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教育資源的作用——以方志、宗譜、民間風俗、娛樂活動為中心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國古代歷史教育資源的作用——以方志、宗譜、民間風俗、娛樂活動為中心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地方志 宗譜 民間風俗 娛樂活動 歷史教育 古代 中國
【摘要】:中國古代歷史教育源遠流長,豐富多彩,不僅國家正史及官方歷史教育廣為開展,各種非正史、非官方、非教育活動中的歷史教育資源也異常豐富,方志、宗譜、民間風俗、娛樂活動中的歷史教育便是體現(xiàn)。它們在資政一方,凝聚族群,教化民眾,和諧社會等方面起到正統(tǒng)歷史教育不能替代的作用。
【作者單位】: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關(guān)鍵詞】: 地方志 宗譜 民間風俗 娛樂活動 歷史教育 古代 中國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12YJC820109)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529
【正文快照】: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各種非正史、非官方的歷史教育及其他非教育活動中的歷史教育資源異常豐富,如方志、宗譜、民間風俗、娛樂活動等社會形態(tài)中的歷史教育。可以說,傳統(tǒng)歷史教育之所以能深入郡縣鄉(xiāng)里、宗族家庭,達于民眾生活,無疑這方面的歷史教育是起著重要作用的。它的教育影響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小兵;歷史教育比較研究的探索──評《比較歷史教育學》[J];歷史教學問題;1995年06期
2 佐藤伸雄,張國強;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J];歷史教學;1998年04期
3 安彩鳳;新世紀歷史教育的展望[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S3期
4 王仲孚,李甫運,徐衛(wèi)民,任鵬杰;正確對待歷史 造福中華民族——海峽兩岸學者談中國歷史教育[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1998年10期
5 金兵;;《紫日》:由一部抗戰(zhàn)電影想到的[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5年11期
6 ;我院“歷史教育”被評為省級重點專業(yè)[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7 楊建業(yè);;歷史教育不能“趨炎附勢”[J];黨史文匯;2009年06期
8 張宏;;淺析歷史教育的作用[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9 洪桂;歷史教育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10 陶立明,朱冠艾;歷史教育的特殊價值[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尤學工;;歷史教育:中國史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2 張廣有;;傳統(tǒng)教育歷史教育非講不行[A];三晉文化研究會十年文存[C];1999年
3 張廣有;;傳統(tǒng)教育 歷史教育 非講不行——在三晉抗戰(zhàn)文化研討會上的講話[A];三晉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山西抗戰(zhàn)文化研討專集[C];1995年
4 王加豐;;現(xiàn)代社會與中學歷史教育[A];浙江史學論叢(第一輯)[C];2004年
5 尤學工;;郭沫若與新中國初期的歷史教育[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6 董均坤;;對“素質(zhì)教育中歷史教學”的認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貴州卷)[C];2010年
7 陳增輝;;鄧小平歷史教育思想簡述[A];百年偉人光百代——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理論研討論文集[C];2004年
8 陳曉靜;;鄉(xiāng)土歷史教育對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盧元杰;;新課改的感悟和思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10 章年海;;中學歷史課程改革問題再探討[A];浙江史學論叢(第一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國雄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黨建部;美國歷史教育貫穿著思想政治功能[N];中國改革報;2005年
2 尤學工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教育:問題與啟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當前歷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重慶市忠縣忠州中學 江桂蘭;寓品德教育于歷史教育之中[N];學知報;2011年
5 主持人 本報記者 蔡闖 嘉賓 武漢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 陳鋒;歷史教育與人的現(xiàn)代化[N];光明日報;2002年
6 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研究會理事長 王宏志;加強對青少年的歷史教育[N];光明日報;2001年
7 劉文沛;重視歷史教育 提高民族素質(zhì)[N];光明日報;2002年
8 紀連海;歷史真相與歷史教育[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9 趙煥超;公民道德建設(shè)不可缺少歷史教育[N];貴州政協(xié)報;2002年
10 劉新成;歷史教育并不等于人文教育[N];光明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朱繼軍;中學歷史課程“過程與方法”目標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蔡旭群;國民教育體系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唐霞;中美愛國主義教育現(xiàn)狀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4 葛淑珍;猶太人抗擊“否認納粹屠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駱向韶;中學歷史教育中美育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吳愛文;論中學歷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玉瑩;商務(wù)印書館與近代中學歷史教科書編撰(1904-1937年)[D];揚州大學;2007年
4 曹偉;試論何炳松的歷史教育思想[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5 丁秀霞;中等職業(yè)學校歷史教育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趙森;簡論山東抗日根據(jù)地黨政干部的史學教育[D];山東大學;2008年
7 周曉紅;歷史題材影視信息在歷史教育中的應(yīng)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8 王建英;初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素養(yǎng)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艷香;明清時期童蒙讀物中的歷史教育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10 龔艷麗;歷史教學中的公民教育[D];重慶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5712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7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