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初期臺灣教育的接收與重建
發(fā)布時間:2019-10-12 17:35
【摘要】:日據(jù)臺灣50年,日本殖民者在臺灣推行差別教育、歧視教育,臺灣的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較為發(fā)達,高等教育則欠缺,嚴重限制了臺灣青少年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堕_羅宣言》發(fā)表后,國民政府成立臺灣調查委員會,籌劃收復臺灣的大政方針。陳儀徹底否定日本在臺灣推行的殖民教育,決心將中國大陸的教育制度照搬到臺灣,推行祖國化教育。臺調會草擬了《臺灣教育接管計劃草案》,為接管臺灣教育做出了初步規(guī)劃與準備。1945年10月,臺灣光復。陳儀團隊迅速接收與重建臺灣的教育,貫徹中華民國的全民教育、國民教育、公平教育的理念,強制推行國語國文、中華史地等課程,取得一些成效。光復初期,臺灣缺乏教育經費,辦學條件困難,教師清苦,學生難以適從。我們既要看到祖國化教育對臺灣社會發(fā)展帶來的正面意義,但也不能忽視國民黨黨化教育對臺灣青少年的錯誤導向。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類號】:G529;K26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類號】:G529;K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繼平;建國初期政治社會化述評[J];理論學刊;2005年11期
2 齊霽;;近十年來紅軍長征研究述評[J];教學與研究;2006年09期
3 肖守庫;耿茹;;近20年來中國近代婚姻史研究述評[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段二明;;1949年以來大陸學界民國西北開發(fā)史研究述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S2期
5 王文江;王超;;洋務運動“中體西用”思想述評[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6 張燕萍;;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兵員動員述評[J];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08年04期
7 楊學新;任會來;;卜凱問題研究述評[J];中國農史;2009年02期
8 夏劍欽;;魏源研究中若干問題的研究狀況述評[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9 王U,
本文編號:25481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4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