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宏觀經濟論文 >

國外典型國家工資集體談判制度及對中國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8-10-09 09:05
【摘要】:國外工資集體談判制度已形成三大模式:即自主多元的分散化談判模式、平等共決的集中化談判模式與政府主導的多層級談判模式。在不同談判模式中,美國、日本、德國、瑞典以及澳大利亞的工資集體談判制度最具代表性。這些國家因談判環(huán)境、談判主體、談判層次、談判進程以及談判結果不同而各具特色,深入分析這些國外典型國家的工資集體談判制度,可以為我國工資集體談判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Abstract]:Foreign wage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 has formed three major models: independent and pluralistic decentralized negotiation mode, equal and collective centralized negotiation model and government dominated multi-level negotiation model. Among the different negotiation models,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Sweden and Australia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wage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s. These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negotiating environments, negotiating subjects, negotiation levels, negotiation processes and negotiation results, and deeply analyze the wage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 of these typical foreign countries. It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age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 in China.
【作者單位】: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分類號】:F24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楊靜;;完善我國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 推動勞動關系和諧發(fā)展[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2 張水輝;;瑞典集體協(xié)商談判工資制度及其啟示[J];經濟體制改革;2012年03期

3 聞效儀;;瑞典勞動關系中的合作主義[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10年04期

4 聞效儀;;瑞典勞動關系的調整路徑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生產力研究;2010年02期

5 黃燕東;楊宜勇;;美、德、日集體談判制度的比較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6 嚴明;德國的工資集體談判簡介[J];工會理論研究(上海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7 佘云霞;瑞典的集體談判[J];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8 ;瑞典的勞動立法與勞動關系[J];中國勞動科學;1995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悅明;;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推行的障礙因素與對策探討[J];人力資源管理;2017年03期

2 申巖;;論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的確定[J];山東工會論壇;2016年05期

3 金紅梅;;論我國罷工權法律規(guī)制[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4 吳斌;吳荻菲;;角色、戰(zhàn)略與技術——工會在集體協(xié)商中的作用研究述評[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16年13期

5 楊靜;;國外典型國家工資集體談判制度及對中國的啟示[J];經濟研究參考;2016年04期

6 李鵬瑞;;論集體協(xié)商中政府權利——斡旋權的引入[J];商;2015年18期

7 熊飛;張素鳳;;完善我國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的法律思考[J];綏化學院學報;2015年05期

8 石鄭;;從勞務派遣制透析建筑業(yè)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基于A公司225名員工的調查[J];南海學刊;2015年01期

9 張艷;;基于實證角度的工資集體協(xié)商發(fā)展研究[J];中國勞動;2015年06期

10 洪瑜;;美國集體談判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2011年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公報[J];中國工運;2012年07期

2 楊靜;;企業(yè)職工權益維護策略——基于三方合作模式的構想[J];求實;2010年10期

3 劉勇;;廣東產業(yè)升級的經驗與啟示[J];經濟管理;2007年07期

4 錢葉芳;;瑞典的工會制度:比較與借鑒[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5 高鋒;;瑞典政黨是如何處理黨政關系的[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6年03期

6 王允武;;瑞典勞動雇傭制度評介及啟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02期

7 鄭秉文;論“合作主義”理論中的福利政制[J];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11期

8 陳剩勇,張明;中國地方工會改革與基層工會直選[J];學術界;2004年06期

9 程延園;集體談判制度在我國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10 高鋒;瑞典社民黨的理論、政策創(chuàng)新與瑞典歷史變遷[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清宜;;德國工資談判新的發(fā)展趨勢[J];工會博覽;2006年17期

2 鄭泱;;集體談判離我們有多遠[J];現代商業(yè);2009年08期

3 舒國燕;段溢波;;美國教師集體談判:緣由、特征及啟迪[J];學習月刊;2011年24期

4 ;英國的集體談判[J];當代工會;1994年06期

5 張安順;;試論建立集體談判制度[J];工會論壇;1995年01期

6 同童;;國外集體談判的立法與實踐[J];當代工會;1997年01期

7 張愛民;;建立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的思考[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季慶;;試論集體談判制度在中國產生和發(fā)展的特殊性[J];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9 溫瑋;鄧歡;;淺析非集體談判工資制在我國企業(yè)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電力教育;2006年S4期

10 韋偉;;公司社會責任與職工集體談判制度的完善[J];研究生法學;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建錄;;中外集體談判與集體合同制度比較研究[A];京津冀和諧勞動關系論壇暨河北省法學會勞動法學研究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段毅;;對建立中國特色的集體談判制度的分析[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陳玉萍;朱世龍;;淺談解決勞資糾紛化解社會矛盾之集體談判[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梁忻;集體談判將成為雇主法律義務[N];中國企業(yè)報;2007年

2 宮希魁;運用集體談判建立和諧勞動關系[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6年

3 滑翔;百家企業(yè)集體談判即將開始[N];深圳特區(qū)報;2008年

4 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 王晶;集體談判制度建構與勞動三權[N];工人日報;2011年

5 王洋;工資集體協(xié)商與工資集體談判的異同[N];工人日報;2012年

6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后 陳步雷;集體談判是實現勞動力合理定價的核心[N];檢察日報;2008年

7 記者 王羚;集體談判不是洪水猛獸[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8 廣東商學院法學院 劉焱白;勞動關系轉型期集體談判制度的立法構建[N];工人日報;2011年

9 張瑋;“集體談判”寫進深圳法規(guī)[N];南方日報;2008年

10 勞動關系領域資深專家 宜冰 樂水;集體談判:中國勞資矛盾化解之道[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陽帆;西方國家公共部門集體談判制度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肖渭川;論我國集體談判結構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3 王浩東;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4 葉登宇;文化視角下的集體談判特點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5 鄭娟;基于馬克思工資理論完善我國工資集體談判制度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6 劉欣悅;我國集體談判結構的法律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年

7 陳靜巖;論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的完善[D];河北大學;2017年

8 王琴;論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馮娟;非國有企業(yè)集體談判制度的形成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10 王鵲林;南非集體談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25877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25877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699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