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儲備的風險管理研究
本文選題:城市土地儲備 + 風險管理 ; 參考:《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城市土地儲備工作是當今中國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個熱點和難點。我國第一家城市土地儲備機構(gòu)(上海發(fā)展中心)于1996年在上海成立,城市土地儲備在中國已有超過15年的發(fā)展歷程。然而,受制于傳統(tǒng)計劃經(jīng)濟體制的影響和市場化改革進程的不充分,以及城市管理中涉及土地方面的制度和政策的諸多不完善,我國城市土地儲備從產(chǎn)生伊始就帶有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因素,各地城市土地儲備在運作過程中也是有很多不規(guī)范不合理之處。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不成熟和不規(guī)范使城市土地儲備實踐普遍存在和面臨著復雜多樣的風險因素和風險事項,而這些風險因素和風險事項常常給城市帶來本可以減少和防范的可觀損失,從而危及到城市土地市場的有序調(diào)控和城市土地持續(xù)利用的健康發(fā)展等關(guān)鍵目標。在此背景下,本論文在分析這些風險的種類和產(chǎn)生原因的基礎上,結(jié)合案例地區(qū)開展城市土地儲備的風險管理研究。論文將成熟的風險管理方法引入到城市土地儲備的風險管理中,首先定性地識別了城市土地儲備運行過程中面臨的具體風險,然后結(jié)合案例地區(qū)將識別出的主要城市土地儲備風險進行科學的量化評估,最后結(jié)合案例地區(qū)實際從風險應對的角度提出了改進城市土地儲備工作的的建議和措施。由此,通過研究為各地政府管控城市土地儲備風險、改善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等提供依據(jù)和思路。
[Abstract]:Urban land reserve is a ho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land management in China. The first urban land reserve institution (Shanghai Development Center) was established in Shanghai in 1996. Urban land reserve has been developing in China for more than 15 years.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y system and the inadequacy of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process, as well as the imperfections of the land related systems and policies in urban management, The urban land reserve of our country has many immature and imperfect factors from the beginning, and there are many unreasonable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of the urban land reserve. The immaturity and non-standard of urban land reserve system make the practice of urban land reserve universal and face a variety of complex risk factors and risk events. These risk factors and risk events often bring considerable losses that could be reduced and prevented, thus endangering the key goals of orderly regulation of urban land marke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 us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ypes and causes of these risk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isk management of urban land reserve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ture risk management method into the risk management of urban land reserve. Firstly, the paper qualitatively identifies the specific risk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land reserve operation. Then combined with the case area to identify the main urban land reserve risk scientific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ase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management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urban land reserve work. Therefore, the research provides the basis and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s to control the risk of urban land reserve and improve the urban land reserve system.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99.2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明月,胡竹枝;關(guān)于我國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幾點認識[J];城市開發(fā);2002年07期
2 黃賢金,謝正棟,胡立兵,唐焱,陳昌春;南京市城市土地儲備經(jīng)營及其政策改革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02年09期
3 邵德華;城市土地儲備制度資金支持體系的構(gòu)建[J];中國房地產(chǎn);2002年06期
4 張鳳和;淺議城市土地儲備制度中的難點與對策[J];中國房地產(chǎn);2002年09期
5 楊繼瑞,朱仁友;建立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探討[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6 丁洪建,譚永忠,吳次芳;我國城市土地儲備制度透視[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2年10期
7 譚術(shù)魁 ,彭補拙;對我國若干城市土地儲備運作的比較[J];中國房地產(chǎn);2003年01期
8 譚術(shù)魁;城市土地儲備亟待解決的八大問題[J];中國房地產(chǎn);2003年04期
9 陳利根,郭立芳;論城市土地儲備規(guī)模[J];中國土地;2003年08期
10 李憲坡;我國現(xiàn)階段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狀況與問題[J];城市;2003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余;;土地證券化:城市土地儲備制度重要的融資渠道[A];不動產(chǎn)開發(fā)與投資和不動產(chǎn)金融——2005年海峽兩岸土地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陳建龍;張貴英;;論城市土地儲備制度及其運行模式[A];21世紀中國土地科學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國土地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陳燕;;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績效的研究——以鄂州市為例[A];節(jié)約集約用地 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C];2005年
4 姜平;;城市土地儲備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8年
5 張文新;;城市土地儲備與我國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A];中國土地資源戰(zhàn)略與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研究[C];2006年
6 王玲;;土地證券化在城市土地儲備融資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土地資源戰(zhàn)略與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研究[C];2006年
7 景麗娜;彭君;周寶同;;城市土地儲備經(jīng)營效益分析——以重慶市江津區(qū)為例[A];中國土地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新農(nóng)村建設研究[C];2008年
8 何興;;試論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法律基礎[A];樹立科學發(fā)展觀提高土地資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9 陳婧;;從制度經(jīng)濟學角度看我國城市土地制度改革[A];“科學合理用地,,推進海西建設”——福建省土地學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畢琳琳;;城市土地儲備中公共利益目標的確立[A];第十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經(jīng)濟管理與人文科學分冊)[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邵德華;城市土地儲備特性談[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3年
2 山東泰安市城建投融資管理中心 王琦;城市土地儲備制度問題與對策探討[N];泰安日報;2012年
3 吳開錢 陳麗娜;城市土地儲備制度需納入法制軌道[N];中國審計報;2007年
4 記者 陳海;討論研究城市土地儲備經(jīng)營、旅游規(guī)劃、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等事宜[N];張掖日報;2013年
5 楊繼瑞;試論土地儲備制度與城市經(jīng)營[N];經(jīng)理日報;2003年
6 李樂;富力:幾何級擴張的背后[N];中國經(jīng)營報;2006年
7 ;中資港股Top20獲獎理由[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4年
8 恩施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覃麗;淺談實施土地收儲制度面臨的困難及對策[N];恩施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鄧九平;“房冷地熱”觸動誰的神經(jīng)[N];安徽經(jīng)濟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王麗新;京滬廣深50天賣地收入1382億元 同比暴增117%[N];證券日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曉軍;城市土地儲備發(fā)展模式及實證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2 邴興國;城市土地儲備決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3 劉中平;城市土地儲備機制的構(gòu)建及其模型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虎;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運行模式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2 夏冬陽;我國城市土地儲備運行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3 齊飛;我國城市土地儲備制度不同模式比較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4 左娜;城市土地儲備規(guī)模及成本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何興;完善我國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對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閻明;城市土地儲備與運行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7 劉新芝;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績效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8 萬濱;上海城市土地儲備運行制度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9 廖飛;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郭立芳;城市土地儲備:組織結(jié)構(gòu)、規(guī)模及機制優(yōu)化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9567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95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