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選擇
本文選題:職業(yè)教育 + 跨界屬性 ; 參考:《教育與職業(yè)》2015年06期
【摘要】:"政府主導"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政府職能錯位、參與辦學的主體不協(xié)調以及校企雙方利益保障機制缺失的弊端,遮蔽了學校與企業(yè)的主體性,形成缺乏效益的象征性合作。應該以"跨界思維"或"綜合思維"的思路在職業(yè)教育中構建新穎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以學校為主體的政府、學校、行業(yè)與企業(yè)聯(lián)動模式;以學校為主導、企業(yè)為主體的校企共同體模式;企業(yè)與學校辦學的一體化模式;集團化的多元主體共建模式。
[Abstract]:The "government-led"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has the malposi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the disharmony of the main bodies involved in running schools and the absence of the mechanism of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both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which obscures the subjectivity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forms the symbolic cooperation of lack of benefi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 new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ideas of "cross-border thinking" or "comprehensive thinking", such as the linkage mode of government, school,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with the school as the main body, and the school as the leading mode. The enterprise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mmunity mode, the enterprise and the school running an integrated mode, the group of multiple subjects co-construction model.
【作者單位】: 凱里學院旅游學院;
【基金】:2010年凱里學院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民貧困代際傳遞研究——以雷山縣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1047,項目主持人:李茂林)
【分類號】:G7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周麗華,李守福;企業(yè)自主與國家調控——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的社會文化及制度基礎解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李潔;朱佩楓;熊季霞;;江蘇省產學研合作政策體系現(xiàn)狀及政策創(chuàng)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7期
3 徐平利;;教育性還是訓練性:職業(yè)教育的哲學思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1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月琴;;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模式探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2 鄧純余;;高職院校學生技術倫理教育探析[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3 高菁;;簡論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安小風;王雅蕾;朱光福;;對在高職改革中引入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模式的思考[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張麗娟;王美萍;;高職“高”在何處——兼論高職與中職的區(qū)別[J];成人教育;2009年04期
6 夏魯惠;;外國高等教育區(qū)域化發(fā)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7 張世華;;對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的認識與啟示[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9期
8 林震;莫秋樹;;借鑒德國雙元制模式探索我國職教新路[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年24期
9 牛正攀;;借鑒“雙元制”模式培養(yǎng)編輯出版人才[J];東南傳播;2012年08期
10 趙娜;張競乾;王坤;;畜牧獸醫(yī)專業(yè)雙元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析——以河北農業(yè)大學“正大班”為例[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2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延平;職業(yè)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唐智彬;農村職業(yè)教育辦學模式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陳鵬;澄明與借鑒[D];天津大學;2012年
4 閆智勇;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目標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5 江奇;德國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機制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宇東;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羅敏;家具產業(yè)技術工人教育課程開發(fā)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3 董玲;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陳遠遠;我國免費中等職業(yè)教育政策探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劉曄;我國農民培訓工程績效改進的經濟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6 任愛珍;中外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之比較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7 李艷玲;我國借鑒“雙元制”模式的實踐與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8 王淑珍;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文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魏世亮;高等職業(yè)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聶星;企業(yè)主導:職業(yè)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周明星;唐林偉;;職業(yè)教育學科論初探[J];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2 趙丹萍;;廣東省部產學研合作與區(qū)域創(chuàng)新體系的建設[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2期
3 朱德生;哲學是對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種反思[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1999年06期
4 宋健;陳士俊;;國外產學研政策的經驗及啟示[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8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范英俊;政府引導產學研合作對策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楊曉麗;廈門市產學研合作模式與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填;;城市社區(qū)校企合作模式淺議[J];中國培訓;2008年08期
2 賀修炎;;構建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的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33期
3 趙彥普;;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01期
4 張會元;;初探校企合作模式與校企合作正常運行的有效措施[J];今日科苑;2008年16期
5 孫菲;;高職院校與企業(yè)共建多方共贏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 安雪晶;;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許士群;張國志;;校企合作模式與運行機制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yè)時空;2009年06期
8 戴涵莘;陶亦亦;張芬;薛銘;;基于民營經濟的聯(lián)盟型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09年14期
9 鐘彬杉;;“校中廠”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韓瑜;;郵電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促進策略探索——以安徽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小萍;;校企合作模式與“八共”的實施與研究[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C];2013年
2 樊明;;校企合作模式下課程整合的探討與實踐[A];2010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孟俊仙;付敬平;孫鳳花;;以就業(yè)為導向,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研究[A];2010北京高教學會高職研究會學術年會“金商祺”杯優(yōu)秀論文專輯[C];2010年
4 楊國強;陳淵;;論職業(yè)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3年
5 林培勇;;職業(yè)院校校企、校校、政校三位一體創(chuàng)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探究[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3年
6 楊聚慶;姬生;;高職教育集團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A];2011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7 王正功;胡振東;;校企合作模式初探[A];中國農學會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四屆二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張振山;只海平;張能云;;探索多樣化校企合作模式,促進職業(yè)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A];2012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9 孫偉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培養(yǎng)優(yōu)秀技能人才[A];科學發(fā)展 和諧社會 職教創(chuàng)新——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李春芳;涂舜;傅劍輝;;中山市技師學院校企合作模式實踐、創(chuàng)新與探索[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朱衛(wèi)民 通訊員 朱建軍;黃岡職院創(chuàng)新校企合作模式[N];黃岡日報;2009年
2 徐筱明;校企合作模式多 多方受益促和諧[N];中國建設報;2011年
3 記者 閻紅;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N];大連日報;2010年
4 李文峰 通訊員 蔡滔;株洲職院改革校企合作模式[N];湖南日報;2007年
5 陳宇 李志勇 邵勇;創(chuàng)新校企合作模式 實現(xiàn)職業(yè)學?缭桨l(fā)展[N];中國教育報;2014年
6 武夢亞邋馮峰;蘇州開創(chuàng)校企合作新模式[N];江蘇經濟報;2007年
7 北京商報記者 李立勛 實習記者 趙娜;人才分類標準叩問校企合作模式[N];北京商報;2013年
8 海南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方天海;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旅行社管理與實務課程的特色建設[N];山西青年報;2013年
9 浙江醫(yī)藥高等?茖W校副校長 金輝;探索多元化校企深度合作模式[N];寧波日報;2008年
10 黃思敏 李翔;老樹開出新花來[N];韶關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冠群;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理論與實踐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高宏梅;基于雙贏文化視角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章怡;校企合作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4 趙娟;高職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培養(yǎng)機制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3年
5 李海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6 王珍敏;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7 王紅軍;我國研究型大學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8 王沐智;基于供應鏈思想的“四位一體”濰坊職業(yè)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9 林慧英;“前校后廠”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證研究[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3年
10 薛寧;旅游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0550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055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