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高職院校通識教育的價值、困境及實現(xiàn)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1-12-12 04:48
通識教育與新時代高職人才培養(yǎng)在目標內涵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價值耦合與精神相契,但與普通高校通識教育相比,高職院校推行通識教育還剛剛起步,存在理念、制度、課程、教學等方面障礙。開展合乎新時代高職特色的通識教育應理念踐行,體制破題,名校協(xié)同,加快通識教育"進度";通過課程推進,名師塑課,"三教"改革,提升通識課堂"效度";通過通識轉型,翻轉課堂,自主學習,深化通識育人"精度";通過環(huán)境優(yōu)置,價值引領,濃郁文化,保持通識育人"溫度"。
【文章來源】:黑龍江高教研究. 2020,38(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通識教育的價值
(一)通識教育切合高職教育發(fā)展的新時代特質,符合以人為本發(fā)展理念
(二)通識教育回應了高職院!巴耆恕迸囵B(yǎng)的新時代訴求,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和我國教育方針
(三)通識教育延展了高職教育的新時代內涵,是高職教育發(fā)展的內在需要
二、高職院校推行通識教育的困境
(一)理念與實踐之偏:成人還是成才
(二)制度之虛:頂層設計浮流于紙
(三)課程之限:專業(yè)與通識的隔膜
(四)教學之困:師資的弱勢與學生的短視
三、高職院校通識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
(一)理念踐行,體制破題,名校協(xié)同,加快通識教育“進度”
1.借鑒世界通識教育寶貴的理論資源和我國普通高校通識教育實踐的范性價值
2.做好頂層設計
3.名校協(xié)同,加快通識教育的工作進展,構建立體協(xié)同的高職通識教育共享平臺
(二)課程推進,名師塑課,“三教”改革,提升通識課堂“效度”
(三)通識轉型,翻轉課堂,自主學習,深化通識育人“精度”
(四)環(huán)境優(yōu)置,價值引領,濃郁文化,保持通識育人“溫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通識教育與藝術人才培養(yǎng)——兼論中國美術學院會通精神的理念與實踐[J]. 胡鐘華. 藝術教育. 2019(08)
[2]新時代中國特色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內涵與發(fā)展路徑[J]. 周建松,陳正江. 中國高教研究. 2019(04)
[3]“適合的教育”:新時代高職教育的價值取向[J]. 檀祝平,孫杏林,胡彩霞. 教育與職業(yè). 2018(09)
[4]自由教育、職業(yè)教育與通識教育——西方高等教育思潮譜系溯源[J]. 李海萍,上官劍. 教育研究. 2017(09)
[5]通識教育:真諦、問題與方法[J]. 倪勝利. 教育研究. 2011(09)
[6]高等職業(yè)院校落實通識教育的路徑思考[J]. 禹利萍,岳志強. 教育與職業(yè). 2010(29)
本文編號:3536034
【文章來源】:黑龍江高教研究. 2020,38(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通識教育的價值
(一)通識教育切合高職教育發(fā)展的新時代特質,符合以人為本發(fā)展理念
(二)通識教育回應了高職院!巴耆恕迸囵B(yǎng)的新時代訴求,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和我國教育方針
(三)通識教育延展了高職教育的新時代內涵,是高職教育發(fā)展的內在需要
二、高職院校推行通識教育的困境
(一)理念與實踐之偏:成人還是成才
(二)制度之虛:頂層設計浮流于紙
(三)課程之限:專業(yè)與通識的隔膜
(四)教學之困:師資的弱勢與學生的短視
三、高職院校通識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
(一)理念踐行,體制破題,名校協(xié)同,加快通識教育“進度”
1.借鑒世界通識教育寶貴的理論資源和我國普通高校通識教育實踐的范性價值
2.做好頂層設計
3.名校協(xié)同,加快通識教育的工作進展,構建立體協(xié)同的高職通識教育共享平臺
(二)課程推進,名師塑課,“三教”改革,提升通識課堂“效度”
(三)通識轉型,翻轉課堂,自主學習,深化通識育人“精度”
(四)環(huán)境優(yōu)置,價值引領,濃郁文化,保持通識育人“溫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通識教育與藝術人才培養(yǎng)——兼論中國美術學院會通精神的理念與實踐[J]. 胡鐘華. 藝術教育. 2019(08)
[2]新時代中國特色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內涵與發(fā)展路徑[J]. 周建松,陳正江. 中國高教研究. 2019(04)
[3]“適合的教育”:新時代高職教育的價值取向[J]. 檀祝平,孫杏林,胡彩霞. 教育與職業(yè). 2018(09)
[4]自由教育、職業(yè)教育與通識教育——西方高等教育思潮譜系溯源[J]. 李海萍,上官劍. 教育研究. 2017(09)
[5]通識教育:真諦、問題與方法[J]. 倪勝利. 教育研究. 2011(09)
[6]高等職業(yè)院校落實通識教育的路徑思考[J]. 禹利萍,岳志強. 教育與職業(yè). 2010(29)
本文編號:3536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5360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