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淺析第2頁
本文關鍵詞:存款保險的道德風險、約束條件與制度設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三、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建議
(一)加快存款保險制度的建設步伐
由于大量具有高風險的中小金融機構及與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等原因,中國的存款保險制度研究了十年卻仍遲遲無法出臺,致使中國的金融安全網(wǎng)仍存在著嚴重缺陷。當前,我們應當利用流動性過剩、中央財力相對充裕、金融機構運行平穩(wěn)等歷史上難得的有利條件與時機,加快推進中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建設進程。另外,鑒于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尚不樂觀,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將有助于減少不確定性因素對當前經濟的影響,增強經濟決策者的信心,有利于增強公眾對金融體系的信心,有利于盡快處置現(xiàn)有的和即將產生的金融風險,并對經濟下行時所帶來的金融風險及早做好應對準備。
(二)改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強透明度
在存款保險制度下,準確、及時、充分地披露銀行的信息,擴大銀行經營的透明度,一方面為存款人的選擇銀行提供依據(jù),另一方面為銀行的經營制造壓力,鼓勵其穩(wěn)健經營。首先中國的信息披露要真實,可由存款保險公司負責檢查其所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并將視弄虛作假的程度給予相應的懲罰。其次,應該由監(jiān)管部門明文規(guī)定必須披露的信息范圍,如銀行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銀行經營中諸如合并、收購等的重大事件。此外,要明確信息披露的時限,對于每月、每季、每半年或每年所披露的常規(guī)信息要規(guī)定嚴格的時間范圍,同時規(guī)定重大事件須及時披露的時限,逾期給予懲罰。這就要求必須加快中國金融業(yè)會計標準的國際化,使會計信息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金融企業(yè)的資產負債、流動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三)存款保險體系的設計應兼顧地方利益
由美國次貸危機顯示,不僅金融體系存在著脆弱性,同樣市場投資者也是相當脆弱的。正因為如此,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可以瞬間逆轉,并迅速在信貸市場、債券市場以及各國市場間傳導,因此要充分估量制度變化所帶來的風險。
(四)存款保險制度設計要有前瞻性
在存款保險體系的設計上,我們應充分考慮中國國情、金融體系現(xiàn)狀及其未來改革需要,如在存款保險機構架構設計上,既要考慮存款保險機構市場融資等市場化運作的需要,也要兼顧存款保險管理職責的發(fā)揮而應具備的行政資源。中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即意味著對各類存款實施了顯性的有限度的存款保護。雖然現(xiàn)在建立存款保險的環(huán)境已基本成熟,但如果處理不當,將有可能造成高風險、低信譽的中小金融機構存款向穩(wěn)健的國有商業(yè)銀行和外資銀行轉移,從而會加劇現(xiàn)存的金融風險。
所以,在存款保險制度實施初期,要像實施外匯體制改革那樣進行風險預警監(jiān)測,以便盡早識別銀行財務狀況的惡化和有問題的銀行,維持金融的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葛艷.中國現(xiàn)階段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必要性[J].湘潮,2008,(8).
遲美華.對中國實行存款保險制度的思考[J].世紀橋,2006,(12).
李宏,杜熠飛.關于建立中國存款保險法律制度及利弊分析[J].金融與法,2006,(9).
錢小安.存款保險的道德風險、約束條件與制度設計[J].金融研究,2004,(8).
何利娟.存款保險制度及其在中國的構建模式設計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王敏.次貸危機啟示:中國應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N].上海證券報,2008-09-12.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本文關鍵詞:存款保險的道德風險、約束條件與制度設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05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bxjjlw/15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