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師型”背景下的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雙師型”背景下的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2年02期
投稿
“雙師型”背景下的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機制研究
【摘要】:"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是高職院校教育鏈條上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關系到學校的生存及發(fā)展,但目前"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工作普遍缺乏系統(tǒng)性和一體化的考慮和設計,很難培養(yǎng)出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針對此現(xiàn)象,探討了"雙師型"背景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機制構建及培養(yǎng)途徑。
【作者單位】:
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關鍵詞】:
【分類號】:G715.1
【正文快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1]。教師教育是教育鏈條上極其重要的初始環(huán)節(jié),只有造就一流的師資隊伍,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治學方面的主導作用,才能達到“高層次、高素質、多樣化、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2]。高職院校承擔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起著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冀靜平;鄭鵬;王炳華;;[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年S1期
2 楊金玲;張志;;[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年S1期
3 王業(yè)軍;;[J];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10期
4 鐘秉林;;[J];中國高等教育;2010年19期
5 劉志國;[J];中國高教研究;2004年11期
6 張立青;康登元;;[J];職教論壇;2010年19期
7 唐林偉,周明星;[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紹兵;;[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邢彥明;劉向前;;[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劉代友;;[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董雙波;李煥旭;;[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5 向燕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王敏;;[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7 唐英;;[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8 張士軍;夏夕美;;[J];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9 陶琳娜;;[J];大家;2010年24期
10 孫珊珊;;[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袁南輝;王雪錨;;[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6)[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鄭秀英;[D];天津大學;2010年
2 唐林偉;[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祝士明;[D];天津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超文;[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秦文;[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鄧秋萍;[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4 袁宇翔;[D];蘇州大學;2009年
5 崔少敬;[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年
6 韋佳;[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7 王運景;[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董佳男;[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9 任波;[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杜蕾;[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秉林;;[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江澤民;[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2年09期
3 池志偉;;[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陳福昌;[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3期
5 黃玉珍;;[J];江蘇高教;2007年06期
6 鐘秉林;[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7 唐德玲,宋烈俠;[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8 余群英;[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2年09期
9 史秋衡;王愛萍;;[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8年21期
10 董桂玲,唐林偉,周明星;[J];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正俊;;[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劉武軍;;[J];學習月刊;2009年16期
3 徐家云;;[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張晶;夏金星;;[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年11期
5 葛建民;蘇本知;鄭淵;;[J];中國成人教育;2009年20期
6 孫澤文;;[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9年01期
7 趙欣;劉欣;;[J];職業(yè)技術;2009年08期
8 葉敏;;[J];成人教育;2009年10期
9 張興才;;[J];沙洲職業(yè)工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0 徐榮寬;;[J];江蘇教育;2010年1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穎紅;李宇彤;;[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黃安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年
3 周明星;唐林偉;董桂玲;;[A];科學發(fā)展 和諧社會 職教創(chuàng)新——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孫廷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5 孫廷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年
6 尤慶華;;[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7 吳紹蓮;;[A];職業(yè)教育研究與實踐[C];2008年
8 苗秀方;梁顯宗;;[A];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侯鈁;陳斌;楊小燕;;[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10 孫廷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院長 王振洪;[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省政協(xié)委員 王玲;[N];友報;2007年
3 天津濱海職業(yè)學院 竇愛玲;[N];天津教育報;2010年
4 記者 吳淑媛;[N];天津教育報;2008年
5 記者 陳敏 通訊員 汪鶴飛;[N];寧波日報;2006年
6 記者 郭熠;[N];濱海時報;2010年
7 記者 郭熠;[N];濱海時報;2010年
8 記者 郭熠;[N];濱海時報;2010年
9 記者 郭熠;[N];濱海時報;2010年
10 記者 郭熠;[N];濱海時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葉小明;[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2 賀文瑾;[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青霞;[D];廈門大學;2009年
4 祝士明;[D];天津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俊英;[D];西安理工大學;2010年
2 袁秀瑜;[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馬桂霞;[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武俊梅;[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蔡滔;[D];中南大學;2010年
6 胡會來;[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鄭之左;[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8 李翠華;[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曉虹;[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曹佳玲;[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雙師型”背景下的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5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