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祉教育探析
本文關鍵詞:日本福祉教育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日本 福祉教育 福祉意識 福祉社會 一般性福祉教育 專業(yè)性福祉教育
【摘要】:在梳理福祉教育概念的基礎上,對日本福祉教育的變遷進行分析可知,福祉教育是社會福祉在教育層面上的反映,它隨社會的發(fā)展與福祉的增進而不斷發(fā)生變化,受社會歷史變革的制約。日本福祉教育按其性質(zhì)分為一般性福祉教育和專業(yè)性福祉教育兩大類。一般性福祉教育重點是培養(yǎng)"福祉心",強調(diào)通過福祉教育增強人們對社會福祉的關注,以提高人們對現(xiàn)行福祉制度的理解與認識;而專業(yè)性福祉教育是一種旨在培養(yǎng)專門性福祉人才的教育活動,具有明確的職業(yè)指向與專業(yè)指向。日本的福祉教育具有法律保障健全、學科體系完善和教育內(nèi)容多樣化的特點。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關鍵詞】: 日本 福祉教育 福祉意識 福祉社會 一般性福祉教育 專業(yè)性福祉教育
【分類號】:G531.3
【正文快照】: 在理解“福祉教育”的概念之前,首先需要對“福祉”一詞的含義做相應的界定。許福子認為,相較于我們比較熟悉的“福利”,福祉更強調(diào)精神上的“幸福感”,服務對象也不局限于“福利”一般所對應的弱勢群體,而是包括全體社會成員。因此,福祉更具廣泛性〔1〕。一、福祉教育的概念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許福子;;關于福祉人才培養(yǎng)的幾點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谷峪;張曉霏;;終身教育視野下日本老年人福祉政策評析[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0年11期
3 許福子;;關于開設福祉專業(yè)的思考[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9年1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谷峪;張曉霏;;終身教育視野下日本老年人福祉政策評析[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0年11期
2 彭玉琨;賈大光;王時彪;;淺析老齡化社會與福祉教育[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呂妍;發(fā)達國家應對白色浪潮的新媒體策略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張曉霏;從“學習指導要領”的修訂看日本高中“福祉”科改革[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安體富;;完善公共財政制度逐步實現(xiàn)公共服務均等化[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許福子;中日老年產(chǎn)業(yè)比較研究[J];社會福利;2005年08期
3 許福子;;關于開設福祉專業(yè)的思考[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9年1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春潤;北朝的雜徭——北朝徭役識微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8年04期
2 昭甫;日本學者高度評價《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6期
3 李天鐸;日本學者使用電子郵件[J];管理科學文摘;1998年05期
4 焦慶禮;;教學生在書上做記號[J];小學教學研究;1999年01期
5 張翊翔;中國的月亮[J];作文成功之路(高中版);2005年10期
6 席澤宗;關于“科學”一詞的來歷[J];歷史教學;2005年11期
7 李無未;;日本學者的越南漢字音研究[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李無未;于冬梅;;日本學者的漢梵對音譯音研究[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孫愛東;袁韶瑩;;職業(yè)型研究生院:日本21世紀高等教育新的戰(zhàn)略選擇[J];外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李海春;;淺談X:利彥與李大釗思想的關系[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易惠莉;;張煥綸與日本學者交往史料二則[A];近代中國(第十三輯)[C];2003年
2 曉春;;偽滿時期日本學者在“滿洲地區(qū)”搜集的民謠[A];清代政治制度與民族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趙剛;;日本學者中國教育史研究概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4 張明國;;日本的STS概述——以“科學技術社會論學會”為例[A];全球化視閾中的科技與社會——全國科技與社會(STS)學術年會(2007)論文集[C];2007年
5 韓聚強;胡大榮;鄔光惠;;黑色素瘤抗原MAGE與肝細胞癌[A];第八屆全國肝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6 蔡清富;;毛澤東詩詞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評日本學者著《毛澤東:其詩與人生》[A];毛澤東詩詞研究叢刊(第一輯)[C];2000年
7 吳光輝;;日本“蟲”的文化學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欒成顯;;悼念日本學者田中正俊教授[A];明史研究第8輯[C];2003年
9 任剛;于國;晉薇;;原發(fā)性心包惡性間皮瘤的臨床病理和免疫組化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10 叢兆桓;;看《張協(xié)狀元》有感[A];昆劇《張協(xié)狀元》評論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德功;日本學者繪制出大腦“語言地圖”[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2 何德功;日本學者發(fā)明“三維地圖”[N];中國礦業(yè)報;2003年
3 林金芳;家族企業(yè)的長壽之道[N];中國文化報;2006年
4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日本所劉軍紅;“中日自貿(mào)區(qū)”:日本的新跳板?[N];中國經(jīng)營報;2006年
5 佐藤千春文 /張敏先譯;只處罰不譴責不是現(xiàn)代社會原則[N];市場報;2002年
6 嚴紹t棥】謔,
本文編號:8970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9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