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紗工程”課堂教學與MOOC教學雙向模式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16:59
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建設了"紡紗工程"MOOC資源,包括教學視頻、教學課件、課堂討論、測驗與作業(yè)、期末測試等,并將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資源與課堂教學的作用,促進紡織工程專業(yè)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紡紗理論、技術及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教育. 2018,33(06)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MOOC教學模式
二、“紡紗工程”課程內(nèi)容與教學特點
三、“紡紗工程”MOOC設計
1. 課程教學框架設計
2. 課程資源
3. 課堂教學與MOOC雙向教學模式的互動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OOC視角下的網(wǎng)絡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的共存與創(chuàng)新——以職業(yè)教育為例[J]. 孫益華. 祖國. 2017(22)
[2]紡織工程專業(yè)平臺課程“紡紗學”的教學改革[J]. 郁崇文,勞繼紅,江慧,王新厚,曾永春,汪軍. 紡織服裝教育. 2017(05)
[3]“作物栽培學”MOOC課堂的基本教學模式探討[J]. 陳兵林,馬麗琴,李剛華,黃驥,戴廷波. 長沙大學學報. 2017(05)
[4]MOOC評價模型研究[J]. 姚凱,李思志,李艷紅,邱靜靜. 復旦教育論壇. 2017(03)
[5]“紡紗學”課程建設[J]. 李龍,張弦,吳磊,陳莉. 紡織服裝教育. 2013(01)
本文編號:3558621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教育. 2018,33(06)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MOOC教學模式
二、“紡紗工程”課程內(nèi)容與教學特點
三、“紡紗工程”MOOC設計
1. 課程教學框架設計
2. 課程資源
3. 課堂教學與MOOC雙向教學模式的互動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OOC視角下的網(wǎng)絡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的共存與創(chuàng)新——以職業(yè)教育為例[J]. 孫益華. 祖國. 2017(22)
[2]紡織工程專業(yè)平臺課程“紡紗學”的教學改革[J]. 郁崇文,勞繼紅,江慧,王新厚,曾永春,汪軍. 紡織服裝教育. 2017(05)
[3]“作物栽培學”MOOC課堂的基本教學模式探討[J]. 陳兵林,馬麗琴,李剛華,黃驥,戴廷波. 長沙大學學報. 2017(05)
[4]MOOC評價模型研究[J]. 姚凱,李思志,李艷紅,邱靜靜. 復旦教育論壇. 2017(03)
[5]“紡紗學”課程建設[J]. 李龍,張弦,吳磊,陳莉. 紡織服裝教育. 2013(01)
本文編號:35586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5586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