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
[Abstract]:(British Columbia, of British Columbi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BC) in November 2011 promulgated the "personalized learning" education reform program, relying on the original educational advantages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revision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vide high-quality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hance flexibility and selectivity in education; set high standards of learning goals; and app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upport personalized learning. Its reform idea reflects the new trend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in western countries: facing the needs of knowledge society, returning to the essence of learning, innova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developing from "low technology" to "high technology"; Go "standardization", enhance the flexibility and initiative of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教育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2YJC880010)
【分類號】:G57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擬全面推行全日制幼兒園[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7期
2 ;中國與加拿大六省互認高教學位[J];中國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3 李新軍;;淺談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7年08期
4 衣文雨;;實施語文個性化學習的方法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年06期
5 宋巧紅;;班級教學與個性化學習的和諧發(fā)展[J];新課程學習(上);2011年03期
6 易健民;;論個性化教學與個性化學習[J];教育與職業(yè);2005年06期
7 余先虎;;基于Web Mining的個性化遠程教學研究[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8 靳君;;高技術支持下個性化學習的個案研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6年11期
9 肖菲;;外語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10 楊春芳;;大學英語個性化教學芻議[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生俊;;教育改革與可持續(xù)發(fā)展[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龐笑萌;;我國城鄉(xiāng)基礎教育供給的不均等及制度創(chuàng)新[A];首屆農(nóng)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黃柱起;;結(jié)合實際談談基礎教育的走向[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4 宋唐;王麗華;;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看網(wǎng)絡化條件下高中生自主學習[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5 姚永強;;生均經(jīng)費遞增法——保障基礎教育財政性經(jīng)費投入的一種設想[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構(gòu)建優(yōu)質(zhì)的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為基礎教育改革服務[A];河北省教育廳2009年繼續(xù)教育工作會議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09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09年
7 李連寧;;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若干問題[A];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基礎教育改革——第七期全國陶行知研究骨干培訓班報告集[C];2002年
8 袁桂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的幾點思考[A];2010年農(nóng)村教育高端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王麗霞;;從中美教育的互動談基礎教育改革應堅持民族性[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10 劉景秀;;適應基礎教育改革需要 加強圖書館員繼續(xù)教育[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馬朝宏;在開放課堂的基礎上建立有序課堂[N];中國教師報;2010年
2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 鐘秉林;適應基礎教育改革新要求[N];光明日報;2002年
3 ;如何管好用好名師資源[N];中國教育報;2009年
4 記者 黃妙英;廣西加快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N];廣西日報;2002年
5 CBN特約記者 孫行之;金忠明:以平常心看待今日之教育[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9年
6 記者 尹鴻祝;努力開創(chuàng)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新局面[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7 潘滿庫;基礎教育改革與素質(zhì)教育[N];山西日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張東偉;“黃岡神話”是如何締造的?[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9 柳海民 孫陽春;基礎教育改革的理性訴求[N];光明日報;2005年
10 記者 尹鴻祝;深化基礎教育改革 加快推進素質(zhì)教育[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新民;基礎教育改革漸變論[D];北京師范大學;2010年
2 高金鋒;反思與抉擇[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龐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瑞典基礎教育改革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4 胡馨月;面向個性化學習的體感計算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段兆兵;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多樣化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侯威;要素主義教育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曹俊軍;反思與構(gòu)想: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林丹;在互動中制衡[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張妹芝;促進平等,,追求卓越[D];河北大學;2011年
10 蔣云芳;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聯(lián)邦政府以促進公平為核心的基礎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大蘋;林學信息檢索課個性化網(wǎng)絡學習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2 江志文;個性化多媒體網(wǎng)上教室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2年
3 蘭麗霞;基于個性化學習的中學生虛擬學習社區(qū)設計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孫志雷;個性化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與開發(fā)[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鄭芳芳;構(gòu)建基于建構(gòu)主義理論指導的自主學習中心的可行性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6 陳乙雄;項目反應原理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7 李偉;基于成人個性化的虛擬學習社區(qū)設計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豪倫;基于MVC和WebDM實現(xiàn)的物理學科個性化學習評價系統(tǒng)[D];吉林大學;2008年
9 李雪茹;論基礎教育發(fā)展與人力資源開發(fā)[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10 董吉賀;基礎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教師職前培養(yǎng)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3174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1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