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反思行動的現狀分析
本文關鍵詞:教師教學反思行動的現狀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 教師反思 反思性教學 教學設計 個體反思 反思能力 教學效果 解決問題 教學行為 反思性實踐
【摘要】:正在反思觀念備受推崇之后,反思性實踐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并滲透到各個領域。將反思的觀念引用到教學上,并設計課程加以訓練學生的教學反思能力,首推反思性教學。教學反思其實就是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反思的目的都是為了教師自身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自己教學前、教學中或教學后的經驗或行為加以審視、分析、批判和調整,并改進自己的教學,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進而促進自身專業(yè)成長的過程。
【作者單位】: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分類號】:G424
【正文快照】: 在反思觀念備受推崇之后,反思性實踐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并滲透到各個領域。將反思的觀念引用到教學上,并設計課程加以訓練學生的教學反思能力,首推反思性教學。教學反思其實就是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反思的目的都是為了教師自身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學反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雙;高師“教師口語”教學應重視的三個問題[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劉加霞,申繼亮;國外教學反思內涵研究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3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4 張?zhí)鞂?試論教育對話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5 施小菊;運用反思性教學提高體育實習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6 馮洪,李寧,王次農,邱月婷;籃球戰(zhàn)術教學思維訓練模式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7 劉耀明;反思性教學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J];北京教育;2003年10期
8 胡波;高師物理教學法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濱州師專學報;2004年02期
9 李家黎,陳薈伉;論反思性教學與教師專業(yè)化[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10 曹東云,黃娟;信息技術支持的反思性外語教學[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徐惠良;;構建初中數學教與學反思機制的實踐與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羅麗紅;;變“加餐”為“家常便飯”——地理探究性學習教學策略[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汪宏朝;;淺談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精神激發(fā)學生質疑能力[A];湖北省中學化學“兩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文件和論文集[C];2007年
4 王曉巍;;中學化學教學反思的思考與實踐[A];湖北省中學化學“兩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文件和論文集[C];2007年
5 繆建平;;引領教師進入“反思性教學”狀態(tài)[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6 周如俊;;校長要變教學反思“苦差”為教師成長的“追求”[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毛景煥;平等體驗的生成與班級教學共同體[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邵光華;數學樣例學習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7 劉清華;教師知識的模型建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三福;教學的語用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王莉穎;雙語教育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金龍;西北貧困地區(qū)小學校本師資培訓研究與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焦煒;課程行動研究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楊玉東;國家數學課程改革中教師培訓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楊龍海;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鄧友超;走向主體間意義的教師主體性——教育工具的一個目標[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6 歐群慧;論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可能——一項個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7 劉衛(wèi)華;反省與心理健康之關系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喜艷;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網絡課程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呂麗艷;教育世界中的意義遮蔽與澄明[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連蓮;關于西方教師專業(yè)化理論與實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牛傳福;;談教學反思[J];學語文;2011年03期
2 王明香;;養(yǎng)成勤寫教學反思的習慣[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年05期
3 尚春雅;;教師教學反思的制約因素及對策探析[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4 譚淑瓊;;教師在教學反思中成長[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年09期
5 劉志芬;;淺議教學反思[J];學周刊;2011年21期
6 耿雪梅;;把握教學反思的“五性” 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J];文理導航(上旬);2011年09期
7 苑麗娟;;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J];學周刊;2011年15期
8 石紅琴;;課堂:教學反思的綠洲——新課改后的教學反思[J];中小學電教(下);2011年09期
9 張曉霞;;教學反思:教師專業(yè)成長之路[J];甘肅教育;2011年11期
10 王婷;韋艷;王浩;;反思在課堂教學中的促進作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雙瑩;;校本培訓的核心力——提高教師反思能力,重新構建自我[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李月鮮;;在教學反思中成長[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新課程下教師爭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楊小鋒;;夯實網絡校本研修 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5 陳媛;;教學需要積累[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周如俊;;校長要變教學反思“苦差”為教師成長的“追求”[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7 張彩云;劉加霞;申繼亮;;教師反思傾向的結構和量表編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張彩云;;教師教學反思傾向的結構及發(fā)展特點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 促專業(yè)教師健康成長[A];河北省教育廳2009年繼續(xù)教育工作會議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09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09年
10 上海市新楊中學課題組;;深化尊重意識,激發(fā)行動活力,提高服務能力——教師尊重意識與行為的研究階段性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江西省寧都縣田埠中學 李經祥;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N];學知報;2011年
2 ;“新學!狈此紗⑹句沎N];中國教師報;2011年
3 周俊最;教學反思 “發(fā)燒”的反思[N];中國教育報;2006年
4 內蒙古政府機關幼兒園 王秀秀;淺談如何成為反思實踐型教師[N];呼和浩特日報(漢);2011年
5 謝多福;新課改下的教學反思[N];甘肅日報;2008年
6 本版編輯 江蘇省泰興中學 馬張留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第二實驗小學 張衛(wèi)華 常州市新北區(qū)安家中心小學 陳春松 姜堰市蘇陳實驗小學 丁正后 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世業(yè)中學 耿昌福 南京市下關區(qū)第二實驗小學 郭學萍 常熟市何市中心小學 陸利東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賁友林;讓教育教學反思成為我們的職業(yè)習慣[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7 張良朋;跨過“消極的教學反思”這道坎[N];中國教育報;2005年
8 甘州區(qū)三閘中心學校 劉雪梅;如何撰寫教學反思[N];張掖日報;2008年
9 張汝水;正確把握教學反思過程[N];濟寧日報;2009年
10 崔登芝;讓教學反思引領我們成長[N];萊蕪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海燕;技術支持的教師教學反思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D];西南大學;2011年
3 周貴禮;論當代教師思維方式變革[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周福盛;教師個體知識的構成及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謝幼如;網絡課堂協作知識建構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蔣開君;范梅南現象學教育學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呂國光;教師信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席梅紅;教學實踐智慧發(fā)展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囡;活動教學中的活動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李利;職前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儲召紅;論教學反思及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劉金虎;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學工程的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吳北寧;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師反思:動因與動力[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焦金金;常態(tài)教學中微項目的設計與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梁小丹;基于BLOG的教師個體教學反思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6 李瑾;教學反思芻議[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7 謝芳;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引導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高祥;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學反思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9 都靜麗;教師教學反思有效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沈宏松;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行動研究之一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898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89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