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本文選題:幼兒教育 切入點:科學探究活動 出處:《中國教育學刊》2012年S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教師應(yīng)引導幼兒開展形式多樣的探索活動。但在當前幼兒園科學教育中,許多教師對如何引導幼兒探索仍然感到茫然,不知如何下手。那么,教師應(yīng)當如何引導呢?一、創(chuàng)設(shè)寬松的環(huán)境,關(guān)注幼兒的興趣點,引導幼兒親歷探究過程建立在幼兒興趣點與關(guān)注點上的引導,才能將科學探究活動步步深入,最終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大班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風"中,筆者針對幼兒玩風車的興趣,提出"你們是怎樣玩的?它們?yōu)槭裁磿⻊?"的問題,設(shè)計了"風在哪里?你是怎樣感覺到的"的科學探究活動,由此引發(fā)了幼兒新一輪的探究。
[Abstract]:In 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guide children to carry out various kinds of exploration activities. However, in the current 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 many teachers still feel at a loss about how to guide young children to explore, and do not know how to start. How should teachers guide them? First, creating a relaxed environmen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 points of young children, and guiding children to experience the inquiry process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the points of interest and concern of young children, in order to deepen the scientific inquiry activities step by step, and finally achieve good results. For example, In the big class science activity "the various wind", the author aimed at the child to play the windmill interest, proposed "how do you play?" Why do they move? The question was designed "where is the wind?" How do you feel about "scientific inquiry", thus triggering a new round of inquiry for young children.
【作者單位】: 山西省長治縣欣欣幼兒園;
【分類號】:G613.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莉;;在美術(shù)材料操作中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力和創(chuàng)造力[J];絲綢之路;2010年06期
2 魏紅;;淺談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12期
3 李槐青;在活動中應(yīng)重視幼兒創(chuàng)新潛能的開發(fā)與培養(yǎng)[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7期
4 孟倩;;讓我們一起飛——淺談幼兒繪畫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及注意[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7年34期
5 杜惠潔;彈性培養(yǎng)——幼兒教育的新策略[J];教育科學;1990年03期
6 孫毓?jié)?新加坡重視發(fā)揮社會組織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J];幼兒教育;1993年05期
7 田友誼;從“講解”到“對話” 從“儲蓄”到“解放”——弗萊雷“解放教育理論”對幼兒教育的啟示[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5年10期
8 梁惠蘭;;色彩教學與幼兒審美素質(zhì)培養(yǎng)[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9年12期
9 王春燕;從“講解”到“對話”,從“儲蓄”到“解放”——弗萊雷解放教育觀對幼兒教育的啟示[J];幼兒教育;2003年02期
10 張蓓紅;幼兒園墻飾設(shè)計的探索[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4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嚴蕾;;在實驗中提升自我 在課題研究中快樂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2 傅金芝;周文;;《中國兒童發(fā)展量表(3-6歲)》在幼兒教育實驗中的應(yīng)用[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3 劉正書;李敏;;引創(chuàng) 啟創(chuàng) 持創(chuàng)——論如何讓美術(shù)活動為幼兒插上創(chuàng)新的翅膀[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張紅巖;張軍輝;張新明;;兒童媒介與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構(gòu)建[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7):媒介素養(yǎng)與公民素養(yǎng)論文集[C];2007年
5 劉傳德;;夸美紐斯及其《母育學!穂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春苗;;寧為安全操碎心,不讓意外傷孩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7 朱鳳玲;;如何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8 孫月芳;;淺談啟動和諧的師幼互動應(yīng)注意的幾個問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9 黨文霞;;如何在美術(shù)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10 陳菲;;幼兒認字教學測驗評估報告[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yīng)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曉霞;拓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途徑[N];秦皇島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劉晶晶;上海幼兒“EMBA”到底有多少含金量[N];中國商報;2006年
3 董平;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素質(zhì)[N];白銀日報;2006年
4 ;“虛度光陰”有益孩子創(chuàng)造力[N];科技日報;2008年
5 黎修彥;幼兒教育中要做到“五不”[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6 記者 黃元章;市機關(guān)幼兒園新園正式動工[N];閩東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趙小雅;教師成為制約幼兒教育發(fā)展的瓶頸[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商南縣幼兒園 盛艷;淺議幼兒教育方法[N];商洛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鮮曉荻;孩子應(yīng)該有一個怎樣的童年時光[N];貴陽日報;2009年
10 譚旭東;朗讀是幼兒教育的核心[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野;多元文化與幼兒教育——澳門幼兒課程發(fā)展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陳惠虹;論蒙臺梭利體系之感覺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薛玉品;個人創(chuàng)新的影響因素分析[D];廈門大學;2007年
4 廖瑞聰;企業(yè)新產(chǎn)品開發(fā)創(chuàng)意模式之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5 嚴仲連;在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之間[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賈宏燕;陳鶴琴教育思想的中國文化淵源與創(chuàng)新[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兒園課程設(shè)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胡楊;面向TBC環(huán)境的組織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9 周春水;問題與創(chuàng)造[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10 周泓;小學生寫作能力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琦;幼兒園男教師入職與適應(yīng)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嚴碧芳;陳鶴琴幼兒教育科研觀探尋及其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小紅;幼兒教育生命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4 包鋒;中國近代教會幼稚園及其對我國幼兒教育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5 郭巧麗;幼兒教育發(fā)展中的政府財政投入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趙華民;當代美、日、中幼兒教育法規(guī)與政策的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7 李冬梅;對小學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觀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李萬里;論中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田友誼;中小學班級環(huán)境與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曉琳;試論音樂教學中即興活動的意義及價值[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154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161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