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師“定期流動制”對我國義務教育教師配置均衡化的啟示
本文關鍵詞:日本教師“定期流動制”對我國義務教育教師配置均衡化的啟示 出處:《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義務教育 教師隊伍 流動制 均衡化 教師流動 學校教師 基礎教育 公立學校 日本 配置
【摘要】:正眾所周知,日本當代基礎教育世界領先,由法律規(guī)定的教師"定期流動制"促成公立學校均衡化已達到比較理想的程度,日本的義務教育基本上沒有家長或學生"擇校"等現(xiàn)象。日本公
[Abstract]:As we all know, Japan is leading the world in modern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the regular mobility of teachers, as stipulated by the law, has led to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chools to a relatively satisfactory degree. Japan's compulsory education basically does not have parents or students "choose school" and other phenomena.
【作者單位】: 江蘇省無錫市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2010年)規(guī)劃課題(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戰(zhàn)略性與政策性研究專項)“以縣(市、區(qū))為單位的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教師(校長)校際流動操作方案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眾所周知,日本當代基礎教育世界領先,由法律規(guī)定的教師“定期流動制”促成公立學校均衡化已達到比較理想的程度,日本的義務教育基本上沒有家長或學生“擇!钡痊F(xiàn)象。日本公立學校教師的“定期流動制”①肇興于二戰(zhàn)后,1960年代初趨于完善,并—直沿用至今,世界公認相當完善和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汪丞;中日教師流動:比較與借鑒[J];教師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汪丞,方彤;日本教師“定期流動制”對我國區(qū)域內師資均衡發(fā)展的啟示[J];中國教育學刊;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汪丞;中日中小學教師流動之比較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2 汪丞;中日教師流動:比較與借鑒[J];教師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汪丞;;中小學教師流動的問題與對策[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1期
4 賀武華;楊小芳;;薄弱學校發(fā)展困境的社會學解釋[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1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歐文福;西南民族貧困地區(qū)的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fā)[D];西南大學;2006年
2 邱偉華;公共教育與收入差異[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丞;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視角下的中日中小學教師流動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張大友;中小學教師城鄉(xiāng)交流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3 盧長智;薄弱學校辦學潛能開發(fā)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4 祝平;中小學教師流動的外部性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斌;中小學教師交流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騰云;婁底市農村義務教育教師流動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7 李娜;關于城鎮(zhèn)教師對口支援農村教育的政策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巫肇勝;農村青年教師的職業(yè)期待研究[D];中共江蘇省委黨校;2007年
9 劉春峰;縣域義務教育城鄉(xiāng)師資均衡發(fā)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姚琳;義務教育師資力量均衡發(fā)展的對策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薛國鳳;日本教師“定期流動制”對解決我國偏貧地區(qū)義務教育師資問題的啟示[J];日本問題研究;2002年01期
2 張忠福;教育均衡應首先在區(qū)域內實現(xiàn)——對農村落后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年01期
3 尹博;對貧困地區(qū)中小學教師內部流動問題的思考[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2年04期
4 汪丞,方彤;日本教師“定期流動制”對我國區(qū)域內師資均衡發(fā)展的啟示[J];中國教育學刊;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紅梅;;從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看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姚媛;熊藝鈞;;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振國興邦迷途探索——當代中國農村義務教育建設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年07期
3 何齊宗;中國大陸普及義務教育的進展與問題[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4 柳斌;關于義務教育教材建設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1988年07期
5 李懷玉;;河南省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現(xiàn)狀調查及其對策分析[J];中州學刊;2010年04期
6 宋滿林;;提高寧南山區(qū)義務教育質量與效益問題的研究[J];寧夏教育科研;2005年02期
7 姜玲芝;臺灣的中小學教育[J];科技導報;1988年05期
8 陳秀英;談我市農村義務教育的條件[J];邢臺師范高專學報;1998年02期
9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fā)市教育局進一步促進創(chuàng)建教育強縣和教育強鄉(xiāng)鎮(zhèn)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報;2003年09期
10 曲鐵華,馬艷芬;義務教育師資均衡發(fā)展的對策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美玲;;我國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政策實施背景及問題[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楊玉瓊;;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資源配置均衡狀況研究[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楊金花;;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的路徑選擇:日本的經驗與啟示[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陳純槿;王紅;;關于流動兒童義務教育補償?shù)臉嬒隱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慧勤;劉寒雁;;農村地區(qū)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研究——以云南省河口縣義務教育經費預算能力建設為例[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翟靜麗;;城市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中政府行為失當?shù)乃伎糩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邱小健;;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流動人口子女義務教育問題研究——教育財政的視角[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王雪;;教育公平視角下的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問題解析[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雷芳;;義務教育城鄉(xiāng)交流教師的行為選擇及其管理[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張德祥;;關于義務教育區(qū)域內均衡發(fā)展的思考[A];第五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陜西省寶雞市政協(xié);陜西寶雞: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隊伍急需新鮮血液[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2 YMG記者 李京蘭;全市教師達75876位[N];煙臺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賀波 本報通訊員 呂逸;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N];廣西日報;2010年
4 新華社記者 李江濤;讓所有的教師都優(yōu)秀讓所有的學校都有特色[N];北京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馬小麗 實習生 郭燕蓉;義務教育陽光播撒首府每個角落[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6 ;四川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N];四川日報;2009年
7 記者 陳程;2016年基本消除義務教育薄弱學校[N];哈爾濱日報;2009年
8 晉中市教育局局長 鹿建平;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N];晉中日報;2010年
9 ;貴州 努力實現(xiàn)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N];中國教育報;2011年
10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共享更高質量的義務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超;教師遠程培訓的學習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尚倫;建國以來我國義務教育教科書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孫艷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唐松林;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學敏;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朱家存;走向均衡[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吳紅宇;農村勞動力遷移動機與制度沖突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9 李敏;中國就業(yè)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石長林;中國教師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志艷;城市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志艷;城市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曲正偉;我國義務教育中的政府責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劉芳;河北省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隊伍建設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榮娟;流動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社會政策和實現(xiàn)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6 宋輔英;縣域內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合理流動機制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周曄;西部貧困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之教師隊伍問題及其政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邱輝忠;中國城市實施義務教育“兩個平等”政策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9 周紹英;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定期流動意向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余陽;論我國義務教育的財政制度選擇[D];四川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3644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6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