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普通化學”網(wǎng)絡(luò)公開課的視頻對比——基于COPUS的初步應(yīng)用
發(fā)布時間:2020-12-15 03:53
應(yīng)用大學STEM課堂觀察方案(COPUS)對中美"普通化學"網(wǎng)絡(luò)公開課視頻進行觀察分析,在編碼獲得的數(shù)據(jù)基礎(chǔ)上作圖和列表。通過中美網(wǎng)絡(luò)公開課的對比,發(fā)現(xiàn)美國大學教學方式多樣化,課堂氣氛活躍,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質(zhì)疑能力較強,教師善于使用高科技網(wǎng)絡(luò)平臺輔助教學。
【文章來源】:化學教育(中英文). 2020年1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課堂行為分布
圖1 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課堂行為分布學生行為中的“AnQ-回答問題”(占比18%)和教師行為中的“PQ-提問”(占比13%)分別在各自餅圖中占比排名第3,可以看出“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一課堂互動模式在美國課堂很是流行;很多學者有研究表明:“互動是美國大學課堂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靈魂”[17]。
從學生課堂行為來看,除了“L-聽課”和“Ind-獨立思考”,還有“AnQ-回答問題”和“W-等待”,但“SQ-學生提問”“CG-討論選擇題”“OG-其他小組學習”“WC-全班討論”“Prd-預(yù)測”等頻數(shù)為零,也就是均沒有使用過,G大學中沒有出現(xiàn)過學生主動提問的情況,整個課堂中學生參與度不高。而教師課堂行為中,除了“Lec-講課”和“RtW-書寫”,還有“PQ-提問”“CQ-選擇題”“D/V-演示”“Adm-管理”“W-等待”。這說明國內(nèi)課堂的互動形式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為主,課堂互動模式較為單一。以下將分析輔助樣本———“T大學”的課堂。從圖5和圖6來看,學生行為中的“L-聽課”“Ind-獨立思考”和教師行為中的“Lec-講課”、“RtW-書寫”在餅圖中均占有大比例,說明講授法受到教師的青睞,仍處于主要地位。而相比G大學的代碼,T大學在學生課堂行為上出現(xiàn)了“SQ-學生提問”“WC-全班討論”,在教師課堂行為上出現(xiàn)了“Fup-跟進”和“AnQ-回答問題”,而缺少了“D/V-演示”和“Adm-管理”;總體來看,國內(nèi)課堂互動較少,且形式單一,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為主。
本文編號:2917605
【文章來源】:化學教育(中英文). 2020年1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課堂行為分布
圖1 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課堂行為分布學生行為中的“AnQ-回答問題”(占比18%)和教師行為中的“PQ-提問”(占比13%)分別在各自餅圖中占比排名第3,可以看出“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一課堂互動模式在美國課堂很是流行;很多學者有研究表明:“互動是美國大學課堂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靈魂”[17]。
從學生課堂行為來看,除了“L-聽課”和“Ind-獨立思考”,還有“AnQ-回答問題”和“W-等待”,但“SQ-學生提問”“CG-討論選擇題”“OG-其他小組學習”“WC-全班討論”“Prd-預(yù)測”等頻數(shù)為零,也就是均沒有使用過,G大學中沒有出現(xiàn)過學生主動提問的情況,整個課堂中學生參與度不高。而教師課堂行為中,除了“Lec-講課”和“RtW-書寫”,還有“PQ-提問”“CQ-選擇題”“D/V-演示”“Adm-管理”“W-等待”。這說明國內(nèi)課堂的互動形式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為主,課堂互動模式較為單一。以下將分析輔助樣本———“T大學”的課堂。從圖5和圖6來看,學生行為中的“L-聽課”“Ind-獨立思考”和教師行為中的“Lec-講課”、“RtW-書寫”在餅圖中均占有大比例,說明講授法受到教師的青睞,仍處于主要地位。而相比G大學的代碼,T大學在學生課堂行為上出現(xiàn)了“SQ-學生提問”“WC-全班討論”,在教師課堂行為上出現(xiàn)了“Fup-跟進”和“AnQ-回答問題”,而缺少了“D/V-演示”和“Adm-管理”;總體來看,國內(nèi)課堂互動較少,且形式單一,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為主。
本文編號:29176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9176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