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對大學生心理行為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3 03:15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社交媒體對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影響越來越大。社交媒體的發(fā)展,有其積極因素,但同時也給大學生的日常心理行為帶來了新的影響和變化。在虛擬空間與現(xiàn)實空間結合越來越緊密的情況下,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關鍵是要發(fā)揮社交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規(guī)避其負面因素,幫助大學生形成一種更適應當下雙重空間并行的生活方式。
【文章來源】:江蘇高教. 2018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社交媒體的性質(zhì)與大學生的使用情況
1. 社交媒體的定義和具體形態(tài)。
2. 大學生成為社交媒體平臺使用的主力軍。
二、社交媒體對青年大學生心理行為的影響
1. 社交媒體為大學生自我形象構建搭建平臺。
2. 社交媒體強化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聚焦。
3. 社交媒體給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不確定因素。
三、發(fā)揮社交媒體積極作用, 思政工作者需扮演好四個角色
1. 做社交媒體中的先鋒者,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2. 做生活學習間的同行者,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親和力。
3. 做青年學生前行的引路者,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性。
4. 做媒介素養(yǎng)上的指導者, 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形成路徑及教育體系研究[J]. 欒海清,郭金玲. 江蘇高教. 2017(08)
[2]社交媒體影響青少年同伴關系:友誼、孤獨感和歸屬感[J]. 巴巴拉·M·紐曼. 中國青年研究. 2014(02)
[3]社交媒體:概念、發(fā)展歷程、特征與未來——兼談當下對社交媒體認識的模糊之處[J]. 曹博林.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1(03)
[4]對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調(diào)查分析及德育引導[J]. 高愛芳,高衛(wèi)松.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01)
本文編號:2954203
【文章來源】:江蘇高教. 2018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社交媒體的性質(zhì)與大學生的使用情況
1. 社交媒體的定義和具體形態(tài)。
2. 大學生成為社交媒體平臺使用的主力軍。
二、社交媒體對青年大學生心理行為的影響
1. 社交媒體為大學生自我形象構建搭建平臺。
2. 社交媒體強化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聚焦。
3. 社交媒體給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不確定因素。
三、發(fā)揮社交媒體積極作用, 思政工作者需扮演好四個角色
1. 做社交媒體中的先鋒者,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2. 做生活學習間的同行者,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親和力。
3. 做青年學生前行的引路者,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性。
4. 做媒介素養(yǎng)上的指導者, 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形成路徑及教育體系研究[J]. 欒海清,郭金玲. 江蘇高教. 2017(08)
[2]社交媒體影響青少年同伴關系:友誼、孤獨感和歸屬感[J]. 巴巴拉·M·紐曼. 中國青年研究. 2014(02)
[3]社交媒體:概念、發(fā)展歷程、特征與未來——兼談當下對社交媒體認識的模糊之處[J]. 曹博林.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1(03)
[4]對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調(diào)查分析及德育引導[J]. 高愛芳,高衛(wèi)松.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01)
本文編號:29542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9542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