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利州區(qū)政府義務教育財政供給狀況調查研究
本文關鍵詞:廣元市利州區(qū)政府義務教育財政供給狀況調查研究
【摘要】:義務教育是國家教育金字塔寬厚的基座部分,基礎堅固了整個教育體系才會堅固,百年大計之教育事業(yè)才能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因此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無疑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本文以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公共財政和教育財政公平理論為指導,以廣元市利州區(qū)為研究對象,通過理論分析、實證檢驗,在實證研究部分,回歸統(tǒng)計結果顯示,教育財政分權度,即地方政府負擔部分占財政教育經費比重、教育財政分權度、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城鎮(zhèn)人口比重、城鄉(xiāng)收入比等都會影響政府義務教育財政的供給能力。筆者研究認為財政供給不均衡是制約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最關鍵因素,現實義務教育之所以突破不了非均衡發(fā)展的困局,正是因為沒有找到具體的財政制約因素及其作用原理,沒有找到義務教育財政應該由誰為主統(tǒng)籌配置,實踐中對義務教育發(fā)展的統(tǒng)籌不應該是縣,也不是中央,而應該是省,而且關鍵在于對財政的統(tǒng)籌上。本文認為:財政分權使得義務教育經費主要由地方政府籌集,而地方經濟發(fā)展水平、地方政府的對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主觀意愿等因素造成了區(qū)域間義務教育投入水平的不平衡。本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義務教育財政供給現狀進行系統(tǒng)梳理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深刻揭示了省以下義務教育財政責任履行、轉移支付和省以下財稅體制等方面因素是如何影響義務教育財政均衡的,從而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厘清了深層次原因。在促進我國義務教育財政均衡的對策建議上,首先,完善相關立法及政策規(guī)定,作為處于工作第一線的政府,也應該完善這兩級政府義務教育的地方立法性工作,有效保證義務教育供給;其次,從整體上提出了增加義務教育財政資源供給、消除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促進區(qū)域經濟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制定義務教育財政均衡統(tǒng)一標準、發(fā)揮中央和省級政府在財政資源調控上的作用、在區(qū)域之間設立義務教育財政調節(jié)資金、建立有助于財政均衡的轉移支付制度等對策措施;再次,在解決貧困地區(qū)、薄弱學校、弱勢群體義務教育財政投入不足問題上,指出應采取差異性的財政政策給予重點扶持。最后,提出了建立義務教育財政均供給均衡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監(jiān)管機制等保障措施。
【關鍵詞】:利州區(qū) 政府 義務教育 財政供給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522.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義12
- 1.2 國內外研究的現狀12-18
- 1.2.1 國外研究現狀12-15
- 1.2.2 國內研究現狀15-18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18-19
- 1.3.1 研究思路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分析19-23
- 2.1 基本概念解析19-20
- 2.1.1 義務教育的內涵與特性19
- 2.1.2 教育財政的含義19
- 2.1.3 義務教育財政均衡19-20
- 2.1.4 政府職能20
- 2.2 理論基礎20-23
- 2.2.1 公共產品供給理論20-22
- 2.2.2 財政投入與義務教育均衡22-23
- 第三章 廣元市利州區(qū)政府義務教育財政供給之調查設計23-26
- 3.1 利州區(qū)概況23
- 3.2 調查之目的23-24
- 3.3 調查之基本假設24
- 3.4 調查之方式24-25
- 3.4.1 調查采取的三種方式24-25
- 3.4.2 調查方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25
- 3.5 調查之工具25-26
- 3.5.1 調查樣本選擇說明25
- 3.5.2 調查的數據計量模型25-26
- 第四章 廣元市利州區(qū)政府義務教育財政供給狀況調查之實施26-30
- 4.1 調查的主要數據收集26
- 4.2 利州區(qū)政府義務教育財政供給水平分析26-27
- 4.2.1 財政性義務教育經費增長情況26
- 4.2.2 義務教育經費總量占GDP比重情況26-27
- 4.2.3 義務教育經費的支出結構情況27
- 4.3 利州區(qū)城鄉(xiāng)間教育財政供給分析27-28
- 4.4 利州區(qū)不同教育層財政供給分析28-29
- 4.5 利州區(qū)義務教育階段生均預算內經費均衡分析29-30
- 第五章 廣元市利州區(qū)政府義務教育財政供給調查之結果30-37
- 5.1 調查結果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30-32
- 5.2 調查結果的討論分析32-33
- 5.2.1 教育經費短缺且資源分布不均32
- 5.2.2 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結構不合理32-33
- 5.2.3 農村地區(qū)義務教育負債現象嚴重33
- 5.2.4 義務教育學校之間的校際差距增大33
- 5.3 調查結果的原因分析33-37
- 5.3.1 相關政策及立法規(guī)定存在不足33-34
- 5.3.2 區(qū)域經濟梯次發(fā)展情況影響明顯34-35
- 5.3.3 義務教育在教育投資結構中比重偏低35
- 5.3.4 學校預算外收入使校際差距增大35
- 5.3.5 義務教育財政供給缺乏有效監(jiān)督35-37
- 第六章 完善廣元市利州區(qū)政府義務教育財政供給的建議37-42
- 6.1 完善教育財政供給的相關政策規(guī)定37
- 6.2 改善義務教育財政資源供給總量與分配結構37-38
- 6.2.1 保持義務教育投入總量的增長38
- 6.2.2 調整義務教育與非義務教育資金的分配結構38
- 6.3 提高農村學校財政供給水平38-39
- 6.4 提升義務教育財政供給效率39-40
- 6.4.1 適當集中教育資源39
- 6.4.2 引導學校合理使用財政資金39-40
- 6.5 建立健全義務教育財政供給監(jiān)管機制40-41
- 6.5.1 強化對義務教育經費的監(jiān)督和審計40-41
- 6.5.2 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信息公開制度41
- 6.6 建立較為科學的轉移支付標準41-42
- 第七章 結論42-43
- 致謝43-44
- 參考文獻44-47
- 附錄47-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民;關于義務教育財政體制的改革[J];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2 周玲;英美兩國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的中央化趨勢[J];教育評論;2002年05期
3 譚春芳,李繼宏;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存在的問題[J];教育與經濟;2003年03期
4 栗玉香;我國公共財政框架下的義務教育財政改革[J];中州學刊;2003年05期
5 常萬新,呂建國,潘洪建;提高義務教育財政重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6 郝志軍,曾天山;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的困境與出路[J];現代教育論叢;2003年01期
7 楊陽,劉嬌;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的經濟學分析[J];農業(yè)經濟;2004年02期
8 劉小強,曾昭轟;論獨立型義務教育財政的構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03期
9 何聰;;現行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現狀分析[J];廣西財政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6期
10 曠乾;制度變遷中的義務教育財政——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亞榮;;新義務教育財政政策執(zhí)行現狀調查[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善邁;曹夕多;;重構我國公共財政體制下的義務教育財政體制[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陶紅;楊東平;;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政策公平性研究[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陳純槿;王紅;;從公平、效率和充足看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改革[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祥云;范麗萍;;財政分權視角下中國縣級義務教育財政支出不足成因——基于各省縣級數據的實證分析[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汪曦;張智敏;;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新機制實施及對策思考——對湖北省4個縣的調查[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李成平;張智敏;;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新機制專題調研——基于湖北省當陽市的調查[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祥云;;費稅改革后農村義務教育財政制度運行績效與制度重構[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朱銘;;建立義務教育財政分擔機制的必要性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常勐;;新機制下縣級政府義務教育財政責任探析[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課題主持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王善邁 新聞采寫 本報記者 翟博;中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改革構想[N];中國教育報;2002年
2 王善邁;重構我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劉雅瓊;后義務教育財政問題受關注[N];中國財經報;2007年
4 楊志華;完善農村義務教育財政轉移制度[N];農民日報;2008年
5 記者 呂曉揚;加大義務教育財政投入[N];潮州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田新元 王軍善 叢峰 邱紅杰 朱建軍 張曉晶 吳紅玲;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需重構[N];中國改革報;2005年
7 王桂泉;義務教育財政投入逐年增長[N];朝陽日報;2009年
8 鄭猛;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經費投入年均增長20%以上[N];中國稅務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朱嘯波;建立義務教育財政分擔模型[N];中國財經報;2003年
10 何水 許言麗 張淑梅;讓農村孩子不再望學興嘆[N];中國財經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林濤;基于校級數據的省域內義務教育財政公平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王強;我國義務教育財政模式與選擇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曾以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4 韓明。℉AN MINH TUAN);越南義務教育財政制度變遷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海英;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2 閆福甜;戰(zhàn)后美國義務教育財政改革及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王微微;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變遷與走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申林昌;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政策分析[D];廈門大學;2006年
5 祝航;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保障機制問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6 李竹宇;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現狀與改革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賀慧;農村義務教育財政責任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錢量;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9 高兆勇;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資的委托—代理理論分析[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10 董鑒鋒;義務教育財政保障體系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686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68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