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爾干社會學視角下的教育定義評析
本文關鍵詞:涂爾干社會學視角下的教育定義評析
【摘要】:涂爾干是教育社會學的奠基人,他告訴我們可以從社會學的視角分析教育。在涂爾干所處的新舊社會交替的時代,他希望借助教育的力量來構(gòu)建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文章從涂爾干的社會學理論著手,結(jié)合其發(fā)表的《教育及其性質(zhì)與作用》,評析其對教育的定義。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
【關鍵詞】: 教育社會學 教育定義
【分類號】:G40-052
【正文快照】: 0引言在1632年,捷克夸美紐斯發(fā)表了《大教學論》,標志著獨立形態(tài)教育學的產(chǎn)生,到了1806年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的發(fā)表則標志教育學正式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社會學一詞最早在1838年由孔德提出,在作為對現(xiàn)代性突出矛盾的回應。在19世紀,這2個新興學科蓬勃發(fā)展,但并無交集,直到涂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林平;;涂爾干實證思想的內(nèi)涵[J];學術交流;2009年07期
2 劉德林;;涂爾干的發(fā)展性紀律觀及其現(xiàn)實啟示[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0年05期
3 陳頎;;走向“集體歡騰”:涂爾干社會理論的危險[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4 于曉明;;論涂爾干《道德教育》之紀律觀[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5 呂付華;;失范與秩序:重思涂爾干的社會團結(jié)理論[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6 鄧才彪;涂爾干道德教育思想述評[J];外國教育動態(tài);1989年02期
7 渠敬東;涂爾干的遺產(chǎn):現(xiàn)代社會及其可能性[J];社會學研究;1999年01期
8 王晉;昌艷飛;;尋覓涂爾干道德教育思想碎片——《道德教育》相關觀點對教育實踐的啟示[J];新教育;2011年10期
9 張海洋;涂爾干及其學術遺產(chǎn)[J];社會學研究;2000年05期
10 王宗昱;涂爾干的宗教社會學[J];求是學刊;200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肖瑛;;構(gòu)建總體性的友好社會——涂爾干的社會團結(jié)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年
2 張兆曙;;涂爾干的遺產(chǎn)和遺憾[A];秩序與進步:中國社會變遷與浙江發(fā)展經(jīng)驗——浙江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偉;;以涂爾干集體意識的觀點淺析當前社會秩序的維持[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自強 渠敬東 姚福燕;涂爾干的現(xiàn)代性主題:道德個人主義與法團公共性[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2 李英飛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把科學理性主義拓展到人們的行為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胡煉剛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重訪涂爾干的社會學認識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龔丹韻;友善互動的環(huán)境,,是良藥[N];解放日報;2014年
5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 董凱;《職業(yè)倫理與公民道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6 方旭東;雙重荒誕[N];中華讀書報;2007年
7 田建明;涂爾干及其對社會學人類學的貢獻[N];中國民族報;2008年
8 渠敬東;如何閱讀杜爾干[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9 鄧曉芒;涂爾干宗教學方法論的誤區(qū)[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10 秦暉;價值關懷與實證研究[N];南方周末;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君;涂爾干職業(yè)倫理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王迅;涂爾干社會理論的文化之維[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3 于鵬;涂爾干的社會觀與現(xiàn)代個體的林中路[D];沈陽師范大學;2015年
4 田峗;涂爾干職業(yè)倫理思想的核心特質(zhì)與借鑒價值[D];復旦大學;2014年
5 陳松鳳;涂爾干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龔志通;涂爾干的道德教育理論及其當代價值[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7 向輝;社會團結(jié):從涂爾干到羅蒂[D];北京大學;2007年
8 徐秀明;涂爾干與布迪厄幾種教育社會學觀點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黃振羽;社會的結(jié)構(gòu)維度與象征維度[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馬宗亮;論涂爾干集體意識[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701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7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