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評老子“無為”思想的教育價值
本文關鍵詞:試評老子“無為”思想的教育價值
【摘要】:在當代教育借鑒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潮流中,儒家思想以剛健有為、注重主體精神的"有為"理念成為進德、修身、立業(yè)和積極入世的弘道,而以老子"無為而治"為代表的道家學理卻往往被看作消極遁世、封閉落后的學識而予以否定。實際上,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無為"理念涵化著深刻的辯證法思想和注重客觀、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原則,道家與儒家"有為"政治一起"相異相濟、殊途同歸",成為中華文化傳承中的兩大基本派別和中華文明的慧命哲學,對當代教育亦具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河北師范大學教務處;
【關鍵詞】: 無為 人性 當代教育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仔細品味《老子》五千言,莫不能感受到其“無為”而治的學理思想與哲學基礎。道家一反儒家重陽德、以德論道、德行而道成的主動、有為思想,提出以道統(tǒng)德“無為”而治的學術理念。與此同時,道儒兩家成為中華文化傳承中的兩大基本流派,尤其道家“無為”而治、重視客觀的辯證思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立云;;孫悟空的哲學[J];青春歲月;2010年01期
2 ;博聞集萃[J];教育;2010年06期
3 藍川和;;尋找當代教育家[J];湖南教育(上);2010年02期
4 張俊平;;為了人性的健康生長和全面發(fā)展[J];江蘇教育;2010年08期
5 魏勇;;探索以生命教育為主的語文課外閱讀[J];學苑教育;2010年06期
6 ;迷你笑話(五則)[J];小作家選刊(小學版);2010年03期
7 郭峰剛;;《老子》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年01期
8 陳綺;;老子的“無為”與總書記的“不折騰”[J];中文自修;2010年03期
9 方若冰;;從無為中論有為[J];中文自修;2010年03期
10 竇豆;;也說老子之“無為”[J];中文自修;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麗娜;;《溫柔的手》中外祖父川可的形象分析及其教育意義[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2 黃麗芬;;探索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實現(xiàn)“和諧德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3 張廷貴;姜本清;;學校管理中的“精神整合體”的理解和運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4 李梓梁;王三玉;;創(chuàng)設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 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5 王海燕;;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6 王淑雙;;論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新課程教學中的運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黑龍江卷)[C];2010年
7 李其忠;樊尊峰;;老莊無為論及其對中醫(yī)養(yǎng)生觀影響的探析[A];全國醫(yī)史文獻學科建設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熊春錦;;預防和養(yǎng)生是道醫(yī)學的靈魂[A];第四屆國學國醫(yī)岳麓論壇——中醫(yī)治未病與亞健康暨第二屆亞健康經(jīng)絡調(diào)理學術研討會精選論文集[C];2010年
9 歐積德;;慰撫心靈——《午夜的詩人》賞析[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阿毛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陳曉雷;;追覓人性深層的美麗——《影像的火車》讀思小錄[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阿毛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媒體工作者 周明華;靠護士大尺度靚照,能拉近醫(yī)患關系?[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2 常新港;文學·樹·石頭[N];文藝報;2011年
3 媒體工作者 周明華;靠護士大尺度靚照,能拉近醫(yī)患關系?[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4 常新港;文學·樹·石頭[N];文藝報;2011年
5 秦晉;卡夫卡和袁枚(下)[N];中華讀書報;2011年
6 吳義勤;世界的“崩潰”與藝術的可能[N];文學報;2011年
7 全冬梅;呂清森當選“感動吉林”2010年度人物[N];國家電網(wǎng)報;2011年
8 ;文化是一個偉大民族的靈魂[N];國際商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賀小巍 實習生 曾源;《古爐》首發(fā)前:賈平凹說有些事情是需要等的[N];陜西日報;2011年
10 子非;方太的國學智慧:從“孔子堂”到“青竹簡”[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東;自然之道與美學[D];西南大學;2010年
2 王宏剛;在中西比較的視野中看中國古典悲劇的民族特色[D];暨南大學;2010年
3 李海明;羅伯特·弗羅斯特詩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4 蒙星宇;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二十年研究(1988-2008)[D];暨南大學;2010年
5 朱曉紅;先秦軍事法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6 邢千里;中國歷代孔子圖像演變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鮑希福;三教本心[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楊春風;張?zhí)煲碇S刺小說論[D];蘭州大學;2010年
9 張慧;先秦生態(tài)文化及其建筑思想探析[D];天津大學;2010年
10 張波;皇侃哲學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晶旭;《黃帝四經(jīng)》的道家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李林蕓;王興東、王浙濱電影劇作論[D];西南大學;2010年
3 吳寒柳;十七年人學思潮論爭的回顧與反思[D];西南大學;2010年
4 王林剛;蛻變中的堅守[D];西南大學;2010年
5 陳惠瓊;論張抗抗的懺悔意識[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0年
6 曾鳴;天堂仍在望[D];浙江大學;2010年
7 劉竹;馬修·阿諾德詩中的文化焦慮[D];浙江大學;2010年
8 李平;論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中的惡魔性形象[D];西南大學;2010年
9 楊旦;女性悲劇的敘事情節(jié)模式分析[D];西南大學;2010年
10 郭文良;卡斯蒂利奧內(nèi)《廷臣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988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9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