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部編本教材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2-18 21:47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對學生閱讀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統(tǒng)一使用的部編本教材在課文后都有相應推薦閱讀篇目,名著導讀部分對課外閱讀做出了具體要求。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質(zhì)量,實現(xiàn)教材課文與課外閱讀資源的無縫銜接,是語文教育研究亟需解決的問題。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是推動課外閱讀資源向課堂教學活動轉(zhuǎn)化的有效途徑,深受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群文閱讀契合課程標準和部編本教材的理念,符合閱讀教學發(fā)展的需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語文部編本教材開始使用階段,以部編本教材為方向的群文閱讀研究相對較少。本文以初中語文部編本教材為依托,從理論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展開研究,深入探索群文閱讀的具體教學策略,以期為推動群文閱讀教學穩(wěn)步發(fā)展貢獻微薄之力。論文除緒論和結語外,正文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闡釋群文閱讀概念的內(nèi)涵及特點,說明群文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jù)。第二部分主要論述群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必要性涉及學生的思維方式、閱讀興趣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三個方面?尚行陨婕俺踔猩纳...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綜述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方法
一、群文閱讀概述
(一)群文閱讀的概念
(二)群文閱讀的特點
1.突顯集體建構性
2.強化學生主體性
(三)群文閱讀的理論依據(jù)
1.召喚結構理論
2.互文性理論
3.遷移理論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群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1.全面優(yōu)化學生思維方式的需要
2.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需要
3.更好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需要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可行性
1.能切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
2.能協(xié)調(diào)“素養(yǎng)”與“成績”的關系
3.能配合初中語文教材體系特點
三、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議題的選擇策略
1.議題的特點
2.議題的選取
(二)文本的選擇策略
1.選文的原則
2.選文的方式
(三)問題的設置策略
1.問題設置的要求
2.問題設置的方式
(四)集體建構策略
1.結構性地呈現(xiàn)群文組織
2.靈活性地使用閱讀策略
3.有效性地達成認知共識
4.系統(tǒng)性地提升寫作水平
四、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案例與分析
(一)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簡案
(二)群文閱讀教學案例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相關成果發(fā)表情況
本文編號:3745598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綜述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方法
一、群文閱讀概述
(一)群文閱讀的概念
(二)群文閱讀的特點
1.突顯集體建構性
2.強化學生主體性
(三)群文閱讀的理論依據(jù)
1.召喚結構理論
2.互文性理論
3.遷移理論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群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1.全面優(yōu)化學生思維方式的需要
2.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需要
3.更好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需要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可行性
1.能切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
2.能協(xié)調(diào)“素養(yǎng)”與“成績”的關系
3.能配合初中語文教材體系特點
三、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議題的選擇策略
1.議題的特點
2.議題的選取
(二)文本的選擇策略
1.選文的原則
2.選文的方式
(三)問題的設置策略
1.問題設置的要求
2.問題設置的方式
(四)集體建構策略
1.結構性地呈現(xiàn)群文組織
2.靈活性地使用閱讀策略
3.有效性地達成認知共識
4.系統(tǒng)性地提升寫作水平
四、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案例與分析
(一)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簡案
(二)群文閱讀教學案例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相關成果發(fā)表情況
本文編號:37455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dsp/374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