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非言語錯誤信念任務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自閉癥兒童非言語錯誤信念任務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自閉癥兒童 智力落后兒童 心理理論 非言語錯誤信念
【摘要】:心理理論是指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tài)(如需要、信念、意圖、動機、感覺等)的認識,并由此對相應行為做出因果性的預測和解釋。國內(nèi)外心理理論研究較多關注一般兒童的心理理論能力,而對自閉癥兒童領域的心理理論的研究不夠。本研究在原有的錯誤信念任務的基礎上,對任務進行完全"非言語"改進,以意外內(nèi)容任務為主要測試內(nèi)容,將智力落后兒童作為對照組納入到實驗當中,進一步探索自閉癥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情況。研究結(jié)果表明:改編后的非言語意外內(nèi)容任務適用于自閉癥和智力落后兒童;包括低言語能力個體在內(nèi)的所有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理論能力顯著低于智力落后兒童;智力落后兒童的心理理論能力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智力落后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在換位思考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難;相對于智力落后兒童,自閉癥兒童在推測能力方面存在更大障礙。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研究所;
【關鍵詞】: 自閉癥兒童 智力落后兒童 心理理論 非言語錯誤信念
【基金】: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NCET-04-0147)的資助
【分類號】:B844.1
【正文快照】: 1問題提出,’,合理理論”(Theory of Mind,TOM)的研究是繼皮亞杰關于兒童認知發(fā)展(Piaget,1968/1 990)和元認知研究(Flavell,Shipstead,Croft,1978)之后,又一個探討兒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的新角度和范式。具體來說,個體如果具備了心理理論能力,便可以對不可觀測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丁艷云;趙俊峰;李培;;自閉癥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2 鄧賜平,戴晶斌;兒童社會認知結(jié)構(gòu)發(fā)展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1999年02期
3 鄧賜平,桑標,繆小春;兒童早期“心理理論”發(fā)展研究中的幾個基本問題[J];心理科學;2000年04期
4 桑標,任真,鄧賜平;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理論與中心信息整合的關系探討[J];心理科學;2005年02期
5 桑標;任真;鄧賜平;;自閉癥兒童的中心信息整合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6年01期
6 莫書亮;蘇彥捷;張亞旭;;特定句法提示對3~4歲兒童錯誤信念理解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7年01期
7 吳南;張麗錦;;心理理論和語言發(fā)展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07年03期
8 曹漱芹;方俊明;;腦神經(jīng)聯(lián)結(jié)異!蚤]癥認知神經(jīng)科學研究新進展[J];中國特殊教育;2007年05期
9 金宇;靜進;;語言理解能力與兒童心理理論測試成績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任真;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理論與中心信息整合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匡桂芳,辛曉星;兒童孤獨癥55例臨床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0年05期
2 李雪榮,李思特;嬰幼兒期孤獨癥臨床表現(xiàn)和診斷[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1年03期
3 張雅琴,郭海燕,周沈融,文江舸,杜楊,李智勇;兒童孤獨癥行為訓練和特殊教育臨床意義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2年01期
4 肖瑾,徐光興;自閉癥及有關兒童發(fā)展障礙[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05期
5 陳友慶;“心理理論”的研究概述[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6 李建華,蔡蘭云,鐘建民,周末芝,陳勇;應用孤獨癥行為量表評定32例兒童孤獨癥[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2年02期
7 袁茵;孤獨癥兒童適應行為特點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8 王晨陽,胡琳,林節(jié);兒童孤獨癥80例的腦電圖分析[J];四川精神衛(wèi)生;1997年03期
9 張福娟,賀莉;自閉癥兒童的診斷與評估[J];現(xiàn)代康復;2001年11期
10 王益文,張文新;3~6歲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周念麗;自閉癥幼兒社會認知實驗及干預績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金鳳;程丹;師利森;;心理理論應用于自閉癥認知領域的研究綜述[J];今日湖北(理論版);2007年04期
2 周念麗;自閉癥兒童認知發(fā)展研究的回溯與探索[J];中國特殊教育;2002年01期
3 王健;余強;;“自閉癥”兒童及其教育治療研究[J];河西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劉敏;;自閉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桑標,任真,鄧賜平;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理論與中心信息整合的關系探討[J];心理科學;2005年02期
6 茅于燕,張增慧;智力落后兒童用左、右手抓物的實驗研究[J];心理學報;1991年03期
7 沙海燕;對自閉癥兒童的行為訓練[J];思想.理論.教育;2001年03期
8 陳寒,胡克祖;心理理論研究的理論整合及其發(fā)展述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9 鄧賜平,桑標,繆小春;兒童早期“心理理論”發(fā)展研究中的幾個基本問題[J];心理科學;2000年04期
10 劉雄英;淺論心理理論及其研究趨勢[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楠;方曉義;;關于自閉癥兒童完成非言語錯誤信念任務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高秀蘋;桑標;;心理理論測量方法述評[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姚雨佳;馬偉娜;;后天手語聾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及相關因素[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益文;張文新;;發(fā)展心理學幼兒攻擊行為與“心理理論”關系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5 武建芬;;幼兒心理理論與其自由游戲情境中同伴交往行為關系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劉巖;王益文;林崇德;;理解他人愿望與信念的ERP分離[A];第三屆全國腦與認知科學學術研討會暨腦與認知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姚雪姣;武建芬;;基于幼兒“心理理論”發(fā)展的教育實踐探索與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高雪梅;陳利華;李紅;;社會角色對心理理論推理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張坤;李其維;;幼兒反事實思維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玲;陳友慶;;學前兒童心理理論、情緒理解、分享行為的發(fā)展及其關系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記者 楊寶迪;讓這個特殊群體不再“孤獨”[N];長春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王純;放飛孩子的心靈[N];健康時報;2003年
3 黃國華;心理學流派紛呈,該選擇哪種療法[N];健康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元;3-5歲兒童自我調(diào)節(jié)各成分與其心理理論發(fā)展水平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婷;執(zhí)行功能和心理理論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0年
3 白瓊英;青少年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馬基雅維里主義信仰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1年
4 劉秀麗;學前兒童欺騙發(fā)展的研究——從心理理論視角透析學前兒童欺騙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4年
5 丁芳;幼兒心理理論與執(zhí)行功能的關系研究——抑制控制的角度[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于松梅;兒童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認知特征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7 張坤;幼兒反事實思維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席居哲;基于社會認知的兒童心理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杜燕紅;兒童特質(zhì)理解發(fā)展的特點與教育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周念麗;自閉癥幼兒社會認知實驗及干預績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倩倩;智力落后兒童時間知覺特點的實驗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美麗;整合性游戲團體對提高自閉癥兒童社會互動能力的個案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3 高蕾;對八例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箱庭治療[D];河北大學;2010年
4 安靜;“知識偏差”對心理理論的影響[D];寧波大學;2009年
5 劉燕飛;場景、人物知覺與心理理論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熊立芳;自閉癥兒童箱庭療法的個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黃朔希;自閉癥兒童問題行為的干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利平;10-15歲中度智障兒童裝扮游戲與心理理論特點的實驗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蘭江;農(nóng)村學前兒童心理理論、執(zhí)行功能及其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雯;大學生心理理論的特點及其與利他傾向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37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3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