分,分別構建了政府與公眾的博弈模型以及公眾群體內部的博弈模型,通過求解驗證了鄰避設施決策中的“公眾參與困境”。結合奧爾森的 選擇性激勵‖理論,構建了選擇性激勵條件下鄰避設施決策中公眾參與的演化博弈模型,討論了其演化穩(wěn)定均衡點。研究結論為鄰避設施決策中公眾參與的機制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284;F224
本文編號:2742200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284;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吳人韋,楊繼梅;公眾參與規(guī)劃的行為選擇及其影響因素——對圓明園湖底鋪膜事件的反思[J];規(guī)劃師;2005年11期
2 黃麗寧,張鵬翥;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開放式群體決策的研討過程[J];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柳林;;基于軟系統(tǒng)思想的公共項目決策支持模式研究[J];華北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何增科;;中國公民社會發(fā)展的制度環(huán)境影響評估[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5 楊宇;謝琳琳;張遠林;徐華;;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中的公眾參與機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本文編號:27422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422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