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區(qū)域城市發(fā)展對能源消耗的影響研究
本文選題:城市能耗 + 城市規(guī)模。 參考:《重慶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能源是城市經濟發(fā)展的基礎資源,人類對能源的需求,是由生產與生活能源共同構成。城市通過城市規(guī)模的擴張、結構、產業(yè)的改變而影響人們生產與生活的方式,進而影響了城市的能源消耗。本文對城市發(fā)展進行了綜合評價,并以此為基礎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城市規(guī)模、城市結構、城市產業(yè)對能源消耗的影響,針對區(qū)域城市發(fā)展的差異為城市的節(jié)能規(guī)劃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經研究,一方面城市發(fā)展的不同特征對能源消耗的影響不同:城市規(guī)模的擴大會促使能源消耗增長。城市空間結構對能源消耗的影響較為復雜,城市緊湊度越高,城市發(fā)展引致的能源消耗的增長越低。但當城市密度過大時,城市會因為城市交通效率降低而導致城市能耗的增加。此外,城市的產業(yè)集聚度對降低城市的能耗增長具有積極的作用,產業(yè)集聚度越高,對降低城市能耗作用越明顯。另一方面,由于區(qū)域間城市發(fā)展的差異,我國東、中、西部城市的規(guī)模、結構、產業(yè)集聚度所引致的城市能源消耗增長率完全不同。因此,東部城市應繼續(xù)發(fā)揮產業(yè)集聚效應和技術優(yōu)勢,并大力提高城市交通運行效率;中部城市應加快產業(yè)結構調整和升級,加強城市用地的合理規(guī)劃;西部城市則應提高城市密度,改善大而散的城市結構。最后,走節(jié)能城市發(fā)展道路,我國相關政策規(guī)劃需考慮城市本身發(fā)展特征與區(qū)域間城市的差異,發(fā)展合理、適度、符合當地稟賦的城市規(guī)模、城市結構和城市產業(yè)。
[Abstract]:Energy is the basic resource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ity affects the way people produce and live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city scale, the change of structure and industry, and the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cit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urban scale, urban structure and urban industry on energy consumption by using fixed effect model.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urban develop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urban energy conservation planning. On the one hand,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energy consumption: the expansion of urban scale will promote the growth of energy consumption. The influence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n energy consumption is more complex. The higher the urban compactness, the lower the growth of energy consumption caused by urban development. However, when the density of cities is too high,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ities will increase due to the decrease of urban traffic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ci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growth of the city. The higher th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s, the more obvious it is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city.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urban development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the growth rate of urban energy consumption caused by the scale,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onvergence degree of cities in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of China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Therefore, the eastern cities should continue to play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vigorous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rban traffic, the central cities should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rational planning of urban land; The western cities should increase the density of cities and improve the large and scattered urban structure. Finally, taking the road of energy-saving city development, the relevant policy planning of our country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itself and the cities between regions, develop reasonably, moderately and accord with the local endowment of the city scale, urban structure and urban industry.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99.23;F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堵塞預防與能源消耗優(yōu)化[J];中國給水排水;2010年14期
2 李明松;應用新技術新材料促節(jié)能降耗[J];兵工自動化;1991年01期
3 李克明;分層次核定能源消耗值得推廣[J];交通財會;1991年10期
4 ;工業(yè)交通部門重點企業(yè)主要產品(工作量)能源消耗主要指標(1990年1—11月)[J];中國能源;1991年02期
5 李斌;優(yōu)化能源消耗的新系統(tǒng)[J];管理科學文摘;1995年06期
6 張敏;衛(wèi)承熙;程玉萍;;降低企業(yè)能源消耗措施淺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3年21期
7 王萍;世界能源消耗驚人增長[J];國外科技動態(tài);1998年08期
8 ;我國煤炭能源消耗將趨緊[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技術;2003年03期
9 丁建軍;朱霞;孫益賢;;基于委托——代理的能源消耗稅定價機制研究[J];價格月刊;2007年01期
10 趙繼杰;楊廷鋒;張允鋒;;云南省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7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連霞;范偉;;對標挖潛,降低能源消耗[A];2011年全國冶金安全環(huán)保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2 謝健宏;;加快經濟發(fā)展與降低能源消耗有關問題研究[A];福建省科協(xié)第七屆學術年會能源分會?痆C];2007年
3 魏艷旭;孫根年;李靜;;基于技術進步的中國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前后兩個30年的比較[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學森;張利強;;實施科技和管理創(chuàng)新,降低建筑能源消耗[A];科技支撐 科學發(fā)展——2009年促進中部崛起專家論壇暨第五屆湖北科技論壇文集[C];2009年
5 孫廣生;向濤;黃yN;楊先明;;效率提高、產出增長與能源消耗——基于工業(yè)行業(yè)的比較分析[A];經濟學(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6 魏建新;周章華;;強化能源消耗對標 降低企業(yè)能源消耗[A];2004全國能源與熱工學術年會論文集(2)[C];2004年
7 劉浩;宋陽;;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環(huán)境壓力評價方法探討[A];2012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2年?ㄒ唬C];2013年
8 樹友林;王懷民;;地區(qū)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比較研究[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中)[C];2007年
9 黃相農;;開展節(jié)能咨詢 降低能源消耗[A];循環(huán)經濟理論與實踐——長三角循環(huán)經濟論壇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10 吳婧;;福建地區(qū)居民生活能源消耗狀況與改善途徑[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10年學術年會資料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會麗;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耗[N];中國煤炭報;2013年
2 ;綠色建筑“能源消耗”向“能源再生”轉化[N];中國建設報;2013年
3 宗河;沖動消費 將導致更多能源消耗[N];聯(lián)合日報;2007年
4 張金榮;安塞縣開展能源消耗調查[N];延安日報;2007年
5 于思邋記者 趙曉強;部分企業(yè)能源消耗下降[N];錦州日報;2008年
6 記者 呂游;以最小能源消耗創(chuàng)造出最大產值[N];黑河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王夕;能源消耗中美誰高?[N];北京科技報;2010年
8 邱林;中美能源消耗差距大在哪里[N];中華工商時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胡菊芹 見習記者 孫瑩瑩;當民生難題碰到能源消耗天花板[N];中國電力報;2013年
10 早報記者 姜麗鈞;上海能源消耗遠超紐約東京[N];東方早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肖濤;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2 徐廣印;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統(tǒng)分析及運行調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林錫動;環(huán)境導向與建筑開發(fā)規(guī)劃管理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婧;基于低碳條件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及運營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王震;陜西省民用建筑能源消耗影響因素與預測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3 幸晴晴;資源型城市能耗變動因素分解及差異分析[D];南京財經大學;2015年
4 林媛媛;產業(yè)結構變動對遼寧省能源消耗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5 解晉;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二氧化碳減排與中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D];重慶大學;2015年
6 廖冰雅;我國區(qū)域城市發(fā)展對能源消耗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7 羅璇;我國能源消耗的時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湖南大學;2012年
8 劉潤生;能源消耗與產業(yè)結構變遷[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祝曉慶;城市化進程中的能源消耗響應機制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10 張少偉;居民消費結構變動對能源消耗的影響[D];浙江工商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89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08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