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體迷失:中國教育學“貧困”的癥結
本文選題:教育學研究 + 主體迷失; 參考:《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6期
【摘要】:世紀之交,中國教育學研究進入歷史新時期。教育學研究表面熱鬧甚至繁榮背后,主體迷失現(xiàn)象同時開始暴露:教育學常常成為其它學科的"領地",當代中國教育研究者常常"不在場"。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復雜,既有源于西方學術話語強勢地位的外因,也有源于教育學科獨特性萎縮的內因。走出研究主體迷失的泥潭,需要當代教育學人的主體自覺,有賴于教育學科價值觀和方法論的更新。
[Abstract]: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ese pedagogy research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Behind the excitement and even prosperity of pedagogy research, the phenomenon of subject loss begins to be exposed at the same time: pedagogy often becomes the "territory" of other discipline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are often "absent".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are complicated, not only from the external causes of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western academic discourse, but also from the internal causes of the atrophy of the uniqueness of educational disciplines. To get out of the quagmire of lost research subjects requires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contemporary pedagogics and the renewal of educational discipline values and methodology.
【作者單位】: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大學改革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研究——基于教師的視角”(10YJA88019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農村幼兒園布局調整研究——以安徽省為例”(YJA880116)
【分類號】:G5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鐘海青;論教育理論研究的困境與超越[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3期
2 馮向東;;我們在如何“選編”思想文化:一個審視教育自身的視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3 ;教育理論的世紀回顧與展望——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綜述[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朱永新;;教育的真諦乃是文化的自我創(chuàng)生[J];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5 王鑒;姜振軍;;教育學屬于人文社會科學[J];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6 俞吾金;主體迷失與價值錯位——對當前文化研究的批判性反思[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5年02期
7 葛金國;;文化視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學報;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大友;政治本體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楊競業(yè);人的本質的多維哲學反思——以“經驗的預設”與“預設的經驗”為路徑[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華;;略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動力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4 稅尚軍;;正視問題 突出重點 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剛;;保障農民主體地位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7 鄧宏烈;;論康德哲學的批判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8 李銀兵;;淺析馬克思自由觀的科學含義、基本特點和基本內容[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9 白立強;;唯物史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10 胡豐順;;略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四個堅定不移”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顏杰峰;;黨內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喬旋;;淺析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形象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8 趙春明;;改革: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9 吳群芳;;和諧社會視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達中的政府職能[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體系、主體幻覺與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的職能——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理論探析[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9 丁勝;中國制造業(yè)貨幣政策效應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任雪萍;企業(yè)管理價值生態(tài)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三三;基于新農村視角下的農民宗教信仰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周榮;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村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賈蓓;新世紀都市類報紙女性報道現(xiàn)狀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6 韓家勤;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xiàn)路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7 路明;企業(yè)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機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8 黃桂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構建[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9 孫春萌;奧運會開幕式多元文化及價值探討[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10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金國;論中國教育的歷史傳統(tǒng)[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4期
2 石中英;張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國經驗[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葉瀾;世紀初中國教育理論發(fā)展的斷想[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1期
4 郭孝文;解安新;;以學術生態(tài)整治促高教質量提高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10期
5 馮向東;對科學文化和科學教育的思考——兼談素質教育的幾個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6 ;教育理論的世紀回顧與展望——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綜述[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7 黃濟;王曉燕;;歷史經驗與教學改革——兼評凱洛夫《教育學》的教學論[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8 張楚廷;;教育學屬于人文科學[J];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9 王洪才;;教育學:人文科學抑或社會科學?——兼與張楚廷先生商榷[J];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10 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開勇;;試論教育學的研究對象[J];鄂州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2 馮躍;;對獨生子女教育學研究議題的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08期
3 李潤洲;;論問題在教育學研究中的地位與作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10期
4 徐繼存;;教育學研究:意義與覺醒[J];教育科學研究;2009年05期
5 巴戰(zhàn)龍;;我心目中的教育學[J];教育科學研究;2009年08期
6 游華金;陽艷美;;專業(yè)化背景下高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動力的教育學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9年33期
7 孫迎光;;教育學研究的三種形態(tài)[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6期
8 于翠翠;朱成科;;繁榮和貧困教育學定位的事實之思與價值之辨[J];當代教育科學;2010年15期
9 郝偉岐;;關于教育學的研究對象研究的綜述[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年09期
10 岳偉;王學;;關于人的形象的教育學研究述評[J];鄭州師范教育;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石芳芳;;淺談教育學的基本概念及發(fā)展趨向[A];2014年9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2 肖紹明;;教育學的話語分析轉向[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3 戴大明;;“格物”新釋及其教育學啟示[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卜玉華;;試論人文學科領域中的教育學尺度[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5 李放放;;淺析領導教育學的研究對象[A];構建和諧社會與領導科學創(chuàng)新——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吳學謀;郭定和;;從泛系觀看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泛系教育學論略[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7 郭建如;馬林霞;;西方社會學的制度及教育制度的研究初探——制度的概念及分析方法的演變[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北京大學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亞棣;教育學的本土化與國際化[N];光明日報;2004年
2 江 搏;首都師大舉起“發(fā)展教育學”旗幟[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王兆t,
本文編號:18023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80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