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視聽材料評價
本文選題: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切入點:教育 出處:《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01期
【摘要】:目的篩選推薦適宜的視聽材料,以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開展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向各部門征集現(xiàn)有的艾滋病健康教育VCD材料,組織專家、學生評審,就內容的科學性、針對性和信息表達形式、畫面質量、音響效果等6個方面進行評價,從中篩選出適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宣教材料。結果《良性反應》、《公益廣告及節(jié)目》、《預防艾滋病小品集》等作品較適合用于教學輔助影像材料;《預防艾滋病、保護金葫蘆》等適宜當?shù)厥褂?《預防艾滋病(科普類)》和《艾滋病離我有多近》等視聽教材內容全面,知識性、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強,但其中部分涉及敏感內容,需修改后再進入學校。部分劇集需經(jīng)拆分后單獨提取艾滋病知識向學生宣教。大學生較喜愛知識性強的科普
[Abstract]:Objective to select and recommend appropriate audiovisual materials to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on HIV / AIDS prevention in schools.Methods the existing VCD materials of AIDS health educa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departments, experts and students were organized to evaluate the content in six aspects, such as scientific, pertinence and information expression, picture quality, sound effect, etc.The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itable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arning stages were screened out from them.Results "benign reaction",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and Program", "Collection of Aids Prevention" and other works are more suitable for teaching assistant imaging materials, < AIDS prevention,The audio-visual teaching materials such as "AIDS Prevention (popular Science)" and "how close to AIDS" ar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ve,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but some of them involve sensitive content.It needs to be revised before entering the school.Part of the series needs to separate after the extraction of AIDS knowledge to the students.College students prefer popular science with strong knowledge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 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 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
【基金】:2003年國家艾滋病防治社會動員項目資助(編號:2003Ⅰ11)。
【分類號】:G47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樊尚榮;女青少年生殖健康面臨的問題[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4年15期
2 張冰,季成葉,何忠虎,星一;預防艾滋病關愛HIV感染者師資培訓效果評價[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鄭壽貴;鄭海鷗;鄭偉;黃禮蘭;王琴;;“一帶六”教育法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效果評價[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6年01期
2 鄭海鷗;鄭壽貴;鄭偉;黃禮蘭;王琴;;農(nóng)村中學生預防艾滋病教育模式設計及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年01期
3 張根華,張海蕓;常熟市部分中學教師預防艾滋病的知識與態(tài)度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5年03期
4 鄭壽貴;鄭海鷗;鄭偉;黃禮蘭;王琴;;農(nóng)村中學生艾滋病防制干預方法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6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紹慧;河北省城鄉(xiāng)結合部農(nóng)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4年
2 閆靜弋;學校預防艾滋病不同教育模式效果評價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黃春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進行性健康教育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鄭立新,朱嘉銘,田佩玲,陳勇,宋玉潔,陳詠詩;廣州外來未婚年輕女工性行為狀況及影響因素[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0年04期
2 譚永平,張立英,董兆文,方瑾,高翔;北京地區(qū)某大學學生中非婚性行為狀況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0年09期
3 尹曉玲,邱紅梅;3556例擬婚女性生殖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2年12期
4 蔡彩香,蔡王英,張建林;圍婚婦女生殖健康狀況調查[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3年02期
5 毛小恩,周惠耕;13272例婚前醫(yī)學檢查人群感染梅毒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3年02期
6 翁榮嘉,王陽光,曹長生,曹宗芳,朱敏杰;599例女性未婚青年性行為的調查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2年02期
7 孫桂蓮,王鳳霞;圍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03年05期
8 彭寧寧,羅春燕,朱蔚,高根娣,周月芳;上海市青少年危險行為現(xiàn)狀研究(一)——艾滋病及性行為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J];中國校醫(yī);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盛平;知識可能是他們唯一的自衛(wèi)手段[J];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1989年01期
2 李河,劉學真,陳杰,劉偉,梁紹伶,張延學,張孔來,孫剛,陳瑋,張志敏;長途貨運汽車司機安全性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3 陳晶琦,孫江平,王嘉;北京市中學教師預防艾滋病知識態(tài)度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0年05期
4 陳云霞;參與性教學在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2期
5 孫江平,馬迎華,陳虹,陳晶琦,宋逸,余小鳴,張冰,斯頎,籍紅;中國5省市中學生危險行為現(xiàn)狀(一)——艾滋病及性行為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3期
6 劉艷,黃群,鄭小林;湛江師范學院大學生預防艾滋病知識調查與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3期
7 李洪,朱敏,韓云濤,安云東,劉偉,趙燦林,劉斌,董一凡;云南省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介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3期
8 陳晶琦,高宇,趙德才,王嘉;北京市中學校醫(yī)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4期
9 霍建勛,楊翠英,李志剛;包頭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4期
10 段玉林,孔慶平,徐穎;昌平區(qū)大學生性病艾滋病知識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繆正秋;;認識艾滋病 預防艾滋病[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戒毒學術研討會教材、論文摘要集[C];2000年
2 王致莉;張秀花;曹喜梅;;醫(yī)護人員對艾滋病的職業(yè)防護[A];全國醫(yī)院感染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3 張永宏;吳昊;張彤;張可;趙艷;;HIV/AIDS并發(fā)貧血的臨床研究[A];第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王增惠;王健;;艾康膠囊治療艾滋病的臨床體驗(摘要)[A];第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尹熾標;張復春;唐小平;陳偉烈;陳燕清;王健;賈衛(wèi)東;;93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及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SARS研究論文集[C];2003年
6 李宏軍;;艾滋病合并腦、肺機遇性感染的影像學診斷研究[A];2003年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7 吳南屏;李丹;趙剛;P.Altermeyer;Hoxtermann Stefan;Norbert Brockmeyer;;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HIV患者體內CD44~+T細胞的變化[A];2005年浙江省醫(yī)學病毒學、醫(y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8 洪峰;張愛華;張宛筑;袁飛;胡紹源;龔寧;;貴州省教育系統(tǒng)工作人員預防艾滋病知識、關愛態(tài)度調查和培訓評價[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暨全球華人公共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高劍波;孟祥;楊學華;張巖;陳學軍;周志剛;郭華;岳松偉;趙青霞;孫燕;;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影像學表現(xiàn)[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八屆全國心胸影像學術大會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徐剛;;上海市外來務工子女初中生相關艾滋病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A];上海市預防醫(yī)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蔣巖;艾滋病與艾滋病病毒[N];健康報;2002年
2 記者何洪澤;艾滋病在迅速蔓延[N];人民日報;2002年
3 匡遠深;機會性感染和腫瘤是主要原因[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4 鮑光龍 丁鼎樂;美國擴大纈更昔洛韋適應癥[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雷;南陽市艾滋病母嬰傳播的現(xiàn)況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05年
2 王娟;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合并隱球菌性腦膜腦炎病例報告[D];武漢大學;2005年
3 孫永合;山東省既往有償供血(漿)人群HIV感染流行病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黃磊;HIV感染者胃黏膜HIV感染狀態(tài)及局部免疫功能改變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5 莫紹毅;HIV/AIDS患者的鼻咽喉臨床表現(xiàn)[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周洪;HIV感染與內分泌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1722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72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