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圖文】:
變量而第三變量顯著影響因變量時,應該考慮中介效應的檢驗[23]。這里假定安全感是自尊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中介變量,由此可以建立圖 1 所示的模式圖。96師保國 許晶晶 陶曉敏 肖敏敏 少年兒童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 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按照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方法[25],分別按年級和性別的取值,做中介變量對自變量的分組回歸以及因變量對中介變量的分組回歸。圖 2 提供了這一調(diào)節(jié)作用的示意圖( 圖中實線代表證實的路徑,虛線代表可能有但實際未被證實的路徑) ,,而表 3 顯示了不同年級和性別的分組回歸結(jié)果。圖 2 年級( 性別) 對中介變量安全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根據(jù)表 3 的結(jié)果,小學五年級被試在安全感97師保國 許晶晶 陶曉敏 肖敏敏 少年兒童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 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徐維東,吳明證,邱扶東;自尊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5年03期
2 溫忠麟,侯杰泰,張雷;調(diào)節(jié)效應與中介效應的比較和應用[J];心理學報;2005年02期
3 叢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編制及信度、效度檢驗[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年02期
4 安莉娟 ,叢中 ,王欣;高中生的安全感及其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小遠;俞守義;趙久波;李建明;肖蓉;;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素質(zhì)的對照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2 張靈;鄭雪;溫娟娟;;自尊的心理結(jié)構(gòu)與作用[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韓鳳娟;李斌;馬建國;;高師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4期
4 謝玉蘭;陳旭;;初中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其培養(yǎng)對策[J];教育探索;2006年02期
5 陳世民;韓鳳娟;李斌;;高師院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6年05期
6 陳麗娜;張明;;中學生感覺尋求、親子關系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年01期
7 岳頌華;張衛(wèi);黃紅清;李董平;;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與應對方式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年03期
8 李田偉;陳旭;廖明英;;社會支持系統(tǒng)在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源和應對策略間的中介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年01期
9 邱林;鄭雪;;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判斷的文化差異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年01期
10 張靈;鄭雪;嚴標賓;溫娟娟;石艷彩;;大學生人際關系困擾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褚榮偉;;調(diào)節(jié)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營銷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2 韓翼;;組織承諾維度及其對角色和角色外績效的影響[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孫麗麗;衣偉婧;王倩倩;杜宇;劉兵;;大學生學習倦怠、自尊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研究[A];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嫻;多元智力的實證研究與物理教學的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徐青;ERP實施知識轉(zhuǎn)移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席居哲;基于社會認知的兒童心理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楊福義;內(nèi)隱自尊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彥章;重慶市摩托車事故特點及心理影響因素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6 張輝華;管理者的情緒智力及其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7 王明輝;企業(yè)員工組織社會化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及其相關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8 劉淑敏;組織成員合爭關系對企業(yè)組織學習能力的影響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楊俊敏;維漢大、中學生體育目標定向、身體自尊、社會性體格焦慮、主觀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樹青;大學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個體因素與家庭因素[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琚曉燕;青少年依戀的測量及其與自尊、社會適應性關系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磊;公司創(chuàng)業(yè)組織勝任力結(jié)構(gòu)與績效的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劉曼曼;青少年總體自我價值感和同伴支持、自我建構(gòu)的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曾曉雯;組織中計算機自我效能感、任務技術(shù)匹配對個體工作結(jié)果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6年
5 王炯;全球制造網(wǎng)絡中網(wǎng)絡嵌入性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沈澤;基于消費者視角的企業(yè)社會責任對企業(yè)聲譽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張東;工作壓力作用效能的同步多維檢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8 馮云;旅游集散中心服務質(zhì)量、顧客滿意度與行為意愿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9 陳鳳榮;中學教師工作倦怠與工作特征、教學效能感的關系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10 吉楠;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及應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麗華,楊麗珠;3~8歲兒童自尊發(fā)展特點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1期
2 張奇;王錦;;大學生自尊與社會支持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2期
3 張楓,王潔,殷蘭青,任智紅;無錫市區(qū)部分流動兒童生活質(zhì)量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3年05期
4 熊少嚴;;城市流動兒童的社會整合與學校教育的指導策略[J];廣東社會科學;2006年01期
5 殷華西;國內(nèi)自尊研究概述[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6 張靜;自尊問題研究綜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鄭宏志,陳功香;社會支持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沈?qū)W武,趙長銀,顧克健,黃振英,段泉泉,耿德勤;神經(jīng)癥不安全感心理特點初步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1999年02期
9 李亞明,瞿正萬;小學生自尊水平調(diào)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06期
10 楊婉秋;中小學教師主觀幸福感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周翠金;生活事件與大學生主觀幸福感[D];貴州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靈;大學生自尊、人際關系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志強;農(nóng)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環(huán)境的相關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麗娟;;大學生自尊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1年Z1期
2 李建明;楊紹清;朱小茼;高志華;王鵬宇;;汶川地震對少年兒童的影響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8期
3 樊潔;鄧敏;梁寧建;;中學生誠信心理與自尊的關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1年04期
4 王井云;;自尊、懼怕否定評價對公眾演講焦慮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9期
5 蘇昊;許霞;;初中生自尊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3期
6 周亞男;焦彬;劉鐵橋;陳沖;付兆亮;;自尊在大學生應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間的中介效應[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年03期
7 鐘佑潔;張進輔;;大學生評價恐懼在自尊與社交焦慮間的中介效應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1年05期
8 趙晶;陳傳鋒;;初中學困生的自我意識與自尊關系研究[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解靜;陳元玉;江琳;王少冰;;汕頭地區(qū)養(yǎng)老院和社區(qū)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孤獨感、自尊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年03期
10 王紅瑞;;中職生人格特點、自尊水平及其與學業(yè)行為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運華;;我國少年兒童自尊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2 戴娟;;少年兒童遭受性侵害心理影響探討[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徐進一;白先同;;少年兒童學習能力測驗報告[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shù)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下)[C];1981年
4 李虹;;少年兒童對漫畫認知發(fā)展的研究[A];全國第五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84年
5 胡韜;;論少年兒童的社會適應心理素質(zhì)及培養(yǎng)[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楊向華;;少年兒童閱讀心理分析與閱讀輔導淺探[A];向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的圖書館工作[C];2004年
7 高志杰;周艷東;尹春梅;馬亮;;五例少年兒童輕生原因分析及心理護理[A];吉林省護理學會2008學術(shù)年會暨護理技能培訓班論文匯編[C];2008年
8 周謙;方平;;弱智少年兒童的鑒定及其認知特點[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9 鄧健;陳錕;;445名廣西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自尊及其相關[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武岳;胡心怡;申繼亮;;流動兒童的社會比較特點及其與自尊的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湘雅醫(yī)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副教授 楊放如;關注少年兒童品行障礙[N];大眾衛(wèi)生報;2001年
2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劉翔平;青少年為什么安全感匱乏[N];北京日報;2003年
3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楊曉;給孩子快樂的春天[N];四川日報;2009年
4 實習記者 高月英;關注兒童心理健康教育[N];云南政協(xié)報;2009年
5 北京師大輔仁應用心理發(fā)展中心 楊莉;關注脆弱的心靈[N];農(nóng)民日報;2009年
6 崔威 李強;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杜絕隱性傷害[N];連云港日報;2009年
7 楊曉;為災區(qū)孩子提供中長期心理干預[N];中國社會報;2009年
8 記者 劉寶亮;兒童早期全腦教育開發(fā)不容忽視[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娟;高自尊異質(zhì)性現(xiàn)象與自尊的神經(jīng)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申自力;自尊情感模型假設的檢驗[D];中南大學;2009年
3 魏義梅;大學生抑郁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應對干預[D];吉林大學;2007年
4 田錄梅;自尊的認知加工偏好及其對情感反應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楊燁;自我價值感二維模型的理論架構(gòu)與實證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輝;大學生自尊水平與應對方式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卉;青少年的網(wǎng)絡依賴及其與自尊的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劉宏彥;高中生自尊量表的編制及其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翟成;高等醫(yī)學院校教師自尊特點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淑燕;碩士研究生主觀幸福感的特點及其與自尊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劉婧婧;高中生疏離感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艷慧;歸因訓練對低自尊初中生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8 陳小華;大學生人際關系滿意感與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徐琳琳;長春市高校大學生社會支持與自尊的現(xiàn)狀及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鄧文君;不同自尊水平青少年的自我防御方式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68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56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