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課大賽作品看翻轉(zhuǎn)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
本文選題:微課 + 翻轉(zhuǎn)課堂; 參考:《教育科學》2015年05期
【摘要】:目前,依托微課形式的翻轉(zhuǎn)課堂構建正逐步為人認可并被日益廣泛采用。微課聚焦于精心設計的教學視頻,在選題價值、教學導入、教學主線、教學方式、教學總結(jié)等方面體現(xiàn)出與其他方式的明顯差異。微課大賽參賽乃至獲獎作品在為微課制作提供形象直觀樣例的同時,也積極拓展了制作思路、技術與方法,反響熱烈且效果明顯。以公安院校為代表的特色鮮明的高等教育因其自身固有的職業(yè)性特征,十分貼合微課式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方法,與其自然而然產(chǎn)生向心吸引。選取代表性微課大賽作品予以分析評價,以提升教學質(zhì)量為出發(fā)點與歸宿,關注翻轉(zhuǎn)課堂創(chuàng)新實踐方法,討論職業(yè)特色教育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交互融合技巧,為信息時代教育模式改革提供良好建議。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flip classroom based on micro-class is gradually recognized and widely used. The micro-course focuses on the carefully designed teaching video, which shows the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other methods in the aspects of the value of the selected topic, the teaching introduction, the main line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teaching summary and so on. As well as providing visual and visual exampl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icrocourses, the competition and even the winning works actively expand the production ideas, techniques and methods, and the response is enthusiastic and the effect is obviou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gher education, represented by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its own inheren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very close to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icro-class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instead of naturally producing centripetal attrac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presentative micro-course competition works to b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regards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ve practical method of flipping the classroom, and discusses the interactive fusion skills between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vide good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model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作者單位】: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網(wǎng)絡犯罪偵查系;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徐永勝;;偵查專業(yè)犯罪情報工作核心能力培養(yǎng)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聶清;;能力驅(qū)動型國際經(jīng)貿(mào)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和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0年04期
3 莊嚴;;提高公安現(xiàn)役院!拔⒄n”授課效果的思考[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4 方擁香;;基于微課的導學模式設計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5年06期
5 姚偉;;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與微課建設的互促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5年02期
6 孫樹峰;潘雄;;以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為契機 構建公安高等教育新局面[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7 沈永新;;案例教學在公安教育訓練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J];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2期
8 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課題組;徐志林;;公安實戰(zhàn)案例教學研究:認知與指向[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智媛;;新時期法學教學改革思路[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2 洪聯(lián)英;周建華;彭愛蘭;;新形勢下普通理工科院校國際貿(mào)易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及體系建設——以長沙理工大學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為例[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3 鄭準;程志宇;;基于就業(yè)導向的經(jīng)貿(mào)類專業(yè)本科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07期
4 劉麗林;;微課程在公安教學體系中的定位及應用[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5 金劍;;公安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問題探討[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6 齊蕊;;秘密偵查措施及其法律規(guī)制的再思考[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7 朱珍華;;公安高等教育內(nèi)涵式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年07期
8 張群;郭艷;王愛紅;;試論國際文化貿(mào)易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4年08期
9 王興東;顧天浩;;公安院校網(wǎng)絡安全監(jiān)察專業(yè)的教學實踐探索[J];甘肅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10 王歡歡;吳偉;;對公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甘肅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宋軍;公安院!缎淌掠跋窦夹g》案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杜慧明;公安院校法學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靜;;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法知識視閾下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2 丁衛(wèi)澤;吳延慧;;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xiàn)狀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3 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4 余慶;加快公安教育信息化步伐,打造21世紀公安高等教育技術平臺[J];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5 陳瑜林;譚敬德;;師范生視域中的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及反思——一項基于問卷調(diào)查的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6 成思危;認真開展案例研究,促進管理科學及管理教育發(fā)展[J];管理科學學報;2001年05期
7 張奮成;;公安學科案例教學庫建設初探[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張彬;余振;;國際經(jīng)貿(mào)人才分層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7年12期
9 周憶陶;運用教育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zhì)量與效果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10 史美蘭;體會哈佛案例教學[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李巧玲;[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祁建麗;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問題的探討[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2年04期
2 郭裕源;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初探[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3年10期
3 陳荷英;;對數(shù)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化的思考[J];科學教育;2004年01期
4 張民堂;查廣云;張愛國;;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5年10期
5 范現(xiàn)玉;;走出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誤區(qū)[J];教育探索;2006年01期
6 段文美;;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影響因素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22期
7 范保林;;提高教師素質(zhì) 實施教學創(chuàng)新[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7年06期
8 王立梅;孔衛(wèi)民;;數(shù)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之我見[J];今日科苑;2007年24期
9 王天平;李森;;論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內(nèi)涵及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7年06期
10 李品艾;;論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與教師、教材和學生的關系[J];中國成人教育;2008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劉永紅;;淺談小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A];2014年8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2 澤翁仁真;;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3 尹建文;;不為彼岸只為海 且把金針度與人——以“過程思想”引領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中期研究報告[A];中國名校卷(江蘇卷)[C];2013年
4 王俠;;加入WTO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5 葉增編;侯怨水;;對高師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思考[A];第六期全國陶研骨干培訓班文集[C];2001年
6 王愛社;;關于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A];科技創(chuàng)輝煌——中國創(chuàng)新成果與學術精典[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林虎;淺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N];漢中日報;2011年
2 郭維吾;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與探究[N];黔西南日報;2009年
3 孫佃河 高青二中黨支部書記、校長;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 構建高效課堂[N];淄博日報;2010年
4 項葵;校本師資培訓: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引擎(下)[N];中國教師報;2007年
5 駐馬店市第四初級中學 孫德芳;對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思考[N];駐馬店日報;2013年
6 東?h教育局 宣云港;不能用“逼”字來概括這一切[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7 龔永翠;淺談數(shù)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N];黔西南日報;2009年
8 濱海縣大套中學 管為明;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N];學知報;2010年
9 范曉霞 張生鋒 記者 王靜;甘泉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N];延安日報;2009年
10 武漢東湖學院外語學院 崔慧;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初探[N];山西青年報;2014年
,本文編號:19509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95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