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遠程教育論文 >

維新至五四時期的女子教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4 08:56
【摘要】:中國古代女子社會地位的不平等決定了女子受教育權(quán)的不均衡。而女子社會地位的不平等、男尊女卑、三從四德又是封建強權(quán)政治的產(chǎn)物。所以,隨著近代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西學東漸的興起,先進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開始用西方“天賦人權(quán)”理論為武器,猛烈抨擊封建宗法制度,提出男女平等、興女學的主張,并付諸實踐創(chuàng)辦近代女子教育,所以近代女子教育的興起和發(fā)展是在近代(集中于維新至五四時期)。 維新至五四時期女子教育的興起和發(fā)展在中國女子教育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它完成了女子教育從賢妻良母到女國民再到與男子平等的人教育理論的探索;掀起了社會上興辦女學的熱潮,促進了近代女子主體意識的覺醒,形成知識婦女群體,她們?yōu)閶D女自身的解放奔走呼號;促使清政府頒布女子教育法令,使女子教育合法化,為五四以后女子教育向縱深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著重探究近代(集中于維新至五四時期)女子教育興起和發(fā)展的概況和原因。認為近代女子教育的興起和發(fā)展是在民族危機的國情下,受教會女學的影響,新興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提倡與實踐、部分覺醒女性奔走呼號和政府倡導的結(jié)果。它發(fā)端于戊戌維新時期,發(fā)展于20世紀初的辛亥革命時期,到五四時期女子教育有了質(zhì)的飛躍。 第二章重點探討維新至五四時期女子教育的理論成就。認為這一時期的理論經(jīng)梁啟超、孫中山、蔡元培等的闡述,完成了女子教育從賢妻良母到女國民再到男女平等的人的教育,后來的女子教育實踐基本上以這些理論為依據(jù)。 第三章探討維新至五四時期女子教育的實踐成就,即女子學校教育的興起和發(fā)展。女子學校教育大體經(jīng)歷了戊戌維新時期的民間辦學階段和1907年以后的政府興辦女學階段,本節(jié)探討了這一時期女子學校教育的特點。 第四章分析了維新至五四時期女子教育的意義及其局限性。認為這一時期女子教育的興起和發(fā)展無疑有它的積極意義,但它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結(jié)語指出維新至五四時期的女子教育足以給我們以后女子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啟示,突出該文的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52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學海;黃愛軍;;五四時期進步社團內(nèi)部的論爭及其意義[J];蚌埠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2 王棟亮;;自由的維度:五四時期知識青年離婚問題透視[J];安徽史學;2017年05期

3 范果;;冰心五四時期文學的現(xiàn)代意識[J];牡丹;2017年18期

4 于倩倩;;五四時期天津?qū)W生刊物研究[J];牡丹;2016年10期

5 孫強;;五四時期個人觀念的歷史內(nèi)涵[J];貴州文史叢刊;2011年04期

6 柴文華;;對五四時期激進思潮的反思[J];學術(shù)界;2009年04期

7 金怡順;五四時期陳獨秀社會歷史觀探析[J];安徽史學;2003年02期

8 劉國華;論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對勞動問題的認識[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9 楊慧清;五四時期的“中俄類同”觀[J];民主與科學;1999年02期

10 朱漢國;五四時期國人向往社會主義的兩點啟示[J];高校理論戰(zhàn)線;1996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靜芳;王建學;;五四時期文化格局論析[A];全國中外近現(xiàn)代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周建華;;五四時期的社會思潮與孫中山晚年思想的轉(zhuǎn)變[A];中國現(xiàn)代社會心理和社會思潮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陳新征;;五四時期陳獨秀民治思想及其對毛澤東的影響[A];“革命紀念館(地)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與作用”論壇文集——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紀念館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年會[C];2013年

4 孫麗;;五四時期羅素訪京及其影響[A];中國近現(xiàn)代史料專題研究[C];2011年

5 沈傳亮;;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歷史文化心理分析[A];知識分子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C];2007年

6 王鑫磊;;從“青年與老年”之爭看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思想代溝[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7 王岱英;;試論五四時期新詩中的愛國主義[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50年來文藝發(fā)展道路與21世紀文藝發(fā)展走向?qū)W術(shù)年會論文集匯編[C];2000年

8 王瑞蓮;丁愛英;;淺論五四時期的“民主”、“科學”與現(xiàn)代的“民主”、“科學”思想之異同[A];輝煌的歷程——紀念建國50周年學術(shù)研究文集[C];1999年

9 張靜芳;王建學;;五四時期東北新型知識分子群的出現(xiàn)與歷史作用[A];中國現(xiàn)代社會民眾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10 羅重一;;從五四時期的精神解放到當今的思想解放[A];輝煌的歷程——紀念建國50周年學術(shù)研究文集[C];199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北革命史研究中心 何瑞;五四時期的甘肅報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年

2 西交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北革命史研究中心 馬金玲;五四時期旅京陜籍青年主辦進步刊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年

3 賀飛;五四時期奠定了北大優(yōu)良傳統(tǒng)[N];中國科學報;2019年

4 陳占彪;五四時期“三教九流”的愛國熱忱[N];中華讀書報;2019年

5 陳漱渝;五四反傳統(tǒng)精神之我見[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6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 梁景和;五四時期社會文化的嬗變[N];光明日報;2009年

7 華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 張宇;五四時期歷史學性質(zhì)論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

8 本報記者 劉波;“如果五四時期能開始得更早一點”[N];經(jīng)濟觀察報;2007年

9 惠州學院政法系歷史學教授 關(guān)威;五四時期關(guān)于改良生活習俗的論爭[N];團結(jié)報;2014年

10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余華林;五四時期的婦女職業(yè)思潮[N];團結(jié)報;201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勝利;中國五四時期自由主義[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2 陳文彬;五四時期杜威來華講學與中國知識界的反應[D];復旦大學;2006年

3 段煒;晚清至五四時期女性身體觀念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艷國;破與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時期孔子及其學說的歷史命運[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李帥;“五四”小說身體話語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6 李永春;《少年中國》與五四時期社會思潮[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朱美榮;五四時期吹響的社會主義“集結(jié)號”[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慧;維新至五四時期的女子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李娟娟;五四時期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選擇馬克思主義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周婷;五四時期婚姻倫理變革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年

4 陳正皓;五四時期外來詞及其翻譯研究[D];武漢大學;2018年

5 靳瀟;《新青年》對五四時期移風易俗的輿論動員[D];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2018年

6 高瑞漣;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8年

7 牛飛;五四時期西化思潮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年

8 吳向媛;五四時期報刊譯文與馬克思主義傳播研究[D];廣西大學;2018年

9 張s

本文編號:279280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79280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281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