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法在職前教師教育中的應用探索——一項持續(xù)四年的行動研究報告
本文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在職前教師教育中的應用探索——一項持續(xù)四年的行動研究報告
【摘要】:近些年來,案例教學法日漸應用于職前教師教育。為了探索這種教學法的實際效果、應用條件與操作策略,筆者以自己面向師范生開設的一門案例教育課程為載體,展開了持續(xù)四年的行動研究。研究表明,案例教學并不必然受到學生的歡迎,它的成功實施須滿足一系列的條件。為了揭示這些條件,論文結合自己的探索歷程和經(jīng)驗反思,對事關案例教學成敗的四個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在此基礎上,提出12條有效實施案例教學的行動建議。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案例教學 行動研究 教師教育
【基金】:上海市2009年度曙光計劃項目“教師實踐性智慧的生長機制研究”(項目編號:09SG45)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一、背景與動因在法學、醫(yī)學、管理學等領域,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專業(yè)教育的方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然而,直到20世紀70年代,“案例分析”才作為教師教育的方法引入教育領域。美國卡內(nèi)基教育基金會1986年出版的報告~《準備就緒的國家~21世紀的教師》中明確指出:“(教師教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魯玉蓮;;對思想政治課評課的幾點思考[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關系的重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梁占歌;張振華;;建構主義思想對體育教育的啟示[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方體躍;;淺談教師的職業(yè)倦怠[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5 晏妮;;營造課堂文化氛圍——一種人本主義學習觀的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2期
6 馮智明;;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在“中國文化概論”課程中的應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7 陳治強;李艷軍;賈西棟;;安康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現(xiàn)狀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鐘華;;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下教師個體話語空間的培植[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9 房林玉;工具理性主義課程樊籬及其超越[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5年10期
10 李斯穎;;直面課堂教學的復雜性[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曾曉東;;“擇校”行為與義務教育公共利益空間的“重構”[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張朝珍;;論教師教學決策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劉春花;;教師文化: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應有視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蔡彬;;基于師范性與實踐性相統(tǒng)一的高職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5 廖廷田;;農(nóng)村高中教師壓力源分析及干預策略研究[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優(yōu)秀課題成果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鄭爽;我國教師教育者開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吳洪富;大學場域變遷中的教學與科研關系[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蔣馨嵐;傳統(tǒng)與超越:師范生免費教育制度的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唐恒鈞;頂崗實習中師范生專業(yè)素質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宋燕;和合學視野下教師合作研修共同體建構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李丹;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王忠厚;從混沌走向協(xié)同:課堂教學系統(tǒng)自組織境域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賈盈楠;小學男教師職業(yè)認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任利娟;一位市級骨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敘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陳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師實踐性知識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莉;教師職業(yè)自我意識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何淼;思想政治新課程與思想政治教師的繼續(xù)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高學明;預備數(shù)學教師與在職數(shù)學教師關于概率學科知識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賴麗君;小學教師專業(yè)身份認同的現(xiàn)狀及其自我建構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韓緒芹;泰安市初中家校合作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慶敖;對話性高中歷史課堂構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民岡;汪泠淞;;基于“關鍵教育事件”教師教育的行動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4期
2 翟慕華;;論共修教育學中案例教學法的實施策略[J];消費導刊;2009年08期
3 王曉松;;行動研究是教師成為研究者的有效途徑[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33期
4 本刊評論員;;利用“862”資源促進教研文化建設[J];現(xiàn)代教學;2007年06期
5 琚婷婷;;案例教學法——教師實踐知識生成的有效途徑[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年01期
6 葛明榮;案例教學模式在教師教育中的功能探析[J];教育探索;2005年08期
7 楊躍;;關注教師職業(yè)自我認同的教師教育[J];教育科學論壇;2006年07期
8 李園園;景瑞;;案例教學法支持下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J];軟件導刊;2007年18期
9 孫杰;;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年01期
10 樊寶生;程學文;;試析我國教師職后專業(yè)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志武;;教師教育空間模式的轉型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成人教育創(chuàng)新——2004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Ⅰ)[C];2004年
2 呂春菊;薛瑞香;;愛的真誠中[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3 姚建國;;立足國情 放眼未來 盡快完善教師資格認定和教師教育制度[A];第四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和2005中國教育熱點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劉春花;;教師文化: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應有視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謝麗惠;;淺論師德建設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力[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6 袁秀利;;關于提高教師教育技術技能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張旭東;崔瑞海;孔令偉;寧凱;;教師專業(yè)化視閾下的教師教育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8 田山俊;;中國古代師資養(yǎng)成特點探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6)——中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陳駒;;教學設計訓練: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黃云鵬;;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教育改革的實踐探討[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查衛(wèi)平 編譯;美國呼吁提高教師教育質量[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馬朝宏;老師的希望在老師的老師那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3 河北省社科規(guī)劃研究項目課題組河北師大 徐莉;走出“小師范”的圈子,走“大教師教育”道路[N];光明日報;2004年
4 碧特瑞絲·阿瓦勒斯;怎樣培養(yǎng)21世紀的教師[N];中國教育報;2004年
5 安徽省懷遠縣實驗小學 邵志武;新形勢下的教師教育[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6 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李明華邋花懿雋;美國的教師教育缺了啥[N];中國教育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蘇婷;課程改革聲聲呼喚 教師教育步步跟進[N];中國教育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馬朝宏;老師的希望 在老師的老師那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9 記者 續(xù)梅 蘇婷;以人為本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N];中國教育報;2005年
10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 徐今雅;看發(fā)達國家學士后教師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興國;轉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黎志華;教師教育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田騰飛;社會變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師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4 苗學杰;融合的教師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劉良華;行動研究的史與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張翔;教師教育U-S共生性合作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7 楊慧文;變革中的教師教育范式:海峽兩岸之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奎明;建構主義視野下的教師素質及其培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姜美玲;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杜靜;英國教師在職教育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凌奇;教師職業(yè)自我概念引領下的自主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喬艷冰;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實踐反思[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麗玉;美國能力本位教師教育運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曹麗娟;教學日志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5 齊丹丹;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斌;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下協(xié)作學習之協(xié)作行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7 黃小文;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8年
8 江海英;教師教育中的通識教育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封安東;變革教師文化之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焦煒;課程行動研究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7434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4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