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課堂教學權力——美國教育社會學和意識形態(tài)理論研究綜述
本文關鍵詞:理解課堂教學權力——美國教育社會學和意識形態(tài)理論研究綜述
更多相關文章: 課堂教學權力 教育社會學 意識形態(tài)
【摘要】:作為教學的基本元素,課堂教學權力是一個歧義較多、問題突出的概念。對教育社會學和各意識形態(tài)流派課堂教學權力理解的梳理,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權力。教育社會學理論為我們分析課堂教學權力提供了分析理據(jù),而對各意識形態(tài)流派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洞察課程爭論、歷史話語、政策變革等因素如何對形成不同課堂教學權力理解施加的影響。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關鍵詞】: 課堂教學權力 教育社會學 意識形態(tài)
【分類號】:G571.2
【正文快照】: 20世紀30年代,社會學家威拉德·沃勒(Willard Waller)把美國當時的學校形容為“處于危機時刻的專制王國”。[1]沃勒認為學校肩負著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的義務,然而學校的教學內(nèi)容卻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被學生當作強加的限制或阻礙其自然成長的攔路石,故常常受到學生的杯葛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利平;;留守兒童問題的教育社會學分析[J];考試周刊;2010年11期
2 馮文全;;素質(zhì)教育三論——基于教育社會學的反思[J];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06期
3 馮文全;;關于素質(zhì)教育的幾點思考——基于教育社會學的反思[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4 李軼芳;;教育社會學視野中的沖突理論述評[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高水紅;;成為“教育知識”:何以可能?——教育社會學視野下的教育知識變革[J];南京社會科學;2010年08期
6 邵海燕;劉春雨;張澤民;陳云奔;;教育社會學視野中促進學生學業(yè)成績合理分化的研究[J];林區(qū)教學;2010年11期
7 吳康寧;;“社會理論”的興起對教育社會學意味著什么[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年04期
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五”規(guī)劃教育學青年基金課題“社會學視野中的學前教育研究”成果公報[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年03期
9 常鴿;;新形勢下工會教育方法探析——基于教育社會學視角[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9年10期
10 王娟;林春福;;試論教育社會學的研究與教育[J];中國教師;2009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閆引堂;;曼海姆教育社會學思想述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2 閆引堂;;曼海姆教育社會學思想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吳濤;;網(wǎng)絡教育的教育社會學批判[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昌勇 胡振京;中國教育社會學恢復重建的奠基之作[N];中華讀書報;2008年
2 羅士成;傾情校園文化建設[N];自貢日報;2005年
3 馬宏萍;中小學圖書館發(fā)展舉步維艱[N];中國婦女報;2004年
4 王永振;現(xiàn)代化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N];人民武警;2004年
5 謝維和;故事、理性和精神[N];中國教育報;2003年
6 潘懋元;社會學眼光研究高等教育[N];光明日報;2003年
7 李全柱;衡量高校招生改革要用三把尺[N];光明日報;2003年
8 朱國華;當文化變成資本[N];社會科學報;2003年
9 龐麗娟;教師的光榮與夢想[N];中華讀書報;2003年
10 張白;教育社會學的新視角[N];中國教育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玉婷;資本占有與慣習獲得——對班級場域?qū)W生社會地位分層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陸巍戌;大都市住房排斥與高學歷新移民的社會流動[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良;教育對農(nóng)村成員社會流動影響的實證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艷芳;城市中學生的文化特征及其成因[D];廣州大學;2009年
5 王利云;文化視域下的中國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6 艾軍婷;美國家庭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艷華;借新聲于異邦[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生永明;江蘇省發(fā)達地區(qū)農(nóng)村社區(qū)教育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9 閆效鵬;美國教育權利社會保障研究[D];河北大學;2003年
10 馬超;馬丁·特羅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研究[D];河北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558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5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