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課程論與教學論研究現(xiàn)狀透視與未來瞻望——基于2010年全國課程論研討會和教學論年會研究成果的分析
本文關鍵詞:我國課程論與教學論研究現(xiàn)狀透視與未來瞻望——基于2010年全國課程論研討會和教學論年會研究成果的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課程論 教學論 研究論題 研究熱點 研究方法
【摘要】:運用文獻計量法與內容分析法對2010年課程論研討會與教學論年會研究成果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我國課程論與教學論研究領域呈現(xiàn)出廣域性、問題性和變遷性特征;研究熱點均為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核心問題和關鍵因素;研究方法重理論思辨而輕實證實驗。未來研究應以課程改革與教學實施中的具體問題為重心,以"基于教學研究課程"與"課程變革中的教學創(chuàng)新"的整合研究為范式取向,以"教研-科研"一體化作為方法取徑。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課程論 教學論 研究論題 研究熱點 研究方法
【分類號】:G423
【正文快照】: 課程論研討會研究領域新課程改革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教與學的關系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課程評價數(shù)量7147282015百分比39.2%30.0%15.5%11.0%8.3%教學論年會研究領域教學理論與教學改革學科教學本土教學思想及當代發(fā)展學生研究與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西方理論及其本土化數(shù)量9448423629百分比3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樹仁;現(xiàn)代教學論發(fā)展趨勢探析[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秀文;從實體思維到關系思維[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zhí)鞂?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中國教學論百年的回顧與反思[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年01期
2 金生;教育哲學是實踐哲學[J];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3 葉瀾;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石中英;本質主義、反本質主義與中國教育學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5 鄭金洲;中國教育學研究的問題與改進路向[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石中英;;論教育實踐的邏輯[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黃甫全;大課程論初探——兼論課程(論)與教學(論)的關系[J];課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8 劉樹仁;現(xiàn)代教學論發(fā)展趨勢探析[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9 劉清華,鄭家福;教學論學科體系建構的思考[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10 沈小碚,王牧華;教學論學科研究的進展與問題[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志遠;;論教學論的學科認同危機及其根源[J];當代教育科學;2009年11期
2 蔡寶來;姚志敏;;2008年全國教學論專業(yè)委員會學術研討會綜述[J];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余文森;劉冬巖;;教學改革與學校創(chuàng)新——全國教學論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綜述[J];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4 諸惠芳;教學論研究的一枝奇葩──《比較教學論》評介[J];比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5 路興;關于教學論研究方法科學化的思考[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6 柳士彬;困惑·反思·重構——論目前我國教學論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教育科研;2001年12期
7 洪明;;課程論與教學論關系的歷史嬗變[J];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8 房祁;論杜威課程論的倫理基礎及特征[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8年05期
9 李如密;教學藝術研究:從問題爭鳴到學科立論[J];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05期
10 石偉平;M.楊的社會課程論概述[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方曉東;;二十世紀前期歐美活動課程論對學科課程論的挑戰(zhàn)[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楊雪紅;;試論網(wǎng)絡教學中的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影響[A];“網(wǎng)絡時代的遠程開放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申仁洪;;論柏拉圖的課程理念[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劉黎明;;論羅杰斯的主體性教學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安徽省廣德中學 吳亮奎;教學論研究請關注“中國”的課堂[N];中國教育報;2008年
2 高華程 桓公;教學論研究應直面現(xiàn)實[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本版編輯 本報記者 郜云雁 實習生 王健紅 杜巖巖;不能遺忘的俄羅斯[N];中國教育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蔣建華;中國教育研究需要中國氣派[N];中國教育報;2004年
5 鐘啟泉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新課程改革開啟中國課程發(fā)展新紀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6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所課題組;2003年:教育研究的新進展[N];中國教育報;2004年
7 宋曉夢;教學論應回歸教學“原點”[N];光明日報;2006年
8 閆學;“工具性”與“人文性”不是兩極[N];中國教育報;2005年
9 鄭豪杰;課程的品質本該是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3年
10 李松林;課程與教學——多維度助力推進新課程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娜斯佳(Zheldak Anastasiia);近20年俄羅斯教學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改革[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2 譚輝旭;實踐課程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趙荷花;學習的教學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褚洪啟;教育觀念的變革[D];北京師范大學;1994年
5 余文森;個體知識與公共知識[D];西南大學;2007年
6 吳明海;繼承與創(chuàng)新[D];北京師范大學;1999年
7 楊治平;面向個體的教科書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天平;追尋完整的人[D];西南大學;2011年
10 董小平;課程知識的認識發(fā)生過程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璐琳;動搖的基礎:哲學對教學論研究的作用趨勢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朱玲;我國課程論建構理路的“后課改”反思[D];渤海大學;2012年
3 杜瑩;從預成性思維到生成性思維——教學論研究思維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4 陸明玉;從對象性思維到反思性思維——教學論研究思維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5 汪亞利;英國第六學級的課程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趙秀文;從實體思維到關系思維[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7 黨亞麗;中學化學教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訓思路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8 劉雪梅;課程的哲學基礎研究之反思與改進[D];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
9 石健壯;時空的教學意蘊[D];西南大學;2010年
10 張慶霞;我國課程實施研究的文獻分析-1990-2010[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223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2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