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團隊合作學習:生態(tài)取向的教師發(fā)展機制
本文選題:教師團隊 切入點:合作學習 出處:《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1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教師團隊合作學習體現了生態(tài)取向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價值觀和基本內容,學習主體是具有共生關系的教師團隊,異質教師團隊伙伴平等地生活在教育生態(tài)系統中,以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出發(fā)點和歸宿,以深度合作和知識共享為核心,營造教師學習和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生態(tài)取向教師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教師團隊中形成合作的專業(yè)發(fā)展文化與范式。
[Abstract]: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teacher team embodies the values and basic content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ecological orientation.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 is the teachers' team with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nd the partners of heterogeneous teachers' team live in the educational ecosystem on an equal footing. Taking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each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 result, taking the deep cooper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as the core, crea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nd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logical orientation of teachers' learning style, Form a cooperative culture and paradigm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team of teachers.
【作者單位】: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yè)學院基礎部;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10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教師團隊合作學習研究”(項目編號:DHA100227)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451.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段兆兵;;雙向適應:漸進式課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陳修梅;;新課改背景下初任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調查與反思[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2期
3 張建雷;;試論學校建構學習型組織的價值意蘊——以學校組織變革為分析視角[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4 邢迎風;;校本研修網絡化研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賴俊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的調查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6 楊帆;;教師的反思性語言形態(tài)[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7 明蘭;;新建本科院校構建和諧校園的理性思考[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8 孫繼紅;楊穎;;雙語聾教育中聾聽教師合作關系的研究[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9 張睿錕;翟寧;;發(fā)揮評課潛在優(yōu)勢 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10 潘朝陽;;藝術教育需要“給力”[J];北方音樂;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洪宇;;中國教育百年改革的經驗教訓[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韋立君;美國公立高中能力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史大勝;美國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6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征;新自由主義背景下大學制度變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房?;國家高等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唐恒鈞;頂崗實習中師范生專業(yè)素質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翠冉;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修Ⅰ課程實施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玉洋;大學生德育社會化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任利娟;一位市級骨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敘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于洋;小學教師國際間交流培訓的實踐與反思[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周愛鳳;撫州市市區(qū)中學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現狀調查與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胡松齡;教師專業(yè)化視野下中學教研組的建設與發(fā)展之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陶惠萍;教研組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潘云蕓;新課程背景下中學教研組建設之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黃春方;蘇州市小學科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劉芳;“和合型”教研團隊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雅玲;;教師團隊合作學習:生態(tài)取向的教師發(fā)展機制[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15期
2 陳雅玲;;教師團隊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1年01期
3 王京華;楊馥卿;韓紅梅;;合作學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唐宗清;解讀合作型學校[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年04期
5 孫名符,溫建紅;新數學課程實施中合作學習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4年04期
6 馬向應;實施合作學習 提高學生素質[J];黑龍江教育(中學版);2005年04期
7 季玲;;淺談“合作學習”中學生交往技能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參考;2006年12期
8 徐清香;熊言林;;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探討[J];陜西教育(理論版);2006年Z1期
9 徐春芳;;開展“課堂合作討論”的若干策略[J];中國教師;2006年12期
10 張紅梅;;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江西教育;2007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月菊;;淺談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的影響[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張麗紅;;歷史情境體驗型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3 馬金春;;淺析《體育與健康》合作學習與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4 金麗穎;黨麗英;楊懷英;;合作學習:運動生物力學值得借鑒的教學理論[A];第八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1996年
5 李京誠;;合作學習理論與體育合作學習實踐[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6 陸美紅;;談低年級學生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7 楊華聰;;合作學習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8 任旭東;;將合作學習貫穿于政治教學的始終[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9 袁義厘;耿桂靈;孫巧云;;合作學習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A];2006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10 黃建軍;辛鍵;;關于合作學習的幾點認識[A];中國化學會關注中國西部地區(qū)中學化學教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學習的實效性[N];萊蕪日報;2008年
2 黃小蓉;美術教學中的合作學習[N];經濟信息時報;2009年
3 王曉靜;合作學習 教學相長[N];濟寧日報;2009年
4 孔凡蓮;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N];濟寧日報;2009年
5 張掖甘州區(qū)龍渠中心學校 楊萬新;也談合作學習的重要性[N];甘肅日報;2010年
6 阜寧縣施莊初級中學 劉志軍;淺談怎樣讓學生在合作中成長[N];學知報;2010年
7 山東省臨沭縣白旄鎮(zhèn)初級中學 戴林 房慶玲;合作學習是學生最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N];學知報;2010年
8 向亞英;提倡合作學習[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許曉川 盧紅;合作學習的理念[N];中國教師報;2003年
10 王凱 聶俊;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應該做些什么[N];中國教師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蓓菲;小學語文小班化合作學習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汪航;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模型建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閻建軍;長期利潤模型及其在養(yǎng)老基金參與公司治理中的應用[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4 趙建華;Web環(huán)境下智能協作學習系統構建的理論與方法[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張利榮;大學研究性學習理念及其實現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任劍鋒;非面對面CSCL交互行為促進策略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郭淑娟;復雜網絡的混沌同步與參數估計[D];上海大學;2010年
8 彭杜宏;基于問題解決的大學生團隊學習認知互動分析[D];蘇州大學;2009年
9 王秀麗;大學生團隊學習的有效運行機制與培育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李怡明;基礎教育均衡視域下異質化教學建構[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倩;一項基于任務和小組的合作學習實驗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2 呂少霞;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競爭—合作學習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唐寶盛;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鄭婷婷;團體凝聚力對小組外語合作學習有效性影響的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5 馬蓉;英語課堂中的合作學習[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6 張冬梅;關于合作學習組織優(yōu)化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7 郭富娜;合作學習在職業(yè)高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肖傳局;中學語文合作學習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9 丁亮;小學生合作學習知識建構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杜瓊;以合作學習為中心的普通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453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4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