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生監(jiān)護人兒童學業(yè)不良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
本文關鍵詞: 學習 知識 態(tài)度 兒童監(jiān)護 學生 農村人口 出處:《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農村學生監(jiān)護人關于兒童學業(yè)不良的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狀況,為農村兒童學習不良干預提供依據。方法選取安徽省某縣就讀于小學一~六年級的學生家長513名,使用自編問卷進行調查,分析不同類型監(jiān)護人兒童學業(yè)不良知識-態(tài)度-行為的差異。結果農村學生監(jiān)護人對導致或加重學生學業(yè)不良個人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正確認識率大部分均在60%以下。父母對兒童學業(yè)不良個人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認識優(yōu)于其他監(jiān)護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不同類型監(jiān)護人對學業(yè)不良兒童的態(tài)度和行為亦存在一定差異。結論農村學生監(jiān)護人對學生學業(yè)不良的影響因素認識明顯不足,尤其是非父母的監(jiān)護人。應加強對農村學生家長學業(yè)不良的宣傳和教育。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the guardians of rural students about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rural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Methods 513 parents of students in grade 1 ~ 6 of primary schools in a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for the survey, Results the correct cognition rate of students' guardians about personal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students' dyslexia in rural areas was mostly 60%, compared with that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guardians'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Parent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an other guardian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ere also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uardians towards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Conclusion there is an obvious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udents' learning disabilities by guardians in rural areas. Especially the guardian of non-par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to the parents of rural students.
【作者單位】: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兒少衛(wèi)生與婦幼保健學系;
【基金】: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yè)預防醫(yī)學建設點項目(TS10307) 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01003442007jyxm245)
【分類號】:G47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艷紅;學習不良兒童的社會行為、父母教育方式、同伴接納之關系研究[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2 孔德榮;;學習不良兒童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4期
3 舒明躍,劉仁剛,盛璐,李映萍,王鑒;深圳市學業(yè)不良學生行為問題、家庭因素及父母養(yǎng)育方式對照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年06期
4 申繼亮,余賢君;關于小學差生學習不良原因的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4年03期
5 何士;當前小學生學業(yè)不良的歸因分析[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S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宋振韶,詹朝杰;學業(yè)不良研究的生態(tài)學取向:教育社會生態(tài)學模式的提出[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2 祝新華,陳群;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驗探索[J];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3 余潔玉,溫忠麟;學習不良兒童家庭資源的元分析[J];心理學探新;2005年02期
4 武任恒;試論心理素質的概念、意義及其培養(yǎng)[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04期
5 申仁洪;;論隨班就讀的家庭支持[J];中國特殊教育;2006年02期
6 孔德榮;;學業(yè)不良兒童家庭環(huán)境與心理控制源的對照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年09期
7 郭伯良 ,張雷;兒童問題行為和學校順應的關系:班級環(huán)境的作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韌;中學英語學習困難生意志品質的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張美峰;初中生問題行為教育干預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高紅;中小學學習困難學生的焦慮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父母人格之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張繼平;初中生學習困難非智力影響因素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孫昊;初中學業(yè)不良學生學習自我監(jiān)控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揚州大學;2004年
6 楊秀玲;4~5歲兒童行為問題的家庭影響因素研究[D];青島大學;2005年
7 高俊;通過系統(tǒng)干預手段轉變學業(yè)不良小學生的實驗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志英;小學生數學學業(yè)不良的歸因與轉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石艷玲;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農村兒童青少年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黃玉梅;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城鄉(xiāng)青少年學校適應的關系比較[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曾守錘,吳華清;國內學業(yè)不良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張履祥;學業(yè)成績與智力和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1990年05期
3 李洪玉,陰國恩;中小學生學業(yè)成就與非智力因素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1997年05期
4 全國22個城市協(xié)作調查組;兒童行為問題影響因素分析:22城市協(xié)作調查24013名兒童少年報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年01期
5 梁軍林,孫錄,劉珍妮,全東明;初一學生學習成績不良多因素回歸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3期
6 陳秋明,,姚樹橋,蔡太生,解亞寧;反應時、智力、記憶與學業(yè)成績的相關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6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本刊舉辦讀刊知識競賽活動[J];小學生導讀;2010年Z1期
2 ;2009年11月號“數學潛能知識月月賽”參考答案[J];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數學)(人教版);2010年01期
3 ;2010年第5期話題:知識vs命運[J];中學生閱讀(高中版);2010年02期
4 ;《知識窗》(教師版)征稿啟事[J];第一健身俱樂部;2010年02期
5 亦然;;讓孩子分享知識,孩子就會熱愛知識[J];祝你幸福(知心);2010年03期
6 溫慧玉;;英語教學應注重“魚”“漁”并舉[J];學苑教育;2010年04期
7 崔曉慧;;淺析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在職業(yè)學校教學中的價值[J];現(xiàn)代交際;2010年01期
8 ;知識果味派[J];小哥白尼(野生動物畫報);2010年04期
9 ;本刊舉辦讀刊知識競賽活動[J];小學生導讀;2010年04期
10 王偉;;讓情趣課堂在想象中綻放[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巧利;;略論孔子和蘇格拉底的“道德可教性”思想[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2 劉巧利;;《拉刻斯篇》中蘇格拉底對于“勇敢”的德性分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3 劉巧利;;《拉刻斯篇》中蘇格拉底對于“勇敢”的德性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劉巧利;;略論孔子和蘇格拉底的“道德可教性”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5 田浩;;心理學的學科目標:從知識到行動[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房文杰;;箱庭療法對學習不良兒童自我概念的影響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郭艷芬;劉志紅;謝明元;;基于知識與監(jiān)督分類的青南高原植被信息提取[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衛(wèi)星遙感應用技術與處理方法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8 王詩頌;;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開發(fā)與實踐[A];2008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黃俊明;李文立;羅會明;康敏;楊玉芳;陳海珍;譚劍斌;胡帥爾;;廣州地區(qū)居民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調查[A];中國毒理學會放射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七次、中國毒理學會免疫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五次、中國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致突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次、中國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致畸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次、中國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致癌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10 王玉;張格祥;劉旭東;馬劍華;肖永良;王宏志;;甘肅省會寧縣高一學生營養(yǎng)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與分析[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十次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曾強(工作單位:安徽省壽縣工商局);必須加快知識經濟的發(fā)展[N];安徽經濟報;2002年
2 陶慶玲;人才決定企業(yè)現(xiàn)代化管理水平[N];安徽經濟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文霞平;點燃農家娃心中的希望[N];安徽日報;2002年
4 省政協(xié)常委陳天庚;運用高新技術構筑現(xiàn)代旅游產業(yè)[N];安徽日報;2002年
5 薛兆豐;微軟·暴利·盜版·壟斷[N];北京科技報;2002年
6 白仲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 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中關村文化的內涵和特征[N];北京科技報;2002年
7 李鐵映;關于學風問題的思考[N];北京日報;2002年
8 陳曉明(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歷史在別處[N];北京日報;2002年
9 北京廣播學院副院長 任金州教授;運用多種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性教育[N];北京日報;2002年
10 本報記者黃秀麗;四千所市民學校扎根京城[N];北京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洋;企業(yè)邊界理論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張義龍;區(qū)域物流與經濟資源最佳利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韓志立;秩序、規(guī)則、知識:批判建構主義視角下的美國大戰(zhàn)略研究[D];外交學院;2009年
4 胡根林;語文科文學課程內容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5 趙荷花;學習的教學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世宏;知識,傳承與教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魯柏祥;基于知識的國家農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鄭春光;博弈、知識與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玉鵬;普羅提諾靈魂學說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10 趙健;學習共同體[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雯;兩類家庭關系不利青少年家庭功能的特點及其與社會行為、孤獨感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0年
2 孫亞靈;西藏班中學生社會支持、孤獨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0年
3 江濤;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再思考[D];西北大學;2009年
4 胡招祺;從歐洲哲學史上的幾種真理觀看主觀因素在真理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5 劉芳;云南省13縣(市)街頭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現(xiàn)狀及相關問題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6 王婷;太原市不同特征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和行為特征現(xiàn)況調查[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黃博凱;近代哲學中的確定性問題[D];復旦大學;2009年
8 高文動;馮契先生“理性直覺”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隋欣彤;權力壓迫下的屬下[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胡漪清;非戶籍婦女以醫(yī)院為基礎的避孕節(jié)育及意外妊娠的現(xiàn)狀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030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50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