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與社會責任感教育
本文選題:社會責任感 + 個人責任感。 參考:《中國德育》2013年16期
【摘要】:正隨著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全國各條戰(zhàn)線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起點,新的挑戰(zhàn),青少年教育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思路的問題日漸突出,其中責任感教育關(guān)乎個體發(fā)展,更關(guān)于社會未來,將其放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大背景下進行
[Abstract]:As China enters the decisive stage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ll fronts in the country hold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mancipate the mi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an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Reform and opening up, rally strength, overcome difficulties, unswervingly along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o achieve the great "Chinese Dream". In the face of new situations, new starting points, new challenges, young people's education continues to explore new methods and new ide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mong which the education of responsibility is related to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to the future of society. Put it in the context of implementing "Chinese Dream"
【作者單位】: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分類號】:G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高峰;當代西方政治社會化理論述評[J];教學與研究;1997年04期
2 唐克軍;蔡迎旗;;當代西方公民教育的模式[J];未來與發(fā)展;2009年01期
3 林春逸;劉力;;從“權(quán)利公民”到“責任公民”——當代西方公民教育理念的嬗變[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賓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政治認同影響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賈志民;;從法治意識培養(yǎng)談學校法制教育[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10期
3 佘萬斌;;“四維多元”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模式構(gòu)建[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4 李玲;;職校德育課教學中公民教育實踐研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5 李承輝;;改進大學生責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劉爭先;;改革開放以來公民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教育科學研究;2009年12期
7 付曉東;;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需要加強公民教育[J];世紀橋;2010年11期
8 李威;;論公民意識教育的國際法框架[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李俊;;當代西方政治社會化研究解析[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6年04期
10 唐清云,唐秀玲;大眾傳媒對農(nóng)村青年政治社會化的影響[J];青年探索;200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威;;公民意識教育的國際化背景及國際法治論綱[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韋京;少數(shù)民族高級領(lǐng)導干部成長規(guī)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孔鍇;美國公民教育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朱彩霞;當代中國公民意識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巫陽朔;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5 陳承新;論當代中國政治意識引導[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6 李紅革;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維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7 蘆雷;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目標與內(nèi)容重構(gòu)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8 李春山;當代中國大學生政治素質(zhì)優(yōu)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涂菁菁;論我國成人公民教育[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麗芳;初中生公民責任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3 汪玲;初中生公民意識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花花;新疆高校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5 陳惠娟;當代大學生責任意識培養(yǎng)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孫梅玉;當今大學生政治心態(tài)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謝剛;電子治理視角下的政府網(wǎng)站安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8 孟甜;公民環(huán)境責任及其法律化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9 李紅娟;建國初期學校教育的政治社會化歷史考察[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胡?;社會轉(zhuǎn)型期政治社會化有效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張宗海;西方主要國家的高校學生責任教育與啟示[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2 烏爾里!へ惪,王武龍;從工業(yè)社會到風險社會(下篇)——關(guān)于人類生存、社會結(jié)構(gòu)和生態(tài)啟蒙等問題的思考[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3年05期
3 汪霞;英國基礎(chǔ)教育課程目標的界定[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1期
4 陳鴻瑩;英國公民教育簡述[J];外國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王紅;美國公民教育的目標、內(nèi)容、途徑與方法綜述[J];外國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林亞芳;英國的公民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0期
7 曹南燕;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倫理責任[J];哲學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桂芹;;以責育責 把好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關(guān)[J];現(xiàn)代營銷(學苑版);2011年05期
2 王嘯;;責任教育:現(xiàn)代教育之本[J];中小學管理;2011年07期
3 林春逸;劉力;;從“權(quán)利公民”到“責任公民”——當代西方公民教育理念的嬗變[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年06期
4 趙苗苗;;公民教育與社會責任感[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5 嚴萍昌;曹玉鳳;;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長效機制建設(shè)的研究和探索[J];高教論壇;2008年06期
6 趙瑞芳;張樹杰;;國外道德教育對我國青少年教育的啟示[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7 朱凌云;;青少年學生公民教育的新進展——北京第三屆青少年學生公民教育國際論壇綜述[J];中國德育;2010年12期
8 孫靜;;關(guān)于我國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思考[J];華章;2011年26期
9 謝克昌;;切實加強大學生的公民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19期
10 ;美國公民教育的目標[J];思想理論教育;2009年2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暉;趙慧敏;;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大學生公民教育與人的發(fā)展[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shù)文庫》(中)[C];2011年
2 香灼璣;;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開幕詞[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彭敬慈;;推動公民教育,從何人手?[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秦樹理;;培養(yǎng)合格公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洪泉湖;;臺灣公民教育的實踐:以高級中學的教學為例[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6 趙達仕;;縱論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王友武;;履行社會責任 樹立責任煙草形象[A];湖北省煙草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顧泉佩;;前言[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六集)[C];2008年
9 何志平;;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重點講詞[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王東哠;;關(guān)于公民教育基本內(nèi)涵的思考[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特約記者 葉振亞;烏拉蓋成立青少年教育成長關(guān)愛基金[N];錫林郭勒日報;2010年
2 劉學斌 楚麗青 范德旺;祁縣“青少年教育實踐基地”正式掛牌[N];晉中日報;2011年
3 張麗R汀÷澩,
本文編號:19627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62702.html