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中心”到“國家立場”:20世紀50年代兒童觀的重塑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07:09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的兒童觀經(jīng)歷了由"兒童中心"向"國家立場"的轉(zhuǎn)型。總體上,新中國的兒童觀重塑以"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為主體方向;實際完成過程貫穿整個20世紀50年代,與過渡時期總路線的醞釀和提出、整風運動到反右派斗爭的開展,及"大躍進"運動的進行密切關(guān)聯(lián)。新中國兒童觀的重塑,由多方面的"破"與"立"共同完成:以批判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為中心的兒童教育理念的破舊立新,實現(xiàn)了國家理念的明確"定位";以張樂平筆下的三毛由"舊時代的小癟三"到"新中國的好兒童"的轉(zhuǎn)型歷程為代表,新中國兒童文藝工作者完成了輿論宣傳方面的"跟進"。作為過渡時期的20世紀50年代,對由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在兒童教育和文學領域已形成風尚的"兒童中心觀"進行了靈活性改造與重置。注重兒童個體發(fā)展及個性表達的"兒童中心觀"逐漸被強調(diào)兒童的政治、階級共性的"國家立場"所取代;新的兒童觀所形塑的符合新中國意識形態(tài)要求的新兒童,也逐漸呈現(xiàn)出政治化、成人化的傾向。
【文章來源】:史林.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 兒童教育理念的破舊立新
二 “理想的兒童”形象重塑
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中國70年兒童觀的歷史考察與反思[J]. 陳樂樂.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3)
[2]近代以來中國兒童觀的政治因素及嬗變歷程[J]. 何茜曦,孫津. 當代青年研究. 2019(02)
[3]在東/西之間“發(fā)明兒童”——論民族政治與魯迅的兒童觀[J]. 李瑋. 魯迅研究月刊. 2018(11)
[4]節(jié)日與教育:中共兒童節(jié)紀念述論(1937-1949)[J]. 李軍全.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1)
[5]從“麻雀”到“害人鳥”:五十年代中后期滅雀運動的話語邏輯[J]. 劉怡. 中共黨史研究. 2015(01)
[6]跨過1949:二十世紀中國整體研究芻議[J]. 馮筱才. 社會科學. 2012(05)
[7]20世紀中國兒童觀研究的反思[J]. 王海英.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8(02)
[8]意識形態(tài)如何俘虜流浪兒三毛——論三毛形象的轉(zhuǎn)型[J]. 顧錚. 書城. 2005(09)
[9]“從人民教育家”到“教育萬能論者”——評20世紀50年代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評價[J]. 李剛.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2005(04)
[10]“民主魂”陶行知在新中國成立后的際遇[J]. 笑蜀. 炎黃春秋. 1999(01)
碩士論文
[1]國家·社會·兒童:南京國民政府四四兒童節(jié)述評[D]. 孫霞.華中師范大學 2012
[2]“十七年”兒童文學中的“新中國兒童形象”[D]. 涂春梅.杭州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33615
【文章來源】:史林.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 兒童教育理念的破舊立新
二 “理想的兒童”形象重塑
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中國70年兒童觀的歷史考察與反思[J]. 陳樂樂.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3)
[2]近代以來中國兒童觀的政治因素及嬗變歷程[J]. 何茜曦,孫津. 當代青年研究. 2019(02)
[3]在東/西之間“發(fā)明兒童”——論民族政治與魯迅的兒童觀[J]. 李瑋. 魯迅研究月刊. 2018(11)
[4]節(jié)日與教育:中共兒童節(jié)紀念述論(1937-1949)[J]. 李軍全.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1)
[5]從“麻雀”到“害人鳥”:五十年代中后期滅雀運動的話語邏輯[J]. 劉怡. 中共黨史研究. 2015(01)
[6]跨過1949:二十世紀中國整體研究芻議[J]. 馮筱才. 社會科學. 2012(05)
[7]20世紀中國兒童觀研究的反思[J]. 王海英.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8(02)
[8]意識形態(tài)如何俘虜流浪兒三毛——論三毛形象的轉(zhuǎn)型[J]. 顧錚. 書城. 2005(09)
[9]“從人民教育家”到“教育萬能論者”——評20世紀50年代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評價[J]. 李剛.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2005(04)
[10]“民主魂”陶行知在新中國成立后的際遇[J]. 笑蜀. 炎黃春秋. 1999(01)
碩士論文
[1]國家·社會·兒童:南京國民政府四四兒童節(jié)述評[D]. 孫霞.華中師范大學 2012
[2]“十七年”兒童文學中的“新中國兒童形象”[D]. 涂春梅.杭州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33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29336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