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興趣的理論思考:概念厘清與價值分析
[Abstract]:Interest i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nterest is not abstract, but concrete, directional, oriented towards a particular thing or activity. Interests are influenc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gs, the surrounding social environment, individual needs, and individu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nd are generated in activitie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hildren's interests and cultivating them are not only the embodiment of respecting children's subjectivity, but also the transcendence of education aimed at acquiring knowledge. W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t present is that we should not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tool value of children's interest, and ignore the ontological value of children's interest, thus making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interest stay on the verbal and formal level. Only by correctly recogniz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two values of children's interest can the children's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be truly unified.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廣西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61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丁海東;;論兒童的整體性精神[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涂陽軍;;情境興趣與教育:國外興趣研究新取向[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1期
3 薛小麗;;梁啟超的“趣味教育”述評[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11期
4 何喜剛,王兆;赫爾巴特與杜威“興趣”教學思想之比較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6期
5 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J];教師之友;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洪月;;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2 張雪;;杜威的認識論對“二元論”的“克服”[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3期
3 盧幫明;《汽輪機設備與系統(tǒng)》教改的探討[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4 樊俊利;;試論鄭珍《說文逸字》的貢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陳虹;;西方現(xiàn)代童話中的成長儀式原型及文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洪樹華;;宋前文言小說中的冥婚及其文化意蘊[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趙含韞;社會互動視野中的新型師生關系[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李國慶;;從實用主義德育理論到品格教育——美國道德教育理論的演變[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單中惠;;福祿培爾游戲理論新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10 楊漢麟;李賢智;楊佳;;余家菊留英時期的教育活動與思想述評[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紹明;;教育學的話語分析轉向[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2 丁媛;張如青;湯曉龍;;論出土簡帛文獻中的病因思想[A];中國慶陽2011岐黃文化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史文獻分會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3 高春花;曹鳳月;;中國家庭中兒童虐待的原因分析——以倫理學為視角[A];“傳承人文奧運精神,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科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張立華;;實踐教學的理論基礎及其現(xiàn)實選擇[A];2010北京高教學會高職研究會學術年會“金商祺”杯優(yōu)秀論文專輯[C];2010年
5 段會冬;;從農村城鎮(zhèn)化看農村教育的目標定位問題[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我讀《民主主義與教育》[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龍佳解;蔣曉東;歐庭高;;論杜威的科學劃界觀[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單中惠;;趙祥麟與外國教育史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9 褚洪啟;;杜威的教育目的淺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方曉東;;試論杜威的兒童發(fā)展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郝進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戰(zhàn)略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田慶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6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7 王佩環(huán);景觀概念設計中審美重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9 薄振杰;中國高校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二玲;圖畫故事書翻譯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吳迪;試論情境型試卷——高考語文試卷的實用性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于海霞;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德育主體間矛盾的消解[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呂云濤;學校教育中不當懲罰問題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滿玉;沈陽市沈河區(qū)初中生命教育現(xiàn)狀調查和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丹璐;中學德育活動課程實施的現(xiàn)狀及對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羅珍資;基于生態(tài)學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9 曲盛男;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探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張福英;黑龍江省青少年道德認知發(fā)展及德育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章凱;興趣與學習:一個正在復興的研究領域[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年01期
2 邊霞;論兒童文化的基本特征[J];學前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蘭生;21世紀初上海幼兒家庭教育的矛盾及化解[J];學前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2 張霞,呂向宇;通過大帶小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J];學前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張永紅;淺析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4 蘭志鵑;在動態(tài)中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J];中國機關后勤;2001年10期
5 彭衛(wèi)群;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J];中國機關后勤;2001年12期
6 劉勝林;試論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特征及其教育[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7 周云,竇曉娟,陳淑萍,姚婧;以美育人 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J];學前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8 袁愛玲;對幼兒特征、需要、角色的再認識[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9 薩日朗;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S1期
10 朱艷華;對中大班幼兒在美工區(qū)活動的觀察與指導[J];太原科技;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金花;;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意識[A];吉林省第二屆中小學教師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選獲獎論文匯編(特等獎)[C];2011年
2 于雪蓮;;以幼兒的發(fā)展為本[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3 高翠;;淺談幼兒探究活動的組織和指導[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陳琦;;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的時機及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5 李敏;;教師在幼兒探索學習軟件過程中的角色與教師的指導[A];吉林省第二屆中小學教師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選獲獎論文匯編(特等獎)[C];2011年
6 江文娟;;淺談提高幼兒學習思維的方法[A];第五屆中國智慧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思維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13年
7 唐潔;;區(qū)域活動中教師的作用[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8 王淑萍;;幼兒活動中的環(huán)境教育[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9 高翠;;淺談幼兒探究活動的組織和指導[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10 楊淵;樊海燕;;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探索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斜塘中心幼兒園 郁春芳;如何為幼兒提供區(qū)域活動材料[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2 李俊華;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N];甘肅日報;2005年
3 揚州市機關第三幼兒園綠揚分園 朱靜;幼兒晨間活動器械多樣化使用的探索[N];江蘇教育報;2012年
4 ;幼兒安全是園長的“天”[N];中國教育報;2012年
5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開元小學幼兒園 張迪;培養(yǎng)自護能力增強幼兒安全“免疫力”[N];中國教育報;2013年
6 王國平 河南省民辦教育協(xié)會學前教育工作委員會理事長;讓區(qū)角屬于幼兒[N];中國教師報;2013年
7 庫爾勒市第三幼兒園 許蕊;如何讓孩子愛交往、會交往[N];巴音郭楞日報;2007年
8 連云港市連云區(qū)幼教中心 顏敏;請慎重運用表揚[N];江蘇教育報;2008年
9 山東省臨邑縣恒源中心幼兒園 王志花;設計符合幼兒特點的活動區(qū)[N];中國教育報;2011年
10 宿遷市教育局教研室 李金梅;讓幼兒在開放的活動中自主成長[N];江蘇教育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兒的倫理視界[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武雪蓮;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肥胖預防控制的運動與膳食干預模式構建[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3 葉小紅;幼兒自控能力發(fā)展與培養(yǎng)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余珍有;教師的交際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江洋;幼兒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預期性、發(fā)展性及差異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6 劉云艷;幼兒好奇心發(fā)展與教育促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胡克祖;3~6歲幼兒好奇心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麗;4-6歲幼兒同伴嬉戲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陸麗華;幼兒體驗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3 吳育紅;混齡區(qū)域活動中幼兒異齡交往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高志娟;3-6歲幼兒違規(guī)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萍;混齡班幼兒的交友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6 李承;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提問行為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7 丁鳳麗;教師的幼兒評價話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8 張麗;幼兒同伴沖突與父母的關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9 劉闖;3~6歲幼兒自我延遲滿足能力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10 魏中杰;幼兒合作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314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243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