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一種新型的學習資源
本文關鍵詞:微課:一種新型的學習資源
【摘要】:對微課的不同定義進行梳理與總結,在完成對其概念給出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提出如何進行微課開發(fā)以及在開發(fā)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以期給對微課作為一種新型學習資源感興趣的學者提供一些參考。
【作者單位】: 青海廣播電視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關鍵詞】: 微課 微課開發(fā) 學習資源
【分類號】:G423
【正文快照】: 1微課的引出在信息化社會中,隨著移動通信手持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和智能化,以及轟轟烈烈的開放教育資源的建設與發(fā)展,也隨著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微浪潮的興起,微時代已經悄然而至了,人們的閱讀以及學習生活的習慣逐漸在微化。微課就在這種微時代的環(huán)境中應運而生。與MOOC(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2 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04期
3 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緋;王志有;陳林;周襲非;徐洪波;李莉香;王濤;王月;;“緩沖溶液”課程微課教學模式應用與實踐[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2 史美娟;;由真值表到邏輯函數表達式的過程——高職微課教學初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年26期
3 黃燁;;“微時代”下的“微課”淺析[J];科技風;2013年10期
4 吳曉茜;;利用微課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學研究;2013年07期
5 徐穎麗;;將微課引入現實課堂教學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3年19期
6 林小寧;顧筠;;高職精品課程建設實踐探索——以PLC應用技術課程為例[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7 李俊;;基于移動學習的“微課程”資源建設初探[J];科技視界;2013年24期
8 趙輝;曾倩;;智慧課堂教與學系統(tǒng)設計[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年07期
9 唐軍;李金釗;;中小學微課程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9期
10 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德偉;孫紅梅;任恩發(fā);;淺談微課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A];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玉芹;鐘洪蕊;;國家精品課程網上資源教學設計與開發(fā)的內容分析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12期
2 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顧鳳佳;李舒愫;顧小清;;微型學習現狀調查與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桑新民;李曙華;謝陽斌;;21世紀:大學課堂向何處去?——“太極學堂”的理念與實踐探索[J];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5 孫眾;馬玉慧;;課堂教學視頻的力量——網絡時代教師群體學習的新渠道[J];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6 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17期
7 吳美嬌;項國雄;;國家精品課程網絡教學資源現狀分析與優(yōu)化[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8 滕霞,段崇江,張建偉,王學優(yōu);網絡課程評價標準的研制[J];現代教育技術;2003年01期
9 范福蘭;張屹;白清玉;林利;;基于交互式微視頻教學資源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2年06期
10 王妍莉;楊改學;王娟;楊瑞姣;;基于內容分析法的非正式學習國內研究綜述[J];遠程教育雜志;2011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羅丹;微型課程的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龔道敏;;小學生主題探究性學習活動資源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04年02期
2 劉貴寶;;學習活動主題網站的資源建設[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8年04期
3 倪玉興;;我國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年22期
4 王建平;關鍵性學習資源:讓教學走向生本[J];信息技術教育;2005年05期
5 滕云;;巧用“隱性學習資源” 促進“顯性學習資源”的增值[J];江蘇教育;2006年16期
6 張彥;小語教材中學習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淺議[J];江蘇教育;2000年07期
7 張玉忠 ,楊占明;豐富學習資源 開展研究性學習[J];山西教育;2002年19期
8 朱京曦;從活動的觀點對課程學習資源進行重新審視[J];學科教育;2003年06期
9 張祖忻;施行;;學習資源[J];外語電化教學;1980年01期
10 何穎;從搜尋學習資源淺談社會課的主體參與[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繼鋒;;鮮活的數學學習資源開發(fā)例談[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2 吳小榮;;新世紀圖書館資源建設和部門設置的思考[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高建華;孫文嫻;;醫(yī)院信息化建設要為終身教育建構平臺[A];首屆中國IT與醫(yī)藥衛(wèi)生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4年
4 宿曉華;劉玉國;;基于Internet的遠程學習支持服務系統(tǒng)的探討[A];山東省計算機學會2005年信息技術與信息化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5年
5 崔曉明;遲延華;陳淑義;;從檔案資源建設看萊鋼的檔案管理[A];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山東省檔案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山東省檔案學會第六次檔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6 焦多來;;縣級檔案館如何開展檔案資源建設[A];甘肅省“檔案資源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王海寧;;縣區(qū)檔案資源建設初探[A];2008年甘肅省檔案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沈文;;用科學發(fā)展觀引領檔案資源建設——臨澤縣檔案資源建設紀實[A];2008年甘肅省檔案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張仲兵;;學習型社會與社會工作[A];第二屆中國社會工作論壇暨第五次內地與香港社會福利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內地部分)[C];2004年
10 郝桂梅;;加強電子信息資源建設,提高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質量[A];山西省科技情報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武穴實驗小學 余凱妮 汪琴;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多種學習資源[N];黃岡日報;2008年
2 記者 宋全政邋通訊員 李妍;臨沂師院為本科生配置優(yōu)質學習資源[N];中國教育報;2008年
3 郭英;“一社兩制”激揚出版活力[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4 欒家佳;美國《每日數學》個案分析[N];中國教育報;2009年
5 廖冬梅;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體會[N];中國教師報;2007年
6 曉 余;教師該怎樣當[N];中國教育報;2002年
7 白玉山 撰文;興利除弊 疏導為主 充分發(fā)揮網絡對學生的重要作用[N];天津教育報;2008年
8 安麗英;新學年可免費領取練習冊[N];邯鄲日報;2008年
9 屠建平;電視里的學習資源[N];文匯報;2004年
10 公主嶺市實驗中學 唐耀永;立足實際 探索課改[N];四平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淑娟;學習資源使用控制及版權認定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2 黃濤;知識服務的語義匹配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歐陽楊;教育語義網中基于本體的自適應學習系統(tǒng)建模[D];浙江大學;2008年
4 薛慶吉;基于3G網絡的移動學習平臺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5 趙品勇;基于本體理論的網絡教學適應性及其優(yōu)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6 付雄;移動學習資源有償服務的支付協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郝興偉;基于知識本體的E-learning系統(tǒng)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8 王煒;面向企業(yè)培訓的E-learning系統(tǒng)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武荷嵐;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物理學與教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彭瑩;基于知識體系的多媒體網絡課程及工具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偉杰;面向學科教師的主題學習資源創(chuàng)作工具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連鳳;有效應用學習資源的策略及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樊保軍;社區(qū)信息化教育中的學習過程的設計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彭慧;網絡環(huán)境下學習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5 楊建學;領域本體構建在學習資源管理中的應用[D];湖南大學;2006年
6 丁紀可;開放教育中教師自我開發(fā)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朱玲玲;基于網格的E-Learning學習資源共享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杜杉杉;影響遠程教育質量因素的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9 姚玲;少數民族社區(qū)成人學習資源開發(fā)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彭燕麗;貴陽市安云路社區(qū)成人學習資源開發(fā)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430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4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