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遠程教育論文 >

關于道德冷漠的教育思考

發(fā)布時間:2019-01-23 16:59
【摘要】:從教育的角度檢視道德冷漠,可以發(fā)現(xiàn)教育功利化是道德冷漠產(chǎn)生的深層原因。具體而言,道德冷漠生成于物化教育。要減少道德冷漠現(xiàn)象,教育需要從三個層面入手:在教育目的層面,將"人"作為教育目的的"有限"回歸;在道德教育層面,"專門"與"非專門"道德教育課程要改進現(xiàn)狀、相互配合;在日常生活管理層面,營造適合道德情感生長的環(huán)境。
[Abstract]:Examining moral apathy from the angle of education, we can find that utilitarianism of education is the deep cause of moral apathy. Specifically, moral apathy arises from materialized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moral apathy, education needs to start from three levels: at the level of educational purpose, "human" is regarded as the "limited" return of educational purpose; At the level of mora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of "specialized" and "non-specialized" moral education should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create an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moral emo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life.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南通大學政治學院;
【分類號】:G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喜珍;論康德絕對命令的實踐理路及價值指歸[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2 賀賓;;走向對話交往的現(xiàn)代倫理生成機制[J];北方論叢;2006年05期

3 朱林,朱進;知識的道德與知識分子的職業(yè)虔敬[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趙秉志;;大陸法系刑法理論略述(上)[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薛曉陽;教育的超越本質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6 王嘯;全球化時代的中國道德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7 王兆良;;人是目的——康德人學思想的當代解讀[J];巢湖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8 張漫琴,李秀娟;析康德哲學中的主體性思想[J];昌吉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9 陳世聯(lián);;兒童社會化解讀[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10 汪才明;論道德認知[J];滁州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澤民;試論實踐存在論的美學思考方式[D];復旦大學;2004年

2 胡波;社會理想境界論綱[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劉文勇;價值理性與中國文論[D];四川大學;2002年

4 付長珍;宋代理學境界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戴兆國;孟子德性倫理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李麗;《人間詞話》辨[D];暨南大學;2003年

7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劉翠;人的生存本體論結構[D];黑龍江大學;2003年

9 陳迎年;感應與心物——牟宗三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10 陳徽;性與天道——戴東原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玉翠;科學與人文之間[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2 高健;康德的啟蒙思想及其對德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影響[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3 趙文靜;試論責任與責任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周紅陽;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閱讀[D];湘潭大學;2001年

5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觀上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D];安徽大學;2001年

6 丁增武;路遙小說論[D];安徽大學;2001年

7 朱文文;康德倫理學的確立及責任、自由范疇探析[D];安徽大學;2002年

8 楊禮銀;論羅爾斯正義理論中的“原初狀態(tài)理念”[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曹紹銳;論罰金刑[D];河南大學;2003年

10 牟艾力;論師范生教育責任感的培養(yǎng)[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龍良;亞麗;;思想道德教育的健全與完善[J];價值工程;2011年21期

2 王賀;;論孔子德育思想的踐行途徑[J];教學與管理;2011年24期

3 郭穎;;從知識人到幸福人——對當代學校道德教育的檢視[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1年03期

4 劉亭亭;;日本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心靈教育”探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5 周靜;;家庭德育中的“榜樣”效用及存在問題[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張夫偉;;道德教育:自由選擇與價值引導的二重變奏[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徐冬青;;關于學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復旦教育論壇;2011年04期

8 王欣;;道德教育與禮儀訓練的歷史演進及其關系辨析[J];黑河學刊;2011年08期

9 梁紅;;《三字經(jīng)》對當今道德教育的啟示[J];教師;2011年24期

10 郭長征;;淺議優(yōu)化環(huán)境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1年4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榮;;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教育價值[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2 劉榮才;;兒童道德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長效機制[A];湖北省兒童全面發(fā)展研究會第三屆第二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雷搏;;對科技教育與道德教育歷史沖突的認識[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4 余玉花;;論道德教育的現(xiàn)代困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5 齊學紅;;道德教育的文化人類學視野[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王蕊;;諾丁斯關懷理論及其對我國道德教育的啟示[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7 張華;;學校道德教育如何擺脫困境[A];高教科研2006(下冊:專題研究)[C];2006年

8 余志祥;;孔子、柏拉圖道德教育思想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吳元訓;;德謨克利特教育思想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韓偉;常家樹;;校園德育人性化教育的和諧需求[A];和諧社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報告——首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5)[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樹偉;道德教育別玩“花臉”[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曾曉桃 袁國基 楊健君;洞口道德教育甘霖滋潤10萬青少年[N];湖南日報;2009年

3 周艷;道德教育:從娃娃抓起[N];江蘇教育報;2010年

4 李淑貞;淺說道德教育[N];平頂山日報;2007年

5 本報評論員 張立偉;最困惑的是道德教育[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1年

6 王麗英;中日道德教育的異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柳艷芳 通訊員 趙士輝;如何造就心靈美好的未來一代[N];天津教育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宋曉夢;道德教育在探討中努力前行[N];光明日報;2004年

9 河南省鶴壁市教委主任 隋步景;道德教育別忘了傳統(tǒng)[N];光明日報;2001年

10 記者 蔣增科;強化道德教育 推進均衡發(fā)展 為建設美好未來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N];咸陽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桂清;美國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趙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陳瑞生;學校精神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尹偉;道德量化評價的反思與超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崔欣,

本文編號:24140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140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678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