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課程標準的實現(xiàn)與超越——《美國學前教育課程標準的實踐與思考》評略
本文選題:課程標準 切入點:入學準備 出處:《當代教育論壇》2016年02期
【摘要】:正為了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與公平,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美發(fā)達國家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教育標準化運動,對世界各國學校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隨著腦科學、學前教育投入效益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學前教育階段對個人終身發(fā)展的重要意義,為推進幼兒入學準備水平和學前教育質量,學前教育標準化運動也應運而生。盡管英美等國提出學前教育課程標準伊始,標準化與發(fā)展適應性教學之間存在的矛盾就激發(fā)了廣泛討論,"教育以社會為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fairness, since 1980s the Anglo American countries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standards movement with vigour and vitality in the stage of basic education,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orld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many countries. The school with the brain science, the research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vestment benefit further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age of individual lifelong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children's school readiness,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standards movement has emerged. Although 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put forwar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standar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tandardization and adaptability of teaching will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extensive discussion, "education to society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分類號】:G619.71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凡哲;關于國家數(shù)學課程標準研制工作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0年02期
2 劉志國;對《關于我國數(shù)學課程標準研制的初步設想》的幾點認識與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00年02期
3 陳靜安,孫敏;對《關于我國數(shù)學課程標準研制的初步設想》的認識與思考[J];曲靖師專學報;2000年06期
4 任長松;關于課程標準的研究[J];山東教育科研;2001年05期
5 黃翔;對國家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聯(lián)系與綜合”目標的認識[J];學科教育;2001年01期
6 胥永華;“課程標準”內涵的變化及其對教育改革的影響[J];教育導刊;2001年13期
7 ;書訊[J];山東教育科研;2002年11期
8 金花;對《中國少數(shù)民族中小學漢語課程標準》的學習與思考[J];中國民族教育;2002年02期
9 趙曉曉;新課程標準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10 梁特猷;對《國家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簡析[J];黑龍江珠算;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志紅;王穎;亢鐵梅;;以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為參照淺談農村教師素質的提高和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2 鄧軍;張平;;在化學教學中應用新課程標準的幾點思考[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4年
3 陳瑛;;找準位置,明確方向——學習《英語課程標準》體會點滴[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邵復成;曾香;;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A];濟寧市技術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論文選編[C];2005年
5 姚莉;;使用新教材 實踐新理念[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6 葉勇軍;;運用課程、教學、評價理論對現(xiàn)今我國新課程標準與課程改革的分析[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藺勇利;;淺談實施新課程標準教學教師應具備的能力[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8 王占坤;;新課程標準下浙江省中學田徑教學現(xiàn)狀分析研究[A];第十八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8年
9 胡洪羽;彭蜀晉;;從3-6年級《科學》課程標準窺探課程改革取向[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蔣新國;王秉彝;李實;周麗紅;肖海婷;;廣東省高中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后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建平;新課程標準:讀你的感覺像春天[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李建平;新課程標準:權威有說法[N];中國教育報;2001年
3 臧鐵軍;落實課程標準與會考的價值[N];中國教育報;2002年
4 高子陽;對語文課程標準的思考(上)[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5 臧鐵軍(作者系國家督學、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落實課程標準與會考的價值[N];江西日報;2005年
6 駐京記者 何連弟;權威評說新課程標準[N];文匯報;2001年
7 首席記者 劉長軍;落實課程標準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N];盤錦日報;2007年
8 記者 劉文新;重慶出臺高中新課程標準[N];中國消費者報;2010年
9 記者 李建平;課程標準研制工作取得新進展[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李建平 趙小雅;義務教育18科課程標準全面修訂[N];中國教育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柯森;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及其實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鋒;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汪賢澤;基于課程標準的學業(yè)成就評價程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075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1707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