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推動學習的新模式——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的啟示
本文關鍵詞:技術推動學習的新模式——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的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美國教育技術計劃 技術與教育融合 教育教學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
【摘要】:美國教育部于2010年頒布第四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從個性化學習、過程性評價、教學活動銜接、基礎設施建設及提高教育生產力5個維度提出了技術推動學習的21世紀學習新模式,強調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基礎與核心地位,并倡導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和基于技術的過程性評價,促進教學活動有效銜接,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教育生產力,為美國學生在新形勢下掌握各種知識與能力提供良好的教育平臺。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jīng)逐步進入以"融合"為特征的新階段,學習美國國家教育發(fā)展新模式對于探索我國教育信息化新階段的發(fā)展路徑和發(fā)展策略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基于對美國技術推動學習新模式的啟示,我國應進一步深化對教育信息化的再認識,摒棄信息技術工具觀,注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管理和教學活動的融合,依托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教與學的新模式,全面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作者單位】: 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
【關鍵詞】: 美國教育技術計劃 技術與教育融合 教育教學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2010年,美國教育部教育技術辦公室(Office ofEducational Technology,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發(fā)布了題為《變革美國教育:技術推動學習》(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的國家教育技術計劃(National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 201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何克抗;;關于《美國2010國家教育技術計劃》的學習與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2 張育桂;佘燕云;;2010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0年04期
3 祝智庭;;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年[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1期
4 祝智庭;賀斌;;解析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規(guī)劃2010》[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6期
5 施建國;;《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祝智庭;;教育技術前瞻研究報道[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2 黃正榮;蔣和林;;轉變高校教師角色 推動教育信息化發(fā)展[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3 馮坤山;吳振強;;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四面體學習模型的構建[J];中國遠程教育;2012年05期
4 陳彩偉;吳衛(wèi)峰;;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的演變發(fā)展[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9期
5 祝智庭;管玨琪;;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新發(fā)展:從“班班通”到“教育云”[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年14期
6 黃勇;李雅玲;;數(shù)字化教學測驗作用機理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32期
7 程佳銘;金鶯蓮;;美國教育信息化概覽[J];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07期
8 閆蘭蘭;黃忠;周邢丹;;讓“圍脖”溫暖大學教育——微博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探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年09期
9 譚姣連;;利用項目學習方式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21世紀技能——ThinkQuest Projects全球競賽及獲獎案例評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年03期
10 史婷;;西安市基礎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發(fā)展透視[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林小蘭;蔣鳴雷;;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中國職業(yè)教育中的應用[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牛佳;基于優(yōu)質課例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量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韓超;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思想研究[D];山東輕工業(yè)學院;2011年
3 邱鐘興;《傷寒論》視頻案例庫的建立和教學運用[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任曉冬;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學技能培訓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蔡靜;動態(tài)教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6 吳驊;云計算環(huán)境下教育信息化資源共享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7 付榮;基教系統(tǒng)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對策[D];魯東大學;2012年
8 賀景;教育信息化視閾下的美國“個人學!毖芯縖D];西南大學;2012年
9 張建欣;“5.12”汶川地震四川災區(qū)教育信息化政策實效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10 章琴;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志強;;《2009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教育項目解讀[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陳琦,張建偉;信息時代的整合性學習模型——信息技術整合于教學的生態(tài)觀詮釋[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3期
3 鐘志賢;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發(fā)展的教學設計假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4 何克抗;余勝泉;吳娟;馬寧;趙興龍;袁磊;齊媛;;運用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大幅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孫波;趙慧勤;李麗;張春悅;;三維虛擬教師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6 劉清堂;劉梅;謝燕輝;李浩;胡敏;;面向村鎮(zhèn)的教育資源分類體系研究與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7 祝智庭;關于教育信息化的技術哲學觀透視[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9年02期
8 單從凱,楊雪紅;迎接技術教育的挑戰(zhàn):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J];開放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9 黃德群;毛發(fā)生;;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解讀及其啟示[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10 任友群;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的建構[J];教育科學;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茅衛(wèi)東;[N];中國教師報;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世雄;;淺析數(shù)字化校園的內涵及其實現(xiàn)模式[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S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1207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2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