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空間精神性探尋
[Abstract]:Classroom space is a humanistic structure with a certain cultural significance, full of life breath, a sense of history, reality and ideal meaning. It contains not only the objective material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spirit. And with the spiritual activities of the non-physical field. The spirituality of classroom space comes from the teaching subjec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relationship and teaching pursuit,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of being present all the time in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in which the classroom space is spiritually developed.
【作者單位】: 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美國批判教育學研究”(DAA120175) 山西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敘事研究”(GH06166)
【分類號】:G42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坤慶;人性、主體性與主體教育[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2 周國平;;重視快樂的價值[J];企業(yè)文化;2007年02期
3 余如英;陳永勝;;大學生精神性、社區(qū)感與幸福感的比較及相互關(guān)系探討[J];中國特殊教育;2009年04期
4 康梅林;淺談課堂空間心理及對策[J];交通高教研究;1999年S1期
5 馮衛(wèi)東;;實踐性理論:課堂成就教師的“加速器”[J];江蘇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6 李軍;;教育的“遮蔽”與“澄明”[J];成人教育;2009年10期
7 李長偉,徐瑩暉;功利主義教育目的與人的工具化[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9期
8 郭芙蓉;;從西方宗教教育特性看我國德育[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7年09期
9 楊小杰;;課堂空間對合作學習的影響[J];教學與管理;2008年12期
10 檀傳寶;德性、德性生活的實存與歷史──對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本質(zhì)的思考[J];江蘇高教;200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余如英;;大學生精神性特點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尤佩娜;馬征;孫延軍;;大學生心境的精神性指標[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梁恒豪;陳永勝;;大學生精神性的年級特點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靜;陳英和;;社會支持和人性哲學影響大學生抑郁的路徑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靜;陳英和;;社會支持和人性哲學對大學生抑郁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劉春花;;教師文化: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應有視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劉夕林;宋尚桂;;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與抑郁的關(guān)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興化市教育局 夏桂成;開放的課堂天地寬[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2 江蘇省鹽城解放路教育集團副校長 潘文新;好課是如何錘煉出來的[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耿銀平;探索多趣、互動、開闊的藝術(shù)課[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黃州區(qū)教育局局長 徐書生;提升學校軟實力的思考與探索[N];黃岡日報;2007年
5 記者 謝苗楓邋通訊員 靳笛 呂娜;13至18歲之間網(wǎng)癮高發(fā)[N];南方日報;2008年
6 九江市長虹小學 張衛(wèi);試析教師職業(yè)生涯的管理策略[N];九江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潘光文;課堂文化的批判與建設[D];西南大學;2009年
2 呂紅日;教師“知識分子”角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衛(wèi)東;教育技術(shù)學視野下的未來課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尤佩娜;中國漢族大學生的精神性及其對心境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2 劉超良;類精神:當代教育的應然追求[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梁恒豪;大學生精神性的影響因素及其同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4 楊蓁;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及其對當前道德教育的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瑤;大學生的精神性:概念、結(jié)構(gòu)與測量[D];浙江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淑婭;論中學和諧幸福觀教育[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7 趙亮;論學習方式的變革[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沈又紅;論師德修養(yǎng)與教師幸福[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玉蓮;精神關(guān)懷:教育本性的返本歸真[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雙鳳;義務教育階段課堂教學資源分配的實證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207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2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