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生管理論文 >

國際教育標準分類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6-22 17:05

  本文關鍵詞:國際教育標準分類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人們逐漸認識到教育對個人發(fā)展和社會經濟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人們對教育的影響和改善各國教育系統(tǒng)的證據需求也日益增強。由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簡稱教科文組織,UNESCO)編寫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簡稱ISCED)是第一套供各國和國際上匯編教育數據和進行教育指標比較的方法標準,隸屬于聯合國經濟與社會分類國際系列。正如國際標準職業(yè)分類(ISCO)和國際標準產業(yè)分類(ISIC)對于經濟活動國際比較的必不可少性,國際教育標準分類(ISCED)也成為各國普遍采用的教育課程的比較體系。 截至目前,ISCED有兩個主要版本:1976年版和1997年版,且ISCED (1997)是對ISCED的第一次修訂。其中,ISCED (1976)由教科文組織負責編寫,ISCED(1997)則由來自埃塞俄比亞、法國和荷蘭的專家和經濟合作及發(fā)展組織(OECD)、歐共體統(tǒng)計辦公室(EUROSTAT)和教科文組織的代表組成的特別工作組負責編寫。這兩大版本體現了ISCED創(chuàng)立和早期(1976-1997)的發(fā)展狀況,即國際統(tǒng)一的概念框架的構建及框架內容的不斷完善。1997年之后至今,國際教育體系不斷出現新的變化,尤其是各國教育系統(tǒng)的擴展和多樣性特征。ISCED (1997)已不能適用于當前各國教育系統(tǒng)的比較,對ISCED (1997)的改進也成為當前世界教育體系的主流研究方向,尤其是對概念框架的研究。因而,ISCED也逐漸轉向對其理論發(fā)展和分類變化的研究趨勢發(fā)展。 本文全面分析了國際教育標準分類的演變歷史,并力求對ISCED (1997)的修訂過程進行系統(tǒng)的了解、掌握與分析。本論文將從分類的角度探討ISCED(1997)的10個核心修訂議題,進而分析ISCED (1997)的修訂給中國教育體系帶來的影響。全文共分6章: 第一章導論。主要介紹如選題價值、相關進展和結構框架等基本問題。 第二章ISCED的歷史和修訂過程。本章將對ISCED (1997)之前版本和修訂過程進行簡單的回顧。 第三章ISCED(1997)修訂的背景。將介紹ISCED (1997)修訂的背景,包括列入修訂議程的核心議題及挑選標準、修訂機制、修訂的產出和時間表等三個部分。 第四章與ISCED(1997)概念框架相關的核心議題。主要對與教育等級結構有關的3個議題和與學習活動的定義與分類有關的3個議題進行剖析,進而探討這些修訂給中國教育體系帶來的影響。 第五章與ISCED (1997)實施相關的核心議題。主要對受教育程度的定義以及相關的3個議題進行剖析,進而探討這些修訂給中國教育體系帶來的影響。 第六章總結與展望。主要是對ISCED (1997)修訂議題的總結和整體評價以及研究之后的一些啟示。 ISCED (1997)的修訂主要體現了ISCED方法的協(xié)調一致與不斷改進,其中以方法的改進為主要方面。與ISCED (1997)相比,即將頒布的ISCED (2011)反映了ISCED的理論發(fā)展和分類方法的變化。而從ISCED各版本的修訂過程來看,ISCED的演變趨勢體現了世界各區(qū)域教育新內容的融入和方法理論上的逐漸完善。 作為國際教育領域重要的參考分類,ISCED (1997)的這次修訂也將對國際上和各國教育活動的分類帶來系統(tǒng)性的影響。這些影響突出反映在兩個方面,即國際教育統(tǒng)計的結構性影響,以及UIS和各國教育系統(tǒng)政策方面的影響。 對中國而言,以ISCED為基礎修訂本國的官方教育分類以及關注教育路徑的多元化發(fā)展將是今后教育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主要有:第一,對國際統(tǒng)計前沿問題的關注與研究。目前國內對ISCED的研究主要是對ISCED (1997)內容的剖析以及以ISCED (1997)為基礎的本國教育體系的研究,而對ISCED (1997)的修訂還未形成完善的研究趨勢。因而本文將首次嘗試對ISCED (1997)的修訂過程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與理解;第二,研究角度。本文從“技術角度”出發(fā),對不同版本之間的ISCED進行方法上的比較分析。這將有助于把握ISCED (1997)修訂的整體變化以及各項修訂議題背后的方法論基礎。而對今后教育領域具體問題的研究而言,理解ISCED (2011)的方法論基礎是必要的前提。 由于論文寫作時間和研究水平的有限,本文也有些不足的方面,即對教育領域應用問題的進一步研究,比如中國高等教育分類、多元化教育路徑等問題。這些都將成為本文的后續(xù)研究方向。
【關鍵詞】:ISCED 國際教育體系 國際統(tǒng)計標準 修訂 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511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1章 導論9-18
  • 1.1 選題說明9-11
  • 1.2 研究綜述11-14
  • 1.2.1 世界教育比較框架的形成和特點11-12
  • 1.2.2 ISCED的發(fā)展12-13
  • 1.2.3 國內文獻對ISCED(1997)的研究13-14
  • 1.3 研究安排14-18
  • 1.3.1 基本說明與篇章結構安排14-15
  • 1.3.2 ISCED(1997)修訂議題清單15-18
  • 第2章 ISCED的歷史和修訂過程18-22
  • 2.1 國際教育比較框架的形成--ISCED(1976)19
  • 2.2 ISCED(1976)的第一次修訂--ISCED(1997)19-22
  • 第3章 ISCED(1997)修訂的背景22-27
  • 3.1 列入ISCED(1997)修訂議程的議題和挑選標準23-24
  • 3.2 ISCED(1997)修訂機制24-25
  • 3.3 ISCED(1997)修訂的時間表和產出25-27
  • 第4章 與ISCED(1997)概念框架相關的核心議題27-46
  • 4.1 與教育等級結構相關的核心議題29-39
  • 4.2 與學習活動的定義與分類相關的核心議題39-46
  • 第5章 與ISCED(1997)實施相關的核心議題46-51
  • 第6章 總結與展望51-66
  • 6.1 ISCED(1997)修訂議題的簡要總結51-53
  • 6.1.1 與ISCED(1997)概念框架相關的議題51-52
  • 6.1.2 與ISCED(1997)實施相關的議題52-53
  • 6.2 ISCED(2011)與ISCED(1997)的比較分析53-60
  • 6.3 ISCED(1997)修訂的影響60-63
  • 6.4 相關啟示63-66
  • 附錄66-78
  • 參考文獻78-81
  • 后記81-8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琪;;潘懋元教授高等教育分類思想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肖化移;試論高等教育分類及其質量標準的劃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3 董步學;從“國際教育標準分類”理解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內涵[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4 康宏;;我國高等教育分類的系統(tǒng)思考[J];江蘇高教;2007年03期

5 陳厚豐;;中國高等教育分類研究現狀述評[J];大學教育科學;2010年01期

6 陳厚豐;國外高等學校分類法及其評析——以美國卡內基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分類法為例[J];當代教育論壇;2004年03期

7 郭揚;;新版“國際教育標準分類”對我國高職發(fā)展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yè);1999年06期

8 謝民,丁雅嫻,張黎;淺析《國際標準教育分類》[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1998年05期

9 文靜;;國際教育標準分類視角下高等教育質量觀審視[J];石油教育;2010年01期

10 何錦義;呂忠偉;;關于修訂和完善統(tǒng)計學學科分類的建議[J];統(tǒng)計研究;2008年08期


  本文關鍵詞:國際教育標準分類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4724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724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b17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